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临床》上额窦炎愈案一则

 乐山有大佛 2017-07-02


本期针者:姜甫昇。男 ,吉林长春人,中医主治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士,中医世家,针道师从'立新七针'创始人陈立新先生,研习黄帝内经古九针针法,吴氏太极拳第六代弟子,临床善针药并用治疗各类内外妇儿杂病。


病史:薛某,女,35,因右侧颞部、右耳周前后、右侧目内眦处及右侧上额角处阵发性疼痛求诊。病程已有一年多,刚开始以三叉神经痛治疗数月,疼痛稍缓解,但是总有反复,后又在某医院诊断为上额窦炎,行4次穿刺术,但是每次治疗时症状缓解,过后又复发。



思路:“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灵枢·根结第五》:“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灵枢·本输第二》:“夏取诸腧孙络肌肉皮肤之上。”

患者疼痛部位涉及到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主要是手足三阳经区域的问题,因此查体重点应放在手足三阳经上的瘀络、晕斑等异常反应点上。



查体:右侧后枕部稍紧;右太阳穴、额角、右侧颧部周围晕斑;右耳后细小瘀络、双下肢胆经细小瘀络;双丘墟附近肿。


 

7月5日首次治疗:

1、右侧后枕部小号员利针松筋;

2、右太阳穴、额角、右侧颧部周围晕斑,右耳后细小瘀络,七号针头点刺出血;双下肢胆经细小瘀络,九号针头点刺出血;

3、毫针留针1个小时。



效果:针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除了目内眦处仍有少许疼痛感外余处疼痛感基本消失,患者大喜。


患者目内眦仍有不适感,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关系密切,手太阳既已处理过,所以又重新查看了一下患者的足太阳经的情况,果然在患者的双侧委中穴附近有细小的瘀络之前未观察到,以右侧为重。随即用九号针头逐一点刺出血,患者起床后诸症全消。


 

7月8日复诊:

疼痛明显改善,现只是右侧目内眦处及右侧上额角、耳前部位稍有疼痛感。


治疗:

1、右侧目内眦处及右侧上额角、耳前部位剩余晕斑处皆点刺出血;

2、毫针留针1个小时。


效果:针后又诸症全消。



责编提醒:

立新七针专业操作,请勿模仿;

临床症状千变万化,仅供参考!


回复关键词“针临床”,查阅本栏目过往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