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xjglyx2005 2017-07-02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富察·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清高宗孝贤皇后侄,大学士傅恒子。尊号:大清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一等嘉勇公大将军。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中的福康安画像

身世

《清史稿》(卷330):“福康安,字瑶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子也。初以云骑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再迁头等侍卫。擢户部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作为清代异姓封王且身后追封郡王的唯一人(国初乱世三藩等除外),福康安的身世生前就有争议,多人怀疑非因外家恩泽所起。

《清宫词》称:‘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之“大剿诸贼开通诸罗并进攻斗六门”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攻克擦木之图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清军围剿石柳邓、石三保

军功

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此后历任陕甘、闽浙、两广、四川、云贵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大将军,并曾担任军机大臣。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此外,他还参加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

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乾隆帝赐封福康安为贝子,同年五月,他在军中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赠谥号“文襄”,追赠嘉勇郡王,配享太庙。

根据《清史稿》(卷175):“(嘉庆元年)福康安五月壬申卒。”推测去世日应为1796年7月2日。

福康安是清朝唯一一个除去三藩等人和蒙古王公之外,被封为王的非宗室大臣。

1796年7月2日,武英殿大学士富察·福康安在军中去世

福康安坐像,清人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