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破格录取罗家伦”?谣言是如何成真的

 nizijun 2017-07-04

“北大破格录取罗家伦”?谣言是如何成真的

作者:于强

1917年北京大学入学招生考试,考生罗家伦虽然数学零分,但因作文满分,被校长蔡元培和阅卷教师胡适破格录取。这则故事常被用来说明民国教育的某种精神气质:高校有相对自由的人才选拔权,不会埋没偏才。

那么这则故事是否真实呢?翻检三位当事人的文集,都没有提及这件事。2006年,罗家伦的女儿罗久芳就此事专门辟过谣:“1917年夏天,二十岁的父亲投考北京大学。我后来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当时给父亲阅卷的人是胡适,他看到父亲的文章大为赞赏,于是给了他满分。其实当年父亲是在上海报考的,而胡适先生那年刚留美回国,不可能给父亲阅卷……”

既然这则故事不足为信,那么它又源于何处?1996年出版的《民国野史大观》一书中有一则《罗家伦破格录取》的小故事,作者未注明资料来源。2005年出版的《近代学人轶事》在谈及罗家伦的轶事时,除个别字变动外,几乎原文摘录了《民国野史大观》的说法,于是“野史”变成“轶事”。此后,多本知名刊物对此事进行转载,使其具备了某种知识合法性。

这很像顾颉刚1923年描述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样的谣传在近代历史中并不少见,如吴晗“数学考零分,破格进清化”的谣言,其实他参加的是从中国公学转入北大、清华的二年级插班入学考试,并没有考数学。

(据第6期《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