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青春风铃yang 2017-07-03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直接渗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最重要的表现。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如自信心、价值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使其能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对待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一、保护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

  著名物理著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就是兴趣。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学习的热情才能真正地激发起来。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初中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往往首先是由好奇怀疑然后通过他们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确信的程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捕捉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往往是从好奇开始的,这个起步环节,对于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确实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一些大自然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小知识,而在课堂上还应该向他们提出课本演示实验之外的一些问题,并且用实验来验证,把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变为学生渴求知识的过程。例如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这个实验中某同学不慎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一旦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时对学生有极大的启发和诱惑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会支持和引导他们去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二、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教育家都认为: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感知现象、形成概念、揭示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催化或制约的作用。学习效果与一个人的情绪和心境密切相关。怀着愉快情绪,充满希望和信心去学习,其学习效果才会好。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正反馈。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初中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自学目标意识不强。首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欲使“亲师”必先“亲生”,教师应以友善、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宽容大度的办法解决偶发事件,以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授知识。情感教学的很重要一点还在课堂外,教师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你自己。教师只有向学生倾注爱心,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从而扩展为对学习、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以愉快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只有教师赋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建立真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注重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物理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这就会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实验是物理课兴趣培养的优势所在,初中生好奇心强,又有好动手的习惯。上课对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说演示实验和小实验只能使学生产生较低层次的兴趣的话,那么物理实验课则能使学生产生较高层次的兴趣。特别是在学生实验和一些小实验中,他们的眼、耳、手、脑能够并用,往往会因为自己验证了某种物理规律或现象,而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实践证明,即使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后进生,也同样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思维习惯的培养,这些能力、爱好和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发展甚至学生整个人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中学教育过程当中,应该积极要求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和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充分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应用者,而不是仅仅作为书橱。在此期间还可以加入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注重各方面能力习惯的培养和养成。也只有在这些方面引起了充分的重视,才能把学生引上正确的学习发展道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国家级期刊《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等杂志先发表、后付费!可提供国家级、省级、核心等多种期刊,专著、主编挂名、国家级课题均可操作!咨询企鹅:859036895 电话18515121197

五、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只有具有了个人独立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学习和对于知识的完整的把握和应用。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从细微之处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要能知己知彼,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的优缺点;要学会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学会很好的控制这些不良情绪,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此外还要学会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具有优良性格特征的学生,可以保证其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学习情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提高心智活动水平,获得学习活动的圆满成功。教师可利用物理学史中科学家们崇实、求实、创新、存疑等科学精神,诚实、勤奋、自信、认真、谦逊的科学态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特征,抑制其性格上的消极方面,发展其积极方面,通过组织物理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协作精神。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这种培养应用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有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非智力品质成为提高素质的内动力。爱迪生说,他的发明是:“1%的灵感加上99%的血汗”;郭沫若说:“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是勤奋”,这99%的血汗,这勤奋,就是非智力因素。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在开发智力的同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二者共同和谐发展,才能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