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人境外狂购值得警惕

 霸气侧福晋 2017-07-03


    最近几年,中国人境外旅游疯狂购物行为令世人咋舌,从普通的奶粉、拖鞋、化妆品、马桶到高档奢侈消费品,什么都买,把国外很多商品买脱节,把价格也推高了好几倍。有人调侃说,就差没有搬水搬空气了。而且国人这种行为,让国外商人把赚钱眼光瞄准中国人钱包,并专门针对中国人制定营销策略,意在把中国人钱包掏空

    
对国人这种狂购行为,很多人感觉奇怪,也觉得无法理解。但他们花的毕竟是自己的钱,不是公款,外人也不好过多评头品足和指责;且每个人都有追求生活品质和时尚权利,有选择更好商品欲望。但是,我们千万别被这种外在狂购形象掩盖国人真心消费心态,而是应对背后原因进行深刻解剖,及时出台相关引导政策,把国人境外消费行为引导国内消费上来,转化成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动力。否则,国人境外狂购的故事一直会往下延续,且只会越演越烈,那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悲哀,这是任何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中国人所不愿看到的。

    
从当前看,国人境外购物,除了盲目崇洋媚外和消费攀比心里之外,最大原因还在于我国产品质量、商品监管与价格监管机制、关税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亟需完善的地方。正是这些原因,才是驱赶国我境外购物的罪魁祸首。由此,民众境外狂购至少在四方面为我们提了个醒:

    
首先,产品质量要跟上。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检测体系,对全国制造企业下发统一制作规范,避免各地各企业各自为政混乱状态,消除出现同类产品标准与质量相差悬殊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应发挥检查督促职能作用,消除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各类企业商品生产标准和质量监督要跟上,并加大打假力度,致力构建社会监督网络平台,对发现问题及时举报,把不合格产品扼杀在摇篮里 让假冒伪劣商品无处遁形,提振国民购买中国制造信心。

    
其次,产品宣传要跟上。产品宣传既是企业责任,也是企业扩大销售的很好手段,企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将新制造的产品性能、产品购成原料、性价比等方面向公众进行宣传说明,让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适用性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比较,做到消费有数,避免认知盲区。且通过宣传,也使广大消费者全面掌握同类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的功用差异,让民众正确把握自己购物行为,最终消除国民对境外商品盲从心里。

    
再次,关税改革要跟上。客观地说,我国在进口境外奢侈品确实存在关税过高问题,这是导致国人境外狂购奢侈品重要原因,政府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克服杀鸡取卵倾向,树立放水养鱼关税理念,建立一切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一切有利降低国内外商品价格差距的关税税制,切实降低国内高档奢侈品与国外高档奢侈品之间价格差,让国民在奢侈品消费上能享受与国外奢侈品一样价格,消除国民在国内购买奢侈品的被剥夺感,最终把国民从境外消费拉回到国内消费。

    
最后,价格监管要跟上。国人境外消费还受到国内价格管理混乱影响,随着中国价格管制放松和放开,一些商品经营者无视相关法律规范,加之价格监管部门力量和手段限制,或受某种利益驱动,在各类商品尤其是进口高档商品价格监管上基本失灵,致使乱涨价、漫天要价等行为屡禁不绝,严重伤害了消费者感情。由此,当前随着市场全面开放,价格监管丝毫不能放松,尤其不能在价格监控上放任自流,对产品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建立一整套科学监测机制,适时向国民发布价格参考信息,防止乱抬价或涨价行为,确保产品销售价格公正、公平,重振国民购买国内产品价格信心,最终把国民消费目标从境外转移到国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