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武汉1 8城市圈普外专业学术年会专题片

 長樂老 2017-07-02



2017年6月30日—7月1日,武汉1+8城市圈普外专业学术年会暨武汉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换届会在江夏区人民医院召开,这是大会开幕时播放的专题片。


视频:



片中,回顾了武汉地区外科发展的历史,简要总结了武汉医学会第六届、第七届普外专业委员会在王国斌教授、陈孝平院士的带领下所做的主要工作,吴在德教授、陈道达教授、王国斌教授、陈孝平院士、武汉市医学会李菊芬秘书长分别在片中致辞,表达对裘法祖等武汉外科前辈的缅怀,对第六届、第七届普外专业委员会所做工作的肯定,以及对第八届普外专业委员会的期许和希望。


在本次会议上,武汉协和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当选为武汉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新一届主任委员。


以下为视频解说词及吴在德教授、陈道达教授、王国斌教授、陈孝平院士、武汉市医学会李菊芬秘书长致辞全文:


武汉作为华中重镇,是国内较早引入西方现代医学,并开展外科手术的城市之一。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杏林逢春,群贤毕至,武汉医疗事业,尤其是普通外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裘法祖、管汉屏、叶世铎、夏穗生、吴在德、陈道达等老一辈外科大家的带领下,数十年来,武汉外科界相继开展了大量高难度的外科诊疗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外科人才。


自2003年以来,在王国斌院长、陈孝平院士带领下,武汉医学会第五届、第六届普外专业委员会努力弘扬武汉外科界的优良传统,加强与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注重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精心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传播和推广最新的医疗技术,尤其是微创和转化医学的成果。


为配合“1+8”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普外年会扩大到1+8城市圈,先后走进武汉周边的许多城市,以病例讨论、专家讲座、专题演讲、视频演示、大会讨论、经验交流等不同形式,带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时逢武汉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即将换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普外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武汉城市圈普外事业必将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普外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家致辞


吴在德(武汉同济医院教授,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武汉医学会会长):

2017年武汉市1+8城市圈普通外科专业学会年会召开,特别高兴的是,这回第八届武汉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选举产生,上来很多年轻人,年轻化,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医学进步很快,从外科来讲,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精准医学跟微创外科发展的时代,希望在这次第八届新的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面,能够使我们武汉医学会的普通外科专业学会越开越好,年年进步,谢谢大家!

 

陈道达(武汉协和医院教授、原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外科学会武汉普外学会从成立到现在大概有三十几年了,最早在裘法祖教授、管汉屏教授、戴植本教授、吴在德校长,以及湖医的王竹平教授、史海安教授,陆军总医院的苗春圃教授,在这些老一辈全国知名的普外专家的领导下面,做了很多工作,对活跃武汉市外科的学术风气,对广大的普外科医生进行学术交流、知识更新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几年,陈孝平教授是武汉地区普外的楷模,在他的影响下,我们武汉市的普外更进一步得到发展。王院长在做普外主任委员期间,特别是对我们武汉市微创外科的发展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对我们湖北省、武汉市微创外科的发展、提高功不可没。武汉市的普外学会经过王院长两届的任期,使得普外学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的历届,新一届在王院长努力的基础上,一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

 

王国斌(武汉协和医院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是由裘法祖教授、夏穗生教授、吴在德教授,还有陈道达教授等一大批外科学的名家所创建的,30多年来,经过了风风雨雨,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尤其是在对内、对外、国际交往方面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也为我国外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十五年来,咱们学会在新一届委员会的领导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创新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和国际交流等等,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继承了前辈的遗志,使我们外科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也希望在新一届外科学委员会改选之际,能够继承前辈的遗志,发扬优良传统,把我们普外建设得更强大,发展得更快更好,不断地为我们的祖国医学,为世界医学,特别在外科学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孝平(武汉同济医院外科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组长,湖北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各位老师,各位同道,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湖北省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对2017年1+8武汉城市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坦诚交流,积极争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这次大会改选了新一届武汉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对各位专家当选为新一届武汉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希望新一届专业委员会继承和发扬裘法祖院士、管汉屏教授、吴在德教授、戴植本教授等老一辈普通外科专家的优良传统,大家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为湖北省普通外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刘志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自我们裘教授创办以来,我们很多老专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为武汉市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在王国斌院长的领导下,不管是从内容上、从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特别是我们城市圈的八个单位,大家都非常积极,非常踊跃,我衷心希望在他们新一届的领导下,武汉市的医疗事业一定会得到全国的认可,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李菊芬(武汉市医学会秘书长):

武汉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是我们武汉医学会具有代表性的专委会之一,因为它的起点非常高,发展非常好,第一任的主委是我们裘法祖院士,接下来还有我们的吴在德老教授、陈道达老教授,2003年,王国斌院长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今年任期到了,新一届的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如何在陶主委的带领下,很好地接过这一棒,作为我代表医学会,希望他们首先是要传承好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发挥好老一辈专家的作用,同时,我觉得需要创新,需要突破,真正地继续引领整个湖北武汉地区普通外科学,让他们的影响力更大,甚至应该要走出国门,走进世界。


该片由医界春秋团队制作。 


关于医界春秋团队:

医界春秋团队于2015年底成立,自2016年1月至10月,受武汉协和医院的委托,在前后近十个月的时间里,怀着对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的崇敬之情,认真、紧张地工作,先后采访武汉协和医院老专家、学科带头人、患者代表近百人,根据受访者口述,累计整理口述逐字稿近300万字,形成视频素材近200小时,完成电视片《百人话协和院庆精华版》的制作。


2016年12月,团队携《百人话协和》系列成果,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习营,受到崔永元口述史团队及与会专家的赞赏和好评。


自2016年迄今,在工作团队采访过的老专家当中,先后有武汉协和医院原骨科主任杜靖远教授(81岁)、病理科创始人李志尚教授(101岁)、原医院党委书记、放射科老主任王丽雅教授(87岁)等三位老教授因病去世,我们的采访以及拍摄的视频,成为纪念这些老专家的珍贵史料。

    

团队核心成员从事过多年的电视编导工作,具有丰富的采访、撰稿,专题片、纪录片制作,新媒体运维经验。


2016年10月,团队创办“医界春秋”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号,其定位是:“讲述医生的故事,病人的故事,以及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故事。”先后采写、编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医疗口述史、讲述医生故事、病人故事的文章。



医界春秋团队的其它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