分享

《凤(文物)》6枚邮票6种印刷工艺,还有这种操作?!

 haiyoulan2017 2017-07-02

7月29日,中国邮政将发行《凤(文物)》特种邮票一套6枚。作为2000年《龙(文物)》邮票的姊妹篇,这套邮票的最大亮点是:


对6枚邮票各采用一种最适合的工艺去印刷,从而精准地表现出不同文物的质感特点,完美呈现出不同文物的视觉效果。



吃瓜群众要说了:还有这种操作?!

小编也要说了:对啊,就是这么牛!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凤文物,我们走起!




PS:2016年3月16日发行的《刘海粟作品选》邮票一套3枚,分别采用胶印、影写、胶雕套印三种方式,分别由沈阳、北京、河南三大邮票印刷厂印制,首开新中国邮票“一票一工艺”的先河。但它全套只有3枚,并且都没有附加其他高科技工艺。而《凤(文物)》邮票翻了一倍,是全套6枚,而且每枚都附加了独一无二的高科技工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凤(文物)》邮票上都将表现哪些具体“神器”,以及分别用了什么样的高科技工艺——


图1:玉凤

石家河文化玉凤(新石器时代)  玉佩,国家一级文物。1955年出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距今约4800-4400年。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玉凤为“团凤”造型,采用“减地阳文”工艺制作而成,最大径4.9厘米、厚0.6-0.7厘米。玉凤体形修长、姿态生动、造型优美、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国家博物馆官网中对该玉凤的评价是:“从目前考古材料得知,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凤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凤形象,开凤纹之先河。”


【采用的印刷工艺】玉石粉。因文物年代久远,加入玉石粉后,可还原票面玉器的自然光泽和温润效果。


图2:侯鸟尊

凤鸟青铜尊(西周)  青铜盛酒器,国家一级文物。2000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铭文,说明该器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采用的印刷工艺】雕刻。雕刻工艺无疑是表现青铜器沧桑凝重、大气硬朗质感的不二法门。


图3:青釉凤首龙柄壶

青釉凤首龙柄壶(唐)  宫廷御用瓷壶,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壶体通高41.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0.2厘米。通体青釉,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结构严谨,造型奇特,纹饰新颖,层次清晰;釉质釉层较为凝厚,青绿色中略泛有黄色,有玻璃质感,光滑圆润,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为唐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


【采用的印刷工艺】三维压凸。使票面文物细腻地突出于纸面,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图4:金凤

灞桥金凤(唐)  某器物上的装饰品,国家一级文物。西安市灞桥区出土。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金凤宽6.7厘米、高6.6厘米。金凤头顶花冠,昂首挺胸,双翼展开,两足蹬地,羽毛随风飞拂,尾部勾卷,尾羽为串枝叶形,层层向上。凤首、翅、尾、足极富动感,将金凤腾空欲起的瞬间刻画得生动形象。


【采用的印刷工艺】热烫。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烫印效果,进一步展现金器的质感和层次。


图5:缂丝凤穿牡丹团花

缂丝凤穿牡丹团花(明)  缂丝织绣品,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该织绣品为团花造型,直径30厘米。一对凤凰在牡丹花与桃花丛中遥相呼应,上接云天、下连福海,一派富贵喜庆之气。地部以捻金线织造,纹部运用了“缂鳞”、“掼”、“勾”、“木梳戗”等技法,配色鲜艳明洁,构图饱满,是一件难得的缂丝佳作。


【采用的印刷工艺】冷烫。可以精细、完整地还原原作的艺术风韵和丝绸特质。


图6:青花凤穿牡丹纹罐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清)  瓷罐,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罐高37.5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5.4厘米。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底款。此罐造型与绘画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采用的印刷工艺】光油。可以突出票面文物釉明色正、高贵端雅的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