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宿松民歌《儿歌之一“摇啊摇”》(28)

 夜黑心明 2017-07-02
品味宿松民歌《儿歌之一“摇啊摇”》(28)
石普水
在宿松民歌中儿歌数量最多。这些儿歌纯粹为了哄孩子玩,逗乐,小孩高兴了,咯咯笑,就达到了目的,就是一篇好作品。所以儿歌内容大多信口开河,上天入地,不着边际。我仅仅按照内容归类,不一一作解读。
“摇啊摇”,就是民间流传的摇篮曲,是奶奶们创作的。
其一,陈汉一带:蒋国仁
摇啊摇,花板桥,籴米吃,买柴烧;干鱼止,饮汤淘。(116)
司国庆注,盼望孩子长大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上街买米买柴,干鱼下饭拌米汤。
其二,千岭一带弹山:项多英
摇啊摇,花板桥,籴米吃,买柴烧;不把(给)钱,割耳刀;卖一个,驮一个,家里还有十八个;床上醌(睏)不到,榻板上凳(放)两个,把给猫吃脱一矬。((117))
司国庆注,玩皮的小孩买了人家的柴米不给钱,被老板割下耳朵,一只抵债,一只拿在手上,小孩心想家里多着呢。
其实,这是形容穷人家孩子多,是一个贫困户的真实写照。
其三,山里
天上的星,花玲玲,金童子,金观音.毛竹打,毛竹青。老鸹挑水桥上过,猪衔茅柴沿路落,狗儿烧火角栏里坐,猴子盛饭窝里涸,鸡公开门轧着脚,哎哟哎哟痛不过。(118)
司国庆注,老鸹:音哇,乌鸦.衔:叼.角栏:旮旯.
这是一首寓言形式的好民歌。把各种动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四,县城:梅淑珍
辣米菜,辣呵呵,好吃马马(媳妇)汶一锅,隔壁嬷嬷来点火,快些块些掇到锅。
辣米菜,辣呵呵,好吃马马汶一锅,隔壁老儿听进香,给个碗,讨滴汤,拌到个凳,射脱一半,拌到个犁,跌脱一身皮,拌到个耙,跌得又哭又骂,拌到个桩,跌得又哭又昂。(119)
这是贫穷生活的真实写照。穷人家没有饭吃,吃野菜辣米菜。前面“隔壁嬷嬷来点火,快些块些掇到锅”表现吝啬。隔壁邻居讨一点汤,什么老人啊,民歌作了详细描写“拌到个凳,射脱一半,拌到个犁,跌脱一身皮,拌到个耙,跌得又哭又骂,拌到个桩,跌得又哭又昂。”对于这样一个年纪又大又有病的老人给了吗?民歌没有正面回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首好民歌!
其五,
月亮噶婆,骑马过河,淹死噶公,哭死噶婆,噶婆射箭,射到破片,破片蒙鼓,蒙到老虎,老虎眦牙,眦到蛤蟆,蛤蟆鼓气,鼓到皇帝,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