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临床》耳鸣、耳聋案例一则【2016--4--22韩大林】

 乐山有大佛 2017-07-02


本期针者:韩大林。男,甘肃灵台人,1996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临床执业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年。2007年创建平凉市崆峒区三里塬社区卫生服务站,先后赴兰州、广州、重庆等地参加师承培训学习,2015年7月有幸结识恩师陈立新先生,参加“首期立新七针中级班”培训,学习归来,开始潜心研习《素问》《灵枢》,践行并专注于“古法针术--立新七针”。


擅长运用“古法针术--立新七针”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失眠,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杂症。



责编导读:《灵枢·根结第五》:“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所谓来龙去脉,无非终始。耳鸣是临床的疑难病,针者明晰经络终始,故效如桴鼓。



患者,李** ,男 ,51岁。


一诊时间:2016年3月21日 


自诉:耳鸣、耳聋一年余,开始服药、静脉输液可以缓解一段时间,后逐渐加重,分别在我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先后住院治疗两次,疗效不佳。现听力明显下降,伴有耳鸣、脑鸣,接听电话障碍,看电视听不清声音,正常交流得用喊话的声调交流,时耳鸣影响睡眠,饮食、二便均正常,精神状态一般,面色暗。


思路:

1、先定位诊断,与耳相关的经脉为:小肠经、三焦经、胆经。手、足三阳统于督脉。

2、《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3、《灵枢·根结第五》: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4、《灵枢·卫气第五十二》: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5、《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

6、《灵枢·厥病第二十四》: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7、《灵枢·卫气第五十二》: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查体:依据思路,审切循扪按。督脉百会、胆经率谷、三焦经耳门压痛,大椎筋紧,双侠溪压痛,余未查及异常。


治疗:

1、员利针百会、双率谷、双耳门、大椎、腰俞、双侠溪。

2、7号肌注针头点刺双三焦、胆经井穴。

3、毫针拨四缝。


疗效:针毕下床当即听力恢复四成,耳鸣恢复一半。


嘱:休息观察,5-7天后第二次治疗。


 

二诊时间:2016年3月28日

 

自诉:听力较治疗前恢复一半以上,现在可以用平常的声调交流,耳鸣第一次治疗后消失,至今未再出现,饮食、二便、眠正常。


查体、治疗遵第一次治疗思路,员利针阳陵泉、三阴交(阴阳相随,外内相贯)。


嘱:休息观察,5-7天后复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