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回味 已悠长三十年……

 孙红洲 2017-07-02


仿佛就在咋天,但岁月的年轮已经清晰的画上了三十年的圆圈。
就在2017年的7月1日,在郑州大学文学院的楼下,近五十多双眼晴的注视下,郑州大学中文系八三级的返校同学种下了三棵三十年树龄的桂花树,三棵树,代表郑州大学中文系八三级三个班,三十年树龄,代表这三个班的游子离开母校的怀抱已整整三十年……

毕业已经三十年了,但是,对母校的眷恋也整整持续了三十年,正像贺敬之《回延安》所写:手抓黄土紧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抱定宝塔山……

从一九八七年到二O一七年,随着三十年的日子的到来,我和同学的心情一样,越来越期待,期待那相聚的日子……

有人说,能流淌在血液里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故乡,一个是母校。在每个人的心中,何尝不是这样!

相聚日子的到来了,一个个同学从上海,从天津,从大洋彼岸,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母校的身边。

刘士林,昔日的校园诗人如今成了上海交大的知名教授,城市文化研究独树一帜。

梁文举,依旧是一口动听的林县乡音。要是上课,估计老师还要让你示范方言。
张健,30年未见人影,未听人声,这次也冒了出来。
屈鹏飞,就是他让我把信阳当成了新乡。入校时还和他攀了会儿老乡。听他讲了会话,才知道他讲的“楚乡鸟音”。
还有一个个在省市县乡部门机关当“头头”的,卸下了官衔,来会久未谋面的同学。

重逢的喜悦都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那一个个曾经青春年少的脸在三十年后竟是如此的灿烂。

参加聚会的同学,不管见面是否陌生,都会热情的互相握手,自我介绍,彼此问候,合影留念。相逢在一起,欢声笑语,虽然有同学们三十年未见,但见面一点陌生感都没有。
三十年的等待,三十年的期盼,今天终于迎来了三十年的重逢,三十年的绽放,三十年的欢呼。
同学友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躲不开的缘,愈久愈纯正,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


聚会重逢又让我们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让我们找回了那个青春年少的你我,找回了同窗四载的快乐时光。回到母校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在校园里总让你思绪万千感慨万分,这个让我们同窗四载朝夕相处的母校,承载了我们青葱的岁月,绽放着我们纯真的笑颜,流动着我们青春的往事。
在校园中,我们见到了久别的老师,一个个老师的面孔浮现在我的眼前。

想起了郭双成老师,郭双成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为了让同学们记住他的名字,引用了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自称他就是给王母娘娘报信的双成。

齐冲天老师教我们文字学,发给我们是他自己精心手刻的讲义,讲课时齐老师有特点的笑声又在我们心中响起。
我们想起了毛德富老师因为读不到古典名著《金瓶梅》而在课堂上发的“牢骚”……
想起了鲁枢元老师的讲究,他说,他的每一根头发都有固定的位置。在校园里见到他,皮鞋总是擦得铮亮。
常月华老师,为了让我们能正确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他让同学用家乡话读句子,同学一句“春天”的林县味儿,我们至今不忘,常老师的纠正也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字正腔圆”。三十年后,常老师见我们还是一口家乡话,还愧疚自己“课”没讲好。

辅导员费鹤祥和我们朝夕相处正四年,感情深厚。他那悠扬的二胡至今仍然余音袅袅。师生相见,还想让费老师拉上一段,唱上一曲……

师生们畅叙着校园岁月,叮咛着健康保重,畅想着未来的相会。
正像费老师所说,十年相聚,同学们多了分成熟,二十年相聚,同学们多了分老道,三十年相聚,同学们多了分沧桑....


四年的同窗苦读、四年的朝夕相处,使我们结下了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血肉亲情。同学是不解的缘,同学是无欲的爱,正是因为有了同学这些浓浓的念想和这份延续多年的情缘,大家一路走来,才会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稳健,越走越从容!三十年尘埃落定,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们已经人到中年,但见面时总会彼此觉得还没长大。日子还在流淌,期待着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的聚会!同学情,师生谊,我们已经回味三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那回味,还将继续悠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