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力电器

 creazybo 2017-07-04
纵观世界范围的知名空调企业,很多如雷贯耳的公司都是长寿公司,百年企业。具体到格力,他是否具有百年企业的特征呢,是否有长久的竞争优势呢。
格力自从1991年成立以来从一个年产2万台窗机营业收入不足1亿到去年608亿的营业收入,20年的发展做到了惊人的增长。
格力自建立以来制定的企业目标就是:做世界最好的空调,做百年企业。这是格力一直的企业远景。格力建立之初正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各种商业蓬勃发展,市场充满的各种机会。格力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专注,在于他对核心技术的深刻理解,在于20年来管理层对质量的苛刻追求。
格力产品的质量如何呢?作为空调这种耐用消费品,人们最重视的是质量。格力的质量无可辩驳的是最好之一。格力有个上千人的工厂不产生一分钱效益,这个工厂的任务就是100%检测所有的外购配件。这是家电行业里唯一这么做的,格力是首家提出整机包修6年的企业,是首家提出变频空调免费包换的厂家。都是基于对自身质量的极大信心。其他的厂家都是无奈的跟进。格力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都起到了领导者的风范。格力的售后理念是:最好的售后服务就是不需要服务。
格力的核心技术如何呢。我不是技术专家,我知道格力凭着自身努力拥有了全部的空调核心技术,几个关键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变频空调的鼻祖大金公司和格力合作都不得不让格力控股。这在中国的家电企业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格力对于研发是不设资金上限的,去年格力的研发投入高达30多亿。这些都是格力充满远见的战略。而这些都是其他厂家短期无法超越的,注定格力具有长久的竞争力。由于具有了领先的核心技术,格力近几年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0%的增长速度在成长,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也令人眼花缭乱。可以预见格力未来在商用空调和工业制冷等专业领域会长时间大有作为的。
格力的成本控制如何呢?我只想说几个小例子,在格力普通的办公用纸必须双面使用,员工不能使用为客人准备的纸杯。细节就可以看出格力在管理上的精细。曾有格力员工因为没有使用双面办公纸被解雇的。严格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造就了格力的空调产品一直是国内毛利率最高的企业。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有的企业一辈子也做不到。这就是优势。这就是所谓的护城河。低成本从来就是护城河。
格力的渠道和品牌如何呢?我很早就知道:好空调,格力造。我投资格力完全来自我的生活。我发现格力的口碑不是一般的
好,09年父母家装修,我随意咨询了朋友买什么空调。无一不推荐格力的,当然还会有三菱,大金等知名品牌,但不会漏掉格力。父母家装修的时候,格力代理商直接进驻现场销售。我家直接买了5台装了。现场没有出现别的品牌代理商,说明格力的销售方式更为主动积极。
格力的员工如何呢?格力的一线员工去年的人均年收入就达到4万多。今年一线员工又提升工资10%。都说现在闹人工荒,但格力没有这个感受,格力的低成本不是靠低人工成本做到的,低人工成本是不可持续的。格力为自己的员工花巨资建设职工宿舍。劳资关系在企业中是一流的。
格力的管理层如何呢?格力的管理层给我极为深刻的印象。管理层是干什么的?我的理解用巴菲特的话说出来就是维护和加宽护城河。说明白点就是维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过去十多年的发展足以证明格力管理层的诚信。管理层的诚信在目前浮躁的社会越来越是稀缺资源了。
格力空调的前景和空间如何呢?有很多人说空调的需求快到天花板了。格力的发展差不多了。我不这么看,中国的空调市场的保有率不到发达国家的50%,农村市场前景广阔。有的人说农村凉快不需要空调,这真是荒唐。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长大,是农村,夏天的印象也热死了,夏天热的天天泡在小河里。只要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谁不想舒服些。退一万步讲,需求到天花板了,公司就没价值了吗?如果一个公司每年的利润就是100亿,没有增长,这样的公司就没价值吗?真的是荒谬。况且格力在商用专业制冷领域的蓝海泛舟才刚刚开始。未来复制家用领域的成功是大概率事件,格力也具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执着去再次证明自己。
格力不断的执着专注于空调领域,他的竞争力不断的加强。格力的无论在技术,质量,品牌,渠道,成本,产业链,财务,职工待遇,都全面超越竞争对手。这种系统性的领先是根本无法短期复制的。未来5年我的判断是格力发展最甜美的5年,也许5年之后增长会趋缓,但是格力到时候是否还有投资价值要看市场给他什么价格了。
目前格力动态12倍左右的市盈率,以我对格力的未来判断,企业每年给我带来的真实回报不会低于10%(不包含股票市场溢价)。这个收益大大高于债券和银行存款。这样的企业就是我能看懂的最好的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