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17-07-04

  该剧改编自我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上海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全剧通过“共读”、“送别”、“抗婚”、“化蝶”四个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情节,用芭蕾语言表现了梁祝“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的绵绵情意。 无论在舞美、音乐还是演出阵容上,该剧都堪称经典之作。演员很年轻,他们跳得很好,代表了当今国内芭蕾舞界的高水平。可惜绵阳小场子的灯光,还有楼下最后一排480元的票哦……

《梁祝》全剧以蝴蝶作为贯穿整场的元素:“共读”有象征美好青春的彩蝶,“送别”有表现火热爱情的黄蝶,“化蝶”有体现忧郁的黑灰蝶,尾声有比翼双飞的斑斓彩蝶;女演员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蝴蝶裙子,头饰也都绚丽多彩,具有中国特色。
上芭在舞美下足了工夫。布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随剧情的发展而变换:春天里蝶舞花丛,表现青春爱情萌动的纯美;盛夏中白鹅交颈,喜鹊对鸣,衬托出“十八相送”的缠绵情意;秋天的红叶透出落寞,隐现悲剧发生前的暗涌;寒冬雪地上,梁山伯的坟茔孤立,祝英台的红裙换作素衣,隐喻青春与爱情的膜拜,生死与永恒的典礼……最终,这对为情而死的恋人幻化为一对彩蝶,双伴双飞。


序幕
天籁之音,无极之地,天之南,地之北,遥遥相望的一对青年。

  帅哥的是梁山伯

  美女的是祝英台

蝶群飞舞,缤纷一片,世界被装点得五彩斑谰。

  在蝶群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彼此走近,俨然同行的求学少年。

  “春光烂漫百花开,翩翩蝴蝶双飞来。人间也有蝴蝶在,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一幕共读

花圊,草堂,书声朗朗。

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


  青春萌动的祝英台有意无意的传递“友情“……

梁山伯莫名其妙……

  他们儒服折扇,风度翩翩,


  学堂是他们青春的舞台,是追逐,是游戏,是表演。

  同窗中有个恶少叫马文才

  经常集众赌博

  戏弄老师

  他的劣行经遭到了祝英台斥责

  因为护卫祝英台,梁山伯被马文才毒打。

  马文才的行经引起了师生强烈愤慨。

经过努力,恶少马文才被逐出学堂。

  天亮了,祝家送来书信,祝英台要回去了。

第二幕送别

梁山伯十八里路程深情相送,祝英台十八里归途心事重重。

蛙在噪,蝉在鸣,是盛夏季节的美丽清晨。


鸳鸯戏水

蝴蝶双飞

白鹅交颈

  衬托出“十八相送”的缠绵情意。

  看着路旁送亲的队伍,祝英台借机装扮起了新娘。

梁山伯一直处于未被点醒状态

  长亭在望,分手在即,梁山伯终于从祝英台临别赠予他的蝶扇中惊悟出祝英台原来是女儿身。

第三幕抗婚

秋天的红叶透出落寞,隐现悲剧发生前的暗涌。

华服盛装的宾朋云集

祝英台要出嫁了,

祝马二家沉浸在婚庆的喜悦之中。

互赠礼品

新郎竟是马文才。

面对昔日的顽劣同学,祝英台满是愤怒和拒绝。

  祝英台苦苦哀求父亲取消这桩婚姻。

  遭到贪财父亲的严厉拒绝。

  梁山伯也向祝家来求婚了。可是,祝家嫌弃他的清贫,马家依仗财势羞辱他。

唯有祝英台抗争着,她反抗着父亲的威逼,反抗着马家的强迫,她向梁山伯表达着宁死不屈的爱情。

  梁山伯倒下了,倒在马家恶奴的拳棒中,倒在祝家喜庆的厅堂上。

第四幕 化蝶


冬天来了,静的风,静的雪,洁白无垠的冰雪世界。

  在这寂静的世界里,孤立着梁山伯死后的坟茔。


  送亲的喜乐化为哭泣,新娘的红裙换作素衣,悲痛欲绝的祝英台,久久地祭拜在梁山伯的灵前。

  这是青春与爱情的膜拜,是生死与永恒的典礼。

霹雳一声,电闪雷鸣。

梁山伯为祝英台而死,祝英台为梁山伯殉情,他们幻化为一对彩蝶,破空而出。

  在大群的蝴蝶陪伴下双伴双飞直到永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