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第二个皇帝实在太冤,皇帝做着做着人没了,至今下落不明!

 潇潇雨ekg9m5f4 2017-07-04
2017-07-03

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在位时年号为“建文”。朱允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按道理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

明太祖朱元璋

也许是命中注定吧,作为朱元璋长子的朱标本来是皇位的继承人,但是朱标在37岁的时候病逝。按照制度,接下来长孙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但是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八岁早夭,所以,朱允炆阴差阳错地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憔悴得不成人形,站都站不稳,朱元璋心疼不已,安慰他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意思是你虽然一片孝心,但也要想想还有我呢,要保重身体。

朱元璋对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很是欣赏,特别是朱棣带兵打仗的能力,在儿子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朱标死后,朱元璋曾想把皇位继承给朱棣,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朱棣前面还有二个哥哥,不利于皇室的内部平衡,于是最终还是按照长子长孙的顺序,立朱允炆为太孙。

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一坐上皇位,朱允炆就开始考虑巩固自己的权力,他迅速采取措施来削弱各地藩王的权力,一年之内废掉了五个藩王的实权,最后只剩下了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

作为叔叔的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其实觊觎帝位已久。当他意识到自己将是朝廷的下一个清洗目标时,假装精神失常,整日装疯卖傻、胡言乱语,使年轻的朱允炆一下子放松了警惕。

公元1399年7月,朱棣下定决心铤而走险,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以“清君侧”为名,开始了他争夺皇位的行动,与朝廷展开了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行动。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军渡江长驱直入,直逼南京城下,朝廷无反抗之力。6月13日,李景隆勾结朱棣,打开城门迎降,燕军不战而胜。朱棣进入南京时,朱允炆曾想出来迎接,然而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朱允炆时年25岁。

在最后的混战中,皇宫里突然燃起了熊熊的大火,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寻朱允炆,但终无下落。古代没有DNA检测技术,所以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被烧死了,有人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了南京。

传说朱允炆出逃之后,就近在浙江兰溪东山上的一座古寺归隐,东山又名皇回山,是金华山脉的一部分。寺院里的和尚世代口传明惠帝朱允炆在此削发的传说,并说寺院中还保留有朱允炆的隐居之处和古碑遗迹。

朱棣1402年7月17日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永乐”。但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如果朱允炆还在世,朱棣称帝就不是名正言顺,有篡位之嫌,所以朱允炆的下落始终是朱棣的心腹之患。

据《明史》记载,朱棣即位后,派明朝的老臣胡濙到处搜寻朱允炆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在1423年的一天深夜,胡濙求见朱棣,朱棣“急起召入”,两人密谈了几个小时,“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就在这天晚上,朱棣二十年来的顾虑烟消云散。

从当时的情形可以推断,胡濙不仅打听到了朱允炆的下落,并且极有可能见到了朱允炆本人,甚至还进行过交谈。至于朱允炆跟胡濙说了什么,从朱棣如释重负的表情可以看出,已经对他构不成了任何威胁,这场叔侄之间的权力之争也终于划上了句号,但是朱允炆最后的命运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