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育琦:可爱的温州“小万人迷”

 时尚老青年 2017-07-02




    在2011年8月5日闭幕的第三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上,浙江代表队的最优秀选手、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唐育琦,以一段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的精彩表演,荣获一等奖,并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京剧“十小名票”的光荣称号。

    本届小票友赛仍分初赛、复赛、决赛3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8名小选手参加了选拔。经过复赛,只有60名小选手进入决赛。本届小票友总体水平高于往届,报名参赛的演员行当齐全,剧目繁多,进入决赛者均为彩唱,很多小选手出手不凡,唱、念、做、打俱佳,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可想而知,决赛将是多么激烈精彩!

     唐育琦的长脸庞清秀俊美,一双丹凤眼聪慧水灵,她活泼好动,精力无限,就像小男孩那样一刻也闲不住。我担任了“和平杯”票友赛的记者,近距离和她接触时,深感这位小姑娘的可爱、调皮。那天在宾馆,见到了我到来,她光着小脚丫,把爷爷推到里屋,还插上门闩,不让爷爷在现场,她要独自像大人那样一本正经地接受采访。我问她,你获得了“十小名票”称号,有什么感想呀?她响亮地回答:“高兴呗。”沉了沉又赶紧说:“我还有差距。”就举了几个这次参赛的选手,说他们比自己强。短短的半小时,她竟然没有在沙发上淑女般静坐两分钟,如同小猴子在床上、沙发靠背上不停闲地爬下骑上。完全是个闲不住的孩童,哪里有一本正经呀。

      获奖的唐育琦刚刚9岁。她6岁时学戏,多次参加各种演出,已经成为温州市的“小万人迷”。据说在当地她的知名度很高呢。她是第二次来天津参加“和平杯”京剧小票友的决赛。她的爷爷唐陈弟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系著名的一家企业的老总,又酷爱京剧,为推动温州京剧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创办了温州唐氏京剧票房,个人出资举办了“热烈欢呼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大型演唱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和著名票友来温州进行示范交流表演。由于唐先生贡献突出,2010年曾获得“和平杯”组委会颁发的十大“中国京剧票友社会活动家”的光荣称号。两年前小育琦参赛的剧目是《贵妃醉酒》,原先她很是自信,但最终没有获得一等奖,开始有些委屈,但过后在爷爷和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认真总结,她找出了自己在表演上确实还存在差距,还有一点,就是上场前喊嗓子太早了,现场发挥得不理想。小姑娘没有气馁,回家后暗下决心,要继续学习,刻苦练功,再争取好成绩。

    她爷爷和小育琦的启蒙老师侯美商量,决定让她学唱《穆桂英挂帅》,这出梅派戏的难度很大,属于梅派的经典剧目,演员必须要表现出古代女子的英雄气质和动人美感。小育琦仔细听爷爷讲穆桂英的故事,向老师一字一腔地学习唱段,每天放学后刻苦练习发声和基本功,又从天津请来梅派名票孙元木老师给予指导,加上她的天赋和聪慧,很快就把这大段的演唱把握得十分得体。然后又练跑圆场,将穆桂英托举帅印的飒爽英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她这次一到天津,就问组委会工作人员:北京的袁铨来没来?她说很想念她。原来,因为京剧这一共同的爱好,小育琦已经和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的小伙伴结为好朋友,袁铨就是其中和她最要好的小姐妹。几年前,很有名气的袁铨曾被邀请到温州演出,那时唐育琦刚接触京剧,但还不敢登台呢。是比她大一岁的袁铨姐姐给了她勇气和力量,鼓舞她走上京剧的道路。如今唐育琦已经成了温州的小名人,所以她十分感激这位小票友姐姐。这次比赛结果,袁铨也获得了“十小名票”称号。两位好朋友双双获奖,真是让人高兴啊!

    《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大师的晚年代表作,表现的也是中年后的穆桂英。这出戏的主题,是从穆桂英不愿挂帅反映宋王朝的刻薄寡恩,又从她的愿意出征表现本人的爱国精神。这对于一个9岁的女孩子来说的确很有难度。那天的决赛依然在享誉中外的天津中国大戏院举行。只见唐育琦扮演的穆桂英,身穿团花紫帔,扮相端庄优美,演唱“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四句慢板,字正腔圆,颇具梅派韵味。后面在[九锤半]、[急急风]锣鼓伴奏下的一系列身段、水袖和圆场的表演,更是犹如行云流水一般,一下子把剧场的气氛带入了高潮,观众掌声雷动。

      这段被梅大师喻为“哑剧”的表演,纯粹靠舞蹈来说明剧中人物的内心起伏,可以说凝聚了梅派艺术的毕生精华,当年梅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曾经煞费苦心。其意在表现穆桂英较为激烈的思想活动,这位女英雄毕竟有二十多年没亲临战阵,骤然在她肩上落下这副千斤重担,心情非常复杂。因此,采用了文戏中很少用的锣鼓点儿,和青衣中少见的夸大的台步。

     票友中的优秀大青衣很少,孩子中的大青衣更是凤毛麟角。而舞台上的小育琦,表演非常到位,只见她挥动水袖,迈开青衣罕用的夸张台步,从上场门斜着冲到下场门台口,先做出执戈杀敌的姿势,再用双手在眉边做揽镜自照的样子,暗示年事已长,今非昔比,再从下场门斜着冲到上场门台口,左右各指一下,暗示缺乏臂助,配合场面上打击乐的强烈节奏,衬托出她在国家安危关头的激昂心情,让观众仿佛嗅到一点战争火药味,为后面的高潮进行铺垫。

紧接着,她双手背后,脸朝里,听到鼓角齐鸣的声音,先向后退两步,然后冲到上场门口,把双袖一齐扔出去,转过身来,脸上顿时换了一种振奋的神情,仿佛回到了当年大破天门阵、百战百胜的境地,走半个圆场到了下场门口,转身搭袖,这时场面上又加了战马声嘶的效果,更增强了气氛,转身接唱[快板]后,跨进门,得意洋洋地捧着帅印唱出“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的豪语。末两句:“叫侍儿快与我把戎装端整,抱帅印到校场指挥三军”,从“军”字行腔里走一个圆场,回到台的正中,再对着上场门台口上一步, 完成了威风凛凛的雕塑式亮相。

由京剧名家王平、薛亚萍、续正泰、康万生等9人组成的评委会,在议论唐育琦的表演时,给予了这样高的评价:《挂帅》的小姑娘气质高雅,声调、做派都不错。这孩子身上功夫好,细节到位,让人看得很舒服。

      笔者没有福分观看梅兰芳大师的表演,但出于对梅派艺术的喜爱,我曾多次观看由梅先生弟子和梅派票友演出的此剧,天津籍的首届“和平杯”十大名票、天津梅派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男旦票友孙元木先生当年以《穆桂英挂帅》折桂,他教的学生小唐育琦姑娘又以这出戏荣获“十小名票”荣誉称号,“十大名票”培育出“十小名票”,这成为“和平杯”史上的一段人人称赞的佳话。

     唐育琦小朋友对笔者说过:“我最佩服侯美和孙元木两位老师。是孙老师给我指导的《挂帅》。”于是笔者特意采访了孙元木先生。一谈起自己的得意弟子,孙先生有说不完的话,他说:“我曾经多次被小育琦的爷爷请到温州,给孩子说戏。总的感觉小育琦具备突出的三性:一是灵性,二是悟性,三是记性。也就是说,这孩子学戏不是死死板板地机械学习,而是一说就明白,一做就到位,一记就记住,确实比一般的同龄人聪慧可爱。她学戏也很刻苦,比如说穆桂英在台上跑圆场,看着简单,其实,里面含着很多激烈的内心活动。跑得怎样,内行评委一看就知道你下了多少功夫。少儿唱京剧,饰演小放牛呀、红娘呀那样的年轻角色比较好演,但9岁孩子把一个50多岁的古代巾帼英雄穆桂英演出层次、演出神采来,其难度可想而知。《挂帅》是梅先生最后的经典名剧,他把一生的精华全放在这出戏里了。小育琦演得沉稳、大气、端庄、有神,这很不容易呀。”

     唐陈弟先生向笔者介绍说,这孩子个性太强,去年一次电视台记者上家来采访,她犯了小脾气,就是不让见,还把上衣脱了,结果把爷爷气得心脏病都犯了。不仅是青衣,这孩子生旦净丑,哪个行当都会唱,会的戏有很多。听后我真是惊讶不已,这女孩,果然一个小小童星,具备了过人的艺术天赋。

     唐育琦多才多艺,书法也很不错,她像其他女孩一样,也爱吃零食。笔者最后问她,你长大了想干专业吗?她响亮地回答:“我最想当解放军!”原来她的理想是当一名飒爽英姿的解放军京剧演员。

     这个孩子,真让人爱不够!

     独特的个性,惊人的才华,可爱的童年,美好的前程。我们衷心祝愿育琦小姑娘的理想能够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