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个性城市

 京6421 2017-07-03

11月初,为了帮助女儿照顾小外孙女。我来到了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发音近似“卡尔斯若”)。之前对这个城市所知甚少。再之前,闻所未闻。住了一个月了,外出走了一些地方,又看了些网上资料,才知道这个城市很有个性。最深的印象有下边这么五个:
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法兰克福南下,经过海德堡后,您会发现一下子出现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大片的丘陵。卡尔斯鲁厄是黑森林的第一站,茂密的枞树森林从这里一直延伸到前方200公里处,与瑞士国境相接。卡尔斯鲁厄离德、法边界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处于黑森林、普法尔茨与法国阿尔萨斯之间的莱茵河畔。面积约173平方千米。在巴登州与符腾堡州尚未合并之前,卡尔斯鲁厄曾是巴登州的首府。
顺便说一句,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绿党组织德国绿党,三十年前是在卡尔斯鲁厄成立的。这好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卡尔斯鲁厄是德国最温暖的城市之一,冬天气温偶尔才低于零度。12月以来,连下好几场雨。今天外面还在下雨。女儿说要在别处就是雪了。2008年,卡尔斯鲁厄拥有人口29万。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独特的城市建筑布局及园林
卡市始建于1715年。据传,巴登-杜拉赫藩侯卡尔三世威廉在哈尔特森林一次外出打猎时睡着了。他梦见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太阳同时出现在他居所的位置,阳光沿着街道向四处辐射。于是按此蓝图城市被建成向外辐射状。请看下边的城市地图,卡尔斯鲁厄的核心是宫殿。宫殿北翼耸立着近60米高的八角形塔楼。以塔楼为中心,放射出32条道路,其中北部的道路没入森林之中,南部道路呈扇形朝南展开,构成市区的骨干街道,因而该市又有“扇形城市”之称。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X

以清楚地看出,城市的北部就没入森林了。那就是德国著名的黑森林的起点。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一张老的城市图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城市地图
这个城市有馆藏价值连城的博物馆群,巴洛克宫(Barockschloss)及其宫殿花园和植物园、城市花园和动物园以及随处可见的公园。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卡尔斯鲁厄的王宫正面两翼呈现角度。宫殿面积很大,中间的塔楼是远处宫殿北端的建筑,也是城市建设的中心。现在是巴登州历史博物馆,还举办其它多种文化展览。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国立卡尔斯鲁厄博物馆,举办多种展览。这些博物馆严格限制观众带包、照相机入内。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卡尔斯鲁厄自然博物馆
皇家植物园。顾名思义,是过去皇宫的一部分。里面的植物种类繁多,决非我辈外行走马观花能介绍其一二的。初冬又不如春夏花草竞相怒放。就发上来两种种针叶树吧。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形状可爱的小枞树。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茂盛的古柏。
动物园。是过去王公贵族养马跑马的地方。景致也很秀美。动物种类很多。我看到的有:狮子、澳洲羊驼、中国金钱豹、雪豹、骆驼、驴子(城市小孩也是不认识的)、黑白天鹅、鸵鸟、孔雀,(鸟类大部分都可以随意在园子里跑,在行人道上休息的)、还有各种猫头鹰类的鸟、各种海洋哺乳动物……。
院内的风景也很幽美、怡人。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的“法律之城”
卡尔斯鲁厄是德国最高 法院和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所在地。成为联邦德国的法律之城:1950年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始工作。其主要办公地点就在卡尔斯鲁厄。1951年,联邦宪法法院也设在卡尔斯鲁厄。从一开始,宪法法院就有意不设在联邦首都(当时是波恩),以彰显其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独立性。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位于西部城市卡尔斯鲁厄,原巴登大公府邸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位于西部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的“网络之都”
卡尔斯鲁厄大学(TH)始建于1825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学。特别是计算机信息专业在全德国名列第一。卡尔斯鲁厄在德国因特网的发展中,直至今天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卡尔斯鲁厄大学在1984年的时候接收了德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曾经是是德国域名的官方管理者。一个在卡尔斯鲁厄的公司经营着欧洲最大的计算机中心,大概德国40%的网站是在卡尔斯鲁厄管理的。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周围,大概有2500多家从事因特网和电讯通信的公司,所以在2003年的时候,卡尔斯鲁厄被选为“德国的因特网首都”。卡尔斯鲁厄也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维基Stadtwiki Karlsruhe)。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大学和王宫融为一体,皇宫草坪也是大学生们活动的场地。
在这里加几句,卡尔斯鲁厄有很不错的艺术教育机构和文艺、体育团体。我国著名钢琴家沈文裕曾在卡鲁的音乐学院学习。这几年风靡我国的德国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卡尔斯鲁厄芭蕾舞团创作,并到世界各地巡演的,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主要演员获得很高的荣誉。现在,这个舞团叫巴登芭蕾舞团,因为,卡尔斯鲁厄是过去巴登州的首府。

“卡尔斯鲁厄交通模式”堪为世界第一
卡尔斯鲁厄拥有一个非常健全的交通网络。该市有轨电车始运于1877年1月1日,至今仍是市政交通主要方式。现在整个交通网络覆盖了卡尔斯鲁厄的周边城市,有轨电车甚至通到了法国最东北的城市威桑堡。这个庞大的交通网得益于“电车/火车轨道共享”(Tram-Train/Track-Sharing)模式。卡尔斯鲁厄是全世界第一个把这个模式付之于实施的城市,因此这个模式也被称为“卡尔斯鲁厄模式”。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电车从高架桥穿过郊野公园。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一列电车(上,绿色)和一列火车(下,红色)先后反方向通过莱茵河上的铁路大桥。
德国个性城市-卡尔斯鲁厄
夕阳中的莱茵河
【近两年,每逢大学招生之际,就会有大量来访者查看这篇文章。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改写了本文。除了卡尔斯鲁厄的俯瞰地图、联邦最高法院以外,全都采用家人和自己拍摄的。用网络的图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