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香余韵里的信江书院

 ok226199 2017-07-04

  记者 邹萍艳 见习记者 龚娟华/文 记者 徐斌/图

  信江河水依旧奔流不息,“睡美人”灵山在不远处酣然而卧,伫立在信江南岸南屏山北麓的信江书院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城市。一茬一茬的春花谢了又姹紫地开了,一轮一轮的秋月落下又高高地挂起,听涛拍岸中,信江书院看着这个城市向着更加美好繁荣奔去。

 

  信江书院

 

  乐育堂

 

  银杏树

 

  钟灵台  

 

  春风亭和藏书楼

 

  泮池

 

  四方天井

 

  远眺

  几个世纪的烟云在风中掠过,清幽的信江书院忆起了衣袂飘飘的过往。晨光轻柔,银杏树婆娑地伸展着腰肢,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含笑不语,信江书院看见青春年少的自己正意气风发地迈步而来。

  山川秀美的上饶,从来都是读书的形胜之地。上饶书院的鼎盛时期从南宋绵延至清朝,活跃在上饶各地的168所有一定影响的书院是彼时书院文化辉煌的见证,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的信江书院更是以一种坚韧的姿态无可替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创建被称为“曲江书院”开始,信江书院就热切地担当起传播知识、弘扬道义、传承精神的重任来。书香脉脉,岁月更替,信江书院几易其名且规模不断扩大,上饶的文化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为广育贤才,广信知府周镐元对信江书院大规模扩建,改其名为“钟灵讲院”。此后,陈世增、康基渊、王赓言、刘体等历届广信知府都对信江书院进行了扩建修缮。乾隆八年(1743年)陈世增在后山建楼以祭祀朱熹,将书院更名为“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康基渊扩建书院后改名为信江书院。嘉庆十四年(1809年)王赓言带头捐资买下附近民房,使信江书院规模扩大到占地6万平方米(现遗存2万平方米)。

  “自大门入,历阶而升,为前厅,为讲堂,为泮池……缭以石栏,荫以嘉植,静与神会,旷若天游”,规模大备、人文蔚起的景象被康基渊留存在《信江书院记》中供后人遥想。如今,在这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建筑群内,我们踏着厚重的青石板拾阶而上,念着“揽英接秀世有今名,琢质绣章国之良干”的楹联,穿过修旧如旧的讲堂、乐育堂、钟灵台、春风亭、一榻轩、夕秀亭、日新书屋等古建,目光拂过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题记和吟咏之作,书香余韵中信江书院昔日讲经论籍独领风骚的盛景仿佛触手可及。

  名播远近的信江书院在清末改为广信中学堂,解放后曾改为中学、师范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等,为本地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知识人才。这座上饶人心目中的巍巍学府在198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上饶保护信江书院的脚步未曾停止,2005年市政府编制了《上饶市信江书院保护区详细规划及方案设计》,成立信江书院管理处。2007年以来,先后投入700余万元修缮古建整修环境。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与发扬,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信江书院的陈列布展工作,计划将信江书院更名为“信江书院博物馆”,并于年底免费对外开放。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站在面貌焕然一新的书院内,我们期待这颗上饶历史文化资源的明珠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