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xjglyx2005 2017-07-03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古代皇帝为笼络臣子,会颁发给功臣一些具有奖赏性质的凭证,如尚方宝剑、御赐黄马褂等。丹书铁券则是用来表彰受赠者的显赫功勋,并申明受赠人他日若犯杀身之罪,可免于死刑。因刻于铁制器物之上,故名“铁券”。铁券的外形一如瓦片,其上刻字,汉时因以丹砂填字,故称“丹书铁契”。自汉代以后,多用黄金镌刻,又名“金书铁券”,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金石档案。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丹书铁劵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铁券上的文字在汉时用丹砂填字,称做“丹书铁契”,即“铁券丹书”。省称“铁券”。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据《周礼》记载,早在周朝时就有一种叫做“丹图”的东西,用以记录王公大臣食邑所在。到西汉时叫做“丹书铁契”,发明者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以后,为了表彰那些良臣猛将,于是将皇帝与这些功臣的信誓用朱砂写在铁券上,以此达到笼络臣僚、驾驭功臣的目的。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到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人朝不保夕,富贵世袭更无从谈起,所以从这个时候起丹书铁券的誓词加入了免死一说。史料记载,公元476 年,北魏的冯太后多次颁赐铁券给自己宠信的宦官,“许以不死”。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到了唐朝,向臣下颁发铁券越来越普遍,而且会注明受券者免死的次数,唐初时为1到2次,可是即便如此,握有丹书铁券的刘文静、赵文恪最后还是被杀了。唐中后期,丹书铁券免死次数竟然高达9到10次,甚至子孙后代也在免死之列。

748年7月1日唐玄宗赐安禄山丹书铁券。唐玄宗曾赐予安禄山丹书铁券,但讽刺的是,正是这位天字第一号的宠臣发动了几乎颠覆大唐江山的安史之乱。八年战乱平息后,唐王朝为了拉拢安禄山的旧将,“皆赐以铁券,誓以不死”,没想到造成了日后兵祸连接的藩镇割据局面。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唐朝数百年间共有一百多人获赐铁券,结果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都被杀了,并没有享受到免死的特权。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共只发放了三张铁券,其中倒有两人被杀了。可见,丹书铁券能不能免死还是皇帝说了算。

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宋、元、明时期,铁券的颁赐制度日臻完备。明初铁券因官秩高低、军功大小而有区别。爵位高者尺码大,依次递减。明代大规模地颁赐铁券有三次。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公爵者十人,侯爵者二十八人,铁券丹书,誓诸白水,河带山砺,爰及苗裔”。但洪武朝的功臣几乎都不得善终,朝为座上宾,暮为眼中钉。获罪的大臣多有铁券,仍以谋逆罪被诛。滴血的事实无不告诫我们:铁券不足信,皇帝不可靠!

历史告诉我们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个笑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