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人百态人生(8)

 老茶树ieh6s3ds 2017-07-04
被称为茶人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
依我看来,能喝茶不等于会喝茶,会喝茶不等于懂茶,除了懂茶,茶人还应该与一些其它的东西有所关联,比如从中得道,…… 喝茶喝到这个份上,茶就会滋润人,改变一点人的性情或气质。
吴老师就是一位这样的人。他是我初中时期的老师,并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是,近50年了同学们都还记得他,凡是大聚会都要请他来,所以我们的师生之谊延续到现在。
那个时候,他是全能的老师,什么课都能上,上什么课都抓得住学生,在那个盛行批判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朴素年代,他一直是丝发不乱,裤缝笔挺,永远仪态从容又略带一点矜持(无法想象他的奔跑状)。当一个男中音平缓地吐出那些枯燥的物理或化学公式,课堂纪律是相当肃静的,而他不看黑板写板书也是一绝,因为他写板书时是面向学生的,背对黑板用手捏着粉笔的根部倒勾着写,而且字很漂亮。当然,偶尔也有上课打呼噜的同学,对这样的学生,吴老师的教育方法很奇特,就是飞弹惊梦,他冷不丁的掰下一个粉笔头,飞速弹向酣睡者令其猛醒,这一招异常准确从未失手。
后来那所中学更名为市旅游学校。
再后来,他又做了茶文化艺术学校的副校长,武汉三镇的大小茶庄、茶楼、酒店,其茶艺从业者大多出其门下。他以研究和教授茶道为乐。
我与吴老师重新认识是缘于茶。
有一年他打电话来托我办一件事,约我到一家茶楼面谈。我说那还不如到我的工作室,顺便尝尝我的茶如何?他带了二位学生欣然前来,俱是茶人。
记得我用五道茶虚席以待,头道 — 安吉白茶;二道 — 太湖碧螺春;三道 — 武夷岩茶;四道 — 勐海陈香普洱,这是一块铁版熟饼,他摁住我的手硬是不让碎饼,说这茶太金贵了,我说不妨,茶本来就是人喝的,无奈他坚辞不受,我只好改换祁红,一注沸水下去,甜香四溢,紫雾泛起,也是不同凡响;五道 — 以日本清茶漱口;这些茶的名头极响,茶叶均采自上乘部位,而且制茶技术及存贮都很到位,令三位惊喜,加之茶话相宜,得以从容品赏而感莫大享受。
吴老师没有想到在我这里享受了一次奢华的茶宴,而我没想到吴老师对茶的认识是那么卓有见地。
后来,学校科研处请吴老师为学生作了一场“茶”的演讲,大受欢迎。
从他的演讲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称其为茶人的人,需要做很多功课。
比如“识”茶,
这是入门的功课,最常用的是以发酵程度来分类的方法(如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有以茶汤颜色来分类的方法(如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及黑茶);还有以制茶方式来分类的则有炒青、烘青、晒青(主要是云南的制茶方法);
不论茶如何分类,每一类茶其茶品都有高下,树种、栽植环境、采摘部位、制茶工艺、贮藏条件都与茶品高下有直接关联。
“识”茶之后即是“识”水,那些纯天然的具有活性物质的水即是好水,不是什么水都能泡出好茶来的,特别是那些极上等的好茶叶如果用自来水烧开了泡,那就是暴殄天物。前些年我出游到都江堰,在二王庙之下临岷江的一个小饭馆里,饭后取出自携的宜昌碧峰,请店小二取岷江之水烹茶,未曾料到其汤之香醇,宜昌之水竟是不可比肩,沐浴西风夕阳,手捧一盏碧绿,聆听鼙鼓江涛,那日情境至今不可忘怀,水于茶之重要可见一斑。
“识”水之后尚需“识”器,就是泡茶的家什 — 陶、瓷、玻璃、竹、石所制杯盏碗壶,其质不一,知其用法为初“识”,若深入把玩品赏,悠然得乐才算“真”识。
“识”之后,出茶便到了“泡”的程序了,这是一个不可怠慢的程序,水温过高(全发酵茶除外)、水泡时间过长都会毁了一壶好茶,有时泡一壶细嫩的毛尖,出茶的时间都是读秒的,过一点茶汤就老了,泡丢了一壶好茶是一件令人十分沮丧的事情。
能识茶、识水、懂得泡茶而且受到许多种茶滋养的人可以算是半个茶人,这样的人温文尔雅。
吴老师和他的弟子们显然不止是半个茶人。
他们可以结队去武夷山寻访古茶树,汲泉而烹茶。作为茶人的行头,人手一拉杆箱,其内茶叶、24小时保温的水瓶、壶盏闻杯、茶海毛巾、折凳一应俱全,专拣郊外山泉之地、文气氤氲之处或闹市僻静之所摆开茶案,品茶而论道,交谈读《论语》心得,尘世之中如此玩法也算一雅了。
吴老师不仅带他的学生们由茶而论道,他本人还是一位资深的京剧票友,他操得一手好琴与角们交往数十年,仅他拉的那把琴就来历不凡,据传是采自武夷山的紫竹,而且是五个节的,至于什么时节采、怎么制?都有许多细细的、如同烹茶般的考究。
一个茶人所钟情的断然不仅止于茶道,大凡文雅之道或多或少都有涉猎。涉猎得多了,人的性情就变得滋润了,所以吴老师一辈子温文尔雅,这是他修炼茶道 — 文化之道的结果。
喝茶是一种修炼静心的方式,通过寻求敏感的知觉和知会大自然而进入平心静气的境界。
我还有火气,虽然很会品茶,却只能算半个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