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个超赞的湿地公园案例

 昵称44792194 2017-07-04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T1N9YTBmWT1RCvBVdK.jpg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开发旨在集中展现和保护牛首山的珍贵文化遗产。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上坐落着明朝寺庙、古墓和宫殿、特色村庄和水库。
T1VnYTBCLT1RCvBVdK.jpg

HASSELL受邀参加国际设计竞赛,为这座80公顷的旅游公园制定总体规划方案,并以优异的方案设计赢得了公园核心区的深化设计机会,为游客打造一处静谧的欢迎区域,构成目前在建开发项目的一期工程和未来开发的基础。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试图寻求现代旅游需求与古代佛教传统的平衡,以禅学精神引领访客获得一场深刻的体验,”HASSELL大中华区董事威安仲Andrew Wilkinson说道。
“我们对基地的许多特质进行了调研,通过设计诠释了佛学文化和理念,呈现精心打造的公园区域,以使访客深刻体会牛首山的生活全貌——其文化、历史景点及壮丽山景。”
“景观元素和功能安排提倡低环境影响型旅游以及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方式。”他说道。
T1WgYTByJT1RCvBVdK.jpg
T1lMdTBgV_1RCvBVdK.jpg
T1inDTByEv1RCvBVdK.jpg
进入公园核心区宁静的广场,游客将在解说性特色钢材元素的引导下穿过一系列的禅意花园,顺次经过一系列空间,钢材元素的设计顺应基地不断变化的地形。象征佛教经文卷轴的耐候钢贯穿了整个景观。耐候钢卷轴的形态之一是广场的“明镜台步道”水上结构,体现牛首山景观的千变万化,让游客在进入广场的第一眼就被深深的吸引住。卷轴随后展开,形成一面高墙,提供游客一个静心体会达摩面壁悟禅的美妙时刻。最后,卷轴沿水流一路往隐龙湖广场攀爬,游客也将迎来花园之旅的最高潮。在景观的最高点,隐龙湖山水景观将一览无遗地映入游客们的眼帘,宁静的环境使其得以放松。
公园的商业设施通过进行布局,保持了基地的完整性,确保其能够按照佛教的教义发挥作用。观景台、散步大道和休憩点将合理置入自然环境中,同时绿植也尽量减少视觉和环境影响,为后代保护这些景观。
牛首山最为精彩的部分将在旅游区的核心花园内展开,包括最新开发的佛顶宫和世界禅学中心将沿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景观道路一一呈现,景观道路将优先供骑行和步行者使用。
牛首山文化旅游公园现已对公众开放,旅游区其他部分的开发计划在2015年末完工。
T1agDTByZ_1RCvBVdK.jpg
T1t9YTBmET1RCvBVdK.jpg
T12nDTB5__1RCvBVdK.jpg
T13gYTBm_T1RCvBVdK.jpg
T1.nYTBKLT1RCvBVdK.jpg
T1IgdTBCD_1RCvBVdK.jpg
T14ndTBgZ_1RCvBVdK.jpg
T1CgDTBmdT1RCvBVdK.jpg
T1z9DTBTWv1RCvBVdK.jpg
T1tMYTB5WT1RCvBVdK.jpg
项目规模:总体规划80公顷/阶段1:17.5公顷
竣工时间:2015年第一阶段竣工
摄影:Johnson Lin / HASSELL
区域规划和视觉设计:HASSELL
T169DTB5x_1RCvBVdK.jpg

T1fMYTBCJT1RCvBVdK.jpg
T1wgYTB5_T1RCvBVdK.jpg
T119dTB4W_1RCvBVdK.jpg

桂林园博会之湿地园


    桂林园博园里专设了一个湿地园,得益于园博园本身地理条件优越,挖地三尺可见水,加之精心施工,整体效果不错。


花桥吴淞江湿地公园

景观设计杂志2013年第1期有详细介绍,净水公园、雨水花园在城市环境越来越差、水资源越发紧张的中国应当在绿地设计中有一席之地!
Location:Kunshan, China
Client:Kunshan Huaqiao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Bureau
SWA Scope:Regional concept planning and Master planning services
Size:Project - 955,286 sqm    Building - Phase I: 108,900 sqm   Phase II: 78,000 sqm
Architect:Ojanen_Chiou Architects, LLP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Herrera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s
Awards:ASLA Honor Award - Analysis and Planning    ASLA Northern California Chapter Honor Award -Analysis, Research, Planning and Communication
    吴淞江河道沿岸工业发达,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改善迫在眉睫。2009年7月,花桥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了一场对吴淞江滨江景观带的设计竞赛,希望通过对吴淞江滨河区域的修复设计,创造一片新的开放空间。美国SWA、易道等国际知名设计单位参与竞争,最终美国SWA的生态修复方案脱颖而出。SWA的设计师们本着保护和利用当地土壤、水文、植被、材料的原则,利用场地天然湿地、物种丰富等天然优势,充分挖掘亲水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了“一个湾,两个中心,三个景观串联带,四个功能分区”的总体配置框架。“一个湾”是指以吴淞江为依托、而又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内湾,主要是提供生态水体自净化系统。“两个中心”是指花桥论坛中心和渔人码头隔鸡鸣塘南北相望,形成各具特色的两个核心。“三个景观串联带”是指以净水公园为起点,内湾为主题的生态内湾;鸡鸣塘滨水景观绿化步行轴;以论坛中心为起点,滨水商业街贯穿始终,并以文化艺术村为终点的现代江南水街。“四个功能分区”是指生态湿地净水公园、会议休闲功能区、商业娱乐码头区、门户公园。SWA的设计方案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2012专业奖项评委给出的评语:创新以及具有前瞻性。是今年最好的作品之一。从分析到实践中,展现清晰的思路以及操作可实施性。
SWA的方案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就是“净水公园”的构思。设计中保留了场地内原有的一块江滩湿地,利用狭长的场地条件,改造为内河湿地,绵延4公里,形成了一个富有生命的水质净化系统:将外河的劣五类水,通过北端进水口泵站引入内河湿地,经过过滤、沉淀、曝气,土壤和植物及微生物的净化,在缓慢流经过滤墙、深水池、浅滩水生植物区、深水曝气区过程中,得以净化至四类净水,重新回归使用。正如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净水公园”处于吴淞江滨江景观带的龙头位置,改善后的清水缓缓流入景观带主功能区,确保了主功能区的清水优势。“净水公园”不仅奠定了吴淞江景观带的生态起点,还兼备了净化水源、科普教育、生物保育、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
吴淞江滨江景观另一大生态亮点就是绿色廊道系统,城市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花桥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吴淞江滨江景观带绿色廊道系统,围绕吴淞江的地势展开,由北往南延伸,整合园路、防汛堤岸慢行车道、滨江路慢行车道为一体。防汛堤岸宽2.5米慢行车道,滨江路道路慢行系统互相补充,展示给游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形成一个层次丰富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廊道。
T1XndTBgE_1RCvBVdK.jpg

T1ygDTBTC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L9DTBvVv1RCvBVdK_0_0_760_0.jpg
T1AMYTBCW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6nDTB5C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AgYTByD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99YTB4W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zndTBXh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KgdTBTC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K9DTBmJ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PgDTB5Zv1RCvBVdK_0_0_760_0.jpg

T1O9YTBCL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MgDTBCD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OgYTB4L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P9YTBXd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kgdTByV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7ndTBvd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KnDTBK_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lMDTBbA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kgYTBCx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GgDTBCd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OnYTByD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lgYTByA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PMdTBTVv1RCvBVdK_0_0_760_0.jpg


T1Q9dTB7A_1RCvBVdK_0_0_760_0.jpg


T1TnDTBm_T1RCvBVdK_0_0_760_0.jpg


T14gDTB5_v1RCvBVdK_0_0_760_0.jpg


西班牙桑坦德大西洋湿地公园



这是由 BATLLE I ROIG ARQUITECTES设计的西班牙桑坦德大西洋公园。位于La Vaguada De Las Llamas,是一座湿地公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植物环境,使得该公园的设计极富挑战性。
 公园的设计基于三个结构:
1.公园的都市结构
该园位于两条道路之间,因此被严格限定了范围。公园的正门与体育场前的环岛相连接,车辆可以由此进入公园的停车场,一路通往一片小树林,高地的观景点和一个绿色的圆形剧场。
2.公园的形态结构
公园利用芦苇丛和人工湖,模拟出大西洋的形态。其他的植物则用于描绘该公园的景观形态,并使不同的功能空间具有连续性。如利用梯田式的种植来展现不同水平高度的地形变化、空间划分、坡道和中央露天剧场。该公园还利用交错的坡道和地形变换,划分出三个区域:最低的芦苇丛,中间坡道的休闲娱乐区和最高处的交通区域。中间的芦苇丛模拟大西洋,而周围的人行道路则描绘出著名的横渡Christopher Columbus(哥伦布)和Juan de la Cosa(胡安)的大西洋航海线路,欧洲和美洲的商业航线,以及虚拟的北回归线和赤道。
3.公园的织物结构
公园独特的大西洋式布局需要公园中间种植满芦苇从,以模拟实际中的海洋。芦苇丛的维护对其周身环境要求严格:如水位高度、营养含量、土壤质量等。其他植物也都根据大西洋海岸特有的物种来选择,并且用来界定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根据真实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植物品种和种植密度。
T1knYTBCxT1RCvBVdK.jpg
T1YnDTBCK_1RCvBVdK.jpg
T1c9YTBXdT1RCvBVdK.jpg
T1inYTByZT1RCvBVdK.jpg
T1qndTB7__1RCvBVdK.jpg
T1p9DTB7d_1RCvBVdK.jpg
T1vgDTBvxT1RCvBVdK.jpg
T1KMDTBXJv1RCvBVdK.jpg
T1n9YTB4WT1RCvBVdK.jpg
T18gDTB4b_1RCvBVdK.jpg
T1u9dTBvK_1RCvBVdK.jpg
T1YgYTBvAT1RCvBVdK.jpg

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规模:118公顷
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状态:2013年7月2日建成
T1i9dTB7L_1RCvBVdK.jpg
T1pMDTB7K_1RCvBVdK.jpg
T1Q9DTB5LT1RCvBVdK.jpg
T1KgDTB5bv1RCvBVdK.jpg
项目综述
  为了管理雨洪径流及净化自来水厂的尾水,哈尔滨市江北区修建了一片城市湿地,并引入亲水休闲设施,包括大部分修建在水面之上的人行栈道和休憩场所。同时还引入牲口维护绿地,不仅能够创造畜牧产品,还能降低湿地的维护成本,原本“荒野”的自然景观也因此变成一处难得的城市公园,自然而不乏可进入性,一年四季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使用,同时为建设水弹性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T1ngYTB4AT1RCvBVdK.jpg
T1N9DTB4W_1RCvBVdK.jpg
T1N9dTB5__1RCvBVdK.jpg
项目介绍
挑战与目标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地处松花江下游,洪泛时有发生。项目场地在江北新区,当地刚刚修建了一条500年一遇的防洪堤,将原属于江滩的200公顷湿地与主河道切离。由于水源被截断,湿地生境恶化。与此同时,湿地以北的城市建设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雨洪问题,被污染的雨水排入河道,导致松花江的水质下降。除此之外,新建的自来水厂每天向松花江排放了1500立方米的废水。凡此种种问题,很令当地政府头痛。同时,随着人口规模急剧扩大和城市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公共绿地的渴求也越来越突出。
  设计师提出将这片退化中的湿地改造为雨洪及自来水尾水的净化区,以改善原生的湿地生境,同时能作为城市公园,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户外游憩需求。研究发现,场地在旱季和雨季的水位高差变化竟达2米,因此寻求将公共空间与弹性湿地景观相结合便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如何管理如此大面积的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一个难题。因为用不了多久,修复后的水生和湿生植被将滋生繁衍,市民也将很难再一年四季内都能进入这片湿地。
  设计的目标在于构建水弹性湿地公园,使之成为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用于净化雨洪和自来水厂排放的废弃尾水。在这一过程中,湿地重现生机。此外,景观设计师认为,有限的设计干预措施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最佳手段,在恢复自然和发挥其雨洪管理即生态水净化的同时,实现一个低维护的城市绿地。
T1BMYTBvAT1RCvBVdK.jpg
T1iMdTB7L_1RCvBVdK.jpg
T1pnDTB7C_1RCvBVdK.jpg
设计方案:一个功能性湿地、弹性的公园和景观牧场
  能够净化雨洪的湿地:湿地公园四周将修建一系列生态洼地,南部文化中心及北部城区产生的雨洪径流将汇集于此并得到净化。这一湿地系统在雨季日均可处理2万立方米的水量,在雨洪流入湿地中心地带之前,生态洼地能够降低水流中的泥沙含量、拦截营养物及重金属。除此之外,附近自来水厂排放的1500立方米的尾水也将首先进入这片湿地进行净化,以免污染河道。
  适应性水弹性公园:通过配置适应性植被,使水岸绿化能应对旱季和雨季高达2米的水位差。水位线以上的植被采用放任自然的管理,较高的地带则在配置的乡土树丛(Betula platyphylla和Fraxinus mandschurica)之间修设计人工草甸。在生态洼地的修建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将开挖和回填过程结合在一起,同时尽量避免坡地整理的土方工程,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树木和地被。每年的水位波动使水域边缘出现泥泞、脏乱、难以靠近的地带,要想将湿地建设成为市民终年可以前往活动的公共空间,显然需要处理这个难题。设计师想出来的办法是建立离岸木栈道,使人行空间与地面和湿地边缘脱离。最终建成了6公里的栈道系统,连接13个休憩平台。此外,还利用当地透水的火山沙,在高地上铺出生态友好的人行道,与湿地上的栈道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步行网络,穿梭于树丛和草地之间,极大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畜牧景观与低维护需求:大多数时候,公园受自然过程控制,而非人工管理,因此湿地和地面植被很容易疯长,从而形成杂乱、难以进入的自然景观。要保持这么大一座公园的整洁和具有可进入性绝非易事。设计师提出将牲口引入较高的地带进行放牧,以抑制植物疯长,这样一来,湿地景观就能的到低成本的维护,公园也可全天候对游客开放,同时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能够丰富游客的景观体验。大城市里的人不接触农业太久了。
T1QgDTBmZT1RCvBVdK.jpg
T1mMDTBXJv1RCvBVdK.jpg
T1nnYTB4bT1RCvBVdK.jpg
T1UnDTBXZ_1RCvBVdK.jpg
结论
  通过这些景观设计策略,原先持续恶化的湿地生境和无人问津的城市边缘地带,已成功改造成一个具有功能的湿地公园,可用调节雨涝、净化城市地表径流以及自来水厂排放的尾水。建成的适应性水弹性公园里,利用最小限度的干预措施修建了木板道和休憩场所,满足了市民的休闲游憩需求。在大型公共绿地中放牧,可以带来食物生产和低维护需求的双重好处。这种远古时代就有的景观策略既维护了大型公园的整洁,又使市民无需出城就能亲近自然。

城市的绿洲------伦敦湿地中心


T1JgdTB7b_1RCvBVdK.jpg

2000年夏天正式向大众开放的伦敦湿地中心,紧邻繁忙的希思罗(Heathrow)国际机场,距离伦敦市中心不到6km,被誉为“展示在未来的世纪里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一个理想模式”。它是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池塘和错落有致的植被组成的生态组群。
  这里6年前还只是泰晤士河南岸4个废弃的混凝土水库的旧址,英国野生鸟类和湿地基金会(Wildfowl and Wetlands Trust,WWT)耗资2500万美元,引水排淤,分隔水域,种植了30多万株水生植物和3万多棵树,将其改造成为现今欧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系统。该中心占地43hm2,分割为30多片湿地,由世界湿地区、水生生物区以及一个现代化的游览中心组成。若干条步行小径贯穿全区。
  世界湿地区如同一个湿地博览馆,通过构造不同的土壤结构、植被类型,真实展示了14种世界不同地域的湿地,如尼罗河的水鸟,在各处安家落户。由于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各个湿地区虽是开放体系,却相对独立,自成一格,确保外来和本地物种的界限。
  水生生物区则通过生动灵活的设计,如水下观测窗,让人们从各个侧面观察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湿地中心的大面积水域和植被,使之成为伦敦地区小环境气候和空气质量的有力调节。另外,由于良好的栖息环境,这里也吸引了大量野生鸟类,据中心记录观察到的便有130多种。这是一个在城市边缘创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以联接城市人们和自然环境为目的的成功的景观模式。
T1EnYTBvAT1RCvBVdK.jpg

T179dTBKZ_1RCvBVdK.jpg

T1FnDTB7C_1RCvBVdK.jpg

T1wMYTB5YT1RCvBVdK.jpg

T15gDTB5dv1RCvBVdK.jpg

T1l9YTBXET1RCvBVdK.jpg

T1o9DTBXE_1RCvBVdK.jpg

T10gdTB5D_1RCvBVdK.jpg

T19MdTB_A_1RCvBVdK.jpg

T1mndTB7V_1RCvBVdK.jpg

T1R9DTB7Z_1RCvBVdK.jpg

T1wnYTB7LT1RCvBVdK.jpg

T15nDTB5Ev1RCvBVdK.jpg

T1igYTByKT1RCvBVdK.jpg

T1onDTByb_1RCvBVdK.jpg

T10ndTB7C_1RCvBVdK.jpg

T1lndTBgV_1RCvBVdK.jpg

T1g9dTB7V_1RCvBVdK.jpg

T1d9DTBm__1RCvBVdK.jpg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T1G9YTBvYT1RCvBVdK.jpg

   美国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SLA) 公布了 2014 年专业奖和学生奖的获奖者。这些奖项赞誉美国及世界各地顶级的公共、商业、住宅、机构、规划、通信和研究项目。
   由俞孔坚带领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设计的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获得2014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奖。

项目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
  项目面积:90公顷
  项目委托:六盘水市政府
  设计:土人设计Turenscape,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设计时间:2009年10月~2010年10月
  建成时间:2013年10月
  所获奖项:2014 ASLA Honor Award in General Design
 
T1RnYTBsLT1RCvBVdK.jpg

设计策略: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项目占地90公顷,是该城市规划的综合生态基础设施中首要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师同时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本体两方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一个绿色海绵体系。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的雨涝危害,而且保证雨季过后仍然有水流不断。第二,拆除渠化河渠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使河岸恢复生机,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第三,建造包括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连续公共空间,增加通往河边的联接通道。这些绿道将城市休憩和生态空间一体化。
T1CMYTByDT1RCvBVdK.jpg

T1hgDTBbCv1RCvBVdK.jpg

  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更新,提高了土地价值,增强了城市活力。作为六盘水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项目之一,明湖湿地公园位于水城河上游区域,现状场地中,有被垃圾和污水污染化的湿地区域,有废弃的鱼池及管理不善的山坡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示范项目,项目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重建生态健康的土地生命系统,包括改善雨水水质,恢复原生栖息地,建造通向高品质开放空间的游憩道,最后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工程的具体策略包括:
  (1)拆除混凝土河堤,恢复滨水生态地带,为各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提供生境。沿河建造曝气低堰,以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富营养化的水体被生物所吸收。
T1zgdTBQVv1RCvBVdK.jpg

   (2)建造梯田湿地和陂塘系统,以削减洪峰流量,调节季节性雨水。梯田的灵感来源于当地的造田技术,通过拦截和保留水分,使陡峭的坡地成为丰产的土地。它们的方位、形式、深度都依据地质因素和水流分析而设定。
   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土壤环境,种植了乡土植被(主要采用播种的方式)。这些梯田状栖息地减缓了水流,水中过盛的营养物质成为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来源,从而加快了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
T1CgdTBgC_1RCvBVdK.jpg

T1gndTB7b_1RCvBVdK.jpg

  (3)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沿着水系铺展,在湿地梯田之间形成网络。设有大量座椅、凉亭和观光塔的休息平台融入设计的自然系统中,便于所有人进入,促进了学习、娱乐和景观审美体验,并设计了一个环境解说系统以帮助游客理解这些地方的自然和文化含义。场地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是暖色的彩虹桥,它与当地常见的凉爽湿润天气形成对比。这座长堤连接中心湿地(湖)的三岸,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散步及聚会的场所。这里迅速成为了备受当地民众和远近游客喜爱的社交和休闲环境。
T1dgDTBmY_1RCvBVdK.jpg

T1GgYTBvYT1RCvBVdK.jpg

  通过这些景观技术,衰退的水系统和城市周边的废弃地被成功转变为高效能、低维护的城市前厅。它巧妙地调蓄雨水、净化地表污水、修复原生栖息地,并吸引了广大的居民和游客。2013年它被官方评定为“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
T12gYTBs_T1RCvBVdK.jpg

T1e9DTBmxv1RCvBVdK.jpg

T19gDTBsbv1RCvBVdK.jpg

T1OMdTBbxv1RCvBVdK.jpg

T1y9dTBgh_1RCvBVdK.jpg

T1TgdTB7V_1RCvBVdK.jpg

T1.9DTB5x_1RCvBVdK.jpg

T1B9YTBvYT1RCvBVdK.jpg

T16MYTBQWT1RCvBVdK.jpg

T1lgDTBvLT1RCvBVdK.jpg

T19nDTBbLv1RCvBVdK.jpg

T1ygdTBQdv1RCvBVdK.jpg

T1yMdTBgh_1RCvBVdK.jpg

T1TndTB7A_1RCvBVdK.jpg

T1.nDTB5Z_1RCvBVdK.jpg

T1BgYTBvYT1RCvBVdK.jpg

T1.gYTBQLT1RCvBVdK.jpg

T1TMDTBQZT1RCvBVdK.jpg


本文由五维源编辑,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