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人文 | 从容跨越生命的终点 坦然面对那温暖消逝

 老骆驼4753 2017-07-03

>>>>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游苏宁


导语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探讨生命的本质,窃以为,生命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死亡率为百分之百的性传播疾病。因此,毋庸置疑,死亡必将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宿命。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普罗大众中不少人仍在幻想长生不老,对自己的死亡有意回避或期待在梦幻中异想天开。恰逢此时,笔者读到美国作者迈克尔·R·雷明和乔治·E·迪金森关于死亡的专著《温暖消逝: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关怀(第八版)》,这是一本深度讲解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书,有关死亡的智者箴言在书中俯拾皆是,作者认为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书中讨论的话题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如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由于缺少清晰的观念,被迫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掩卷遐思,自认为该书尤其适合对死亡怀有恐惧心理与未知心理的人群阅读,对芸芸众生中每一位向死而生的人,也不失为一本开卷有益之读物。

死亡教育的必修课程

中国传统的教育一直向人们孜孜不倦地灌输如何吃得对、保养好、活得长的养生哲学。由于人们羞于或畏惧谈论死亡,仿佛只要忽略死亡它就不会发生,不去招惹死神它就永不降临,因此几乎没有涉及临终和死亡教育,窃以为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短板。鉴于此,《温暖消逝》中文版的面世恰好是对这方面的一个必要补充。我们知道,人类的消极自欺导致对死亡的无知与恐惧,导致平庸者的贪生怕死、孤僻者的盲目轻生,造成临终关怀成为无人问津的荒漠、多数人都在忐忑不安中驾鹤西去。辉煌的人生大剧在悲凉惶恐中草草落幕,成为人生之败笔,转而留下终生遗憾。本书作者是在全球范围内对死亡教育颇有研究的博学鸿儒,雷明是美国圣奥拉夫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教授,该院社会研究中心创始人,开设并教授死亡相关课程超过40年;迪金森为南卡罗来纳查尔斯顿学院社会学教授,本书就是他们潜心研究和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死亡教育”的总点击量在美国已超数亿次。作者坦言,写这本书的初衷缘于20世纪末期缺少相关课堂教学资料和学生对于死亡学的兴趣和热情。《温暖消逝》第一版问世距今已逾30年。最新版的此书,详细讲述了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人们在社会中变老、临终与死亡的方方面面及其发展历程。书中不只涉及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将“善终服务”“临终关怀”“正视死亡”等一系列自己推崇的理念穿插于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并给出了详尽的说明。同时,作者介绍的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生动具体,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有助于人们的实践;并从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等多种角度论证濒死状态、死亡与丧亲关怀,旨在帮助读者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消除死亡焦虑与恐惧。经过数据的不断更新,本书第八版内容更为翔实、实用性更强,且有更好的理论支撑。同时作品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内容跨越多种文化、多个学科,囊括了社会死亡学跨学科科目的主要研究焦点。

坦然面对临终和死亡

先哲告诉人们:死亡的象征陈述了生命的意义,而生命的象征诠释了死亡的真谛,生命的意义终究是人赋予的。作者认为,知道结局才能更好地演好角色,克服死亡恐惧、摆脱死神阴影的最好方法是揭开面纱、探究真相!作为生物体,在人类诞生之初死亡就如影随行,身体内的器官终有一天会衰竭和死亡,但一个人的死亡同样具有社会属性。如何理解临终和死亡及如何解释自己对死亡的反应是本书主要探讨的话题。为此,作者通过总结自己教授死亡学长达40年的经验和体会,告诉读者如何从社会层面理解和应对临终、死亡和失去亲人。我们必须学会接受亲人已故、再也不能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事实,从而有助于人们应对临终和死亡事件。本书广泛涉猎了社会死亡学的诸多课题,是一部综合类著作,书中的内容都是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中提炼出来的,不仅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很强的指导实践的意义,因为书中大量的案例讲述了个人如何从社会和心理层面更好地应对临终、死亡和失去亲人之痛。对某些人来说,将直接从本书中受益;对其他人而言,阅读本书后自己将成为其他家庭成员的坚强后盾。作者希望本书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让读者对于临终、死亡和失去亲人关怀的话题有更直观的感受。(2)帮助读者适应亲友亡故带来的痛楚。(3)帮助人们检测自己应对死亡和悲痛时的感受和行为。不仅如此,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感恩生命,从理性和情感上理解临终、死亡和失去亲人的社会心理学过程。窃以为,本书看似讨论临终和死亡,实则阐述的是生活与生命,最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生,坦然面对临终和死亡。正如宫崎骏所言: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医疗实践的操作指南

如今的医生更倾向于告知患者其诊断结果,2008年的研究显示,98%的医生一般不会向临终的患者隐瞒他们即将离世的事实。如果患者不问或家属要求不说,超过40%的肿瘤医生不会将预后告知患者。但医生一般不会预测患者的寿命,就算要预测也会多估计2到5倍的时间。多数专家认为,患者应该知道他们想了解的情况,也应该鼓励家属更开放地与患者分享他们的心情。孤独终老才是最可怕的,而那些家属不敢说实话的、或者自己感到害怕和悲伤却不敢告诉家人和医生的人,就会孤独地死去。医生尤其应该将实情告诉有精力的患者,他们仍有一定的时间来考虑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就如何告知患者坏消息,作者给出6条切实可行的建议:(1)将谈话安排在一个不会被人打扰的私人环境中进行;(2)从患者或家属已经知道的事情说起;(3)了解患者或家属到底想知道多少;(4)告诉患者或家属诊断结果和预后,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做实事求是的评估;(5)回应患者或家属的情绪,理解他们的反应;(6)做一个关于治疗的规划并为未来拟定一份协议书。作者认为,在重视和倡导人文关怀的当下,医者应重新评估生命和死亡的价值。患者在接受临终的事实时一般都经历了否认、愤怒、谈判、抑郁、接受5个阶段,当大部分晚期患者接受了将离世的事实后,会更坚定地遵守他们心底的道德观。此时尊严比在痛苦、屈辱、折磨中活着更有价值,所以死亡对他们而言其实是有积极意义的,甚至已经变成了一种恩赐。作者提醒我们,身患绝症的人在辞世的时候需要远离活着的人,这样他们才能从容地面临死亡。对医生而言,需要聆听患者的逻辑,不能仅依靠自己医学的逻辑,一心想要治愈临终的患者必将徒劳无功。

将心比心地向死而生

歌德曾言:变老本身就是一场新的冒险。生活就像一辆穿越隧道的火车,火车进入隧道后总有一刻要离开。作者指出,人并非一出生就知道死亡,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其实人的变老就像日落一样自然圆满。有关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就已经了解了死亡的确切含义。所以谈论死亡时对孩子要诚实,坦率是一条很好的经验法则,要立即用具体而不是抽象的答案回复孩子。如今,由于医疗的进步,各种烈性传染病的暴发已经非常罕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是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死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以前那样突然地、毫无征兆地离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对死亡话题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作者认为,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对死亡进行阐述,解释死亡的发展过程,生与死的关联,提高对各种文化中临终、死亡和哀悼方式不同之处的敏感性,体会普遍或者个体的悲痛经历。死亡教育不仅应在处理临终和死亡情况时发挥作用,还应切实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研究死亡不会让人变得抑郁,因为公开和诚实的沟通比沉默或逃避更有帮助,并且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气氛中很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而表达真情实感时拥抱和泪水是最合适的方式。掌握一定的临终和死亡知识会激发人们更加积极地生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第22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微信号:xinxidaob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