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之后中国的冷兵器进步还是退化了?——浅谈“魏晋南北朝的剑”

 tjboyue 2017-07-04

《锦绣未央》背景朝代“北魏” 剧中用剑“汉剑”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时期。各政权之间的战争频繁程度达到了中国历史之最。从东汉献帝时期军阀混战开始,至隋朝统一中国的400年中,共发生了较大的战争600余次。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不言而喻,这样一个血火交融、烽烟弥漫的战乱时期,更迫切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兵器。

图:南朝彩色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钢铁冶炼业的发展以及灌钢法的发明,钢铁兵器被大量生产并接受战争的检验。能工巧匠把各民族的先进制造刀剑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出浑身解数为军队提供悍刀,为奢华嗜血的君主提供宝剑。刀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有飞速发展。延续和传承了汉代钢铁刀剑的辉煌。并为其后的大唐帝国一统华夏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剑亦承汉制,但细节有所变化,在东晋的绘画《烈女仁智图》中,数把佩剑外形相似,首,格,摽齐全。剑璏(zhi)的部位则被衣裳遮掩。图中之剑可能仍是玉具剑,按人物身高比例看全长至少在100厘米以上,剑身狭窄。剑摽则宽出鞘尾很多,为长方形或倒梯形;剑镡(镡)两侧更加突出,边缘尖利,呈扁长w和m形;剑柄中部急收,后粗前细。

图:东晋的绘画《烈女仁智图》

图:东晋的绘画《烈女仁智图》

根据这幅卷轴,晋代仍采用了传统的璏式佩剑法。

图: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玉剑璏

三国及西晋时期钢铁刀剑生产量巨大,遗憾的是国内保存下来的实物极少、大多锈蚀断裂,少数标本也仅存刃体,外装及配饰完整者更是罕见。相比南北朝时期的刀,这个时期的剑几乎无据可查,既无考古发掘中认定的出土物,国内外的博物馆中也没有具备说服力的藏品,史书中也缺乏可信的记载,因此只能对比同一时期的刀并联系前后阶段的剑进行推测。

图:上海博物馆 汉代玉具剑

魏晋南北朝玉具剑亦承汉制,虽细节有所变化大致形制可参考上图的汉代玉具剑。

除了供贵族把玩和防身之外,长剑还是重要的礼仪用具。虽然随着环首刀的流行,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改佩剑为佩刀,但在正式场合,官员们仍然需要佩带长剑。

图:南朝持剑武士画像砖

《五星二十八宿神行图》中提供了一些图像信息,其中端坐于鳌鳖背上者右手执握火焰剑,剑身细长,柄带环首。

图:《五星二十八宿神行图》局部

南北朝时期,班剑盛行,皇帝经常会把使用班剑的资格作为一种荣誉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大臣获得皇帝批准后,出行时可以配备含有班剑手的仪仗队,班剑手的数量越多,则该臣子的地位越高。

图:班剑参考——唐代昭陵李绩墓出土的班剑

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名为班剑的礼仪用具,班剑又称像剑,为木制的长剑,剑上描画有装饰性的花纹,班通斑,意为斑纹。

这一时期的南北朝,北朝出现了重甲骑兵,攻击力极强。兼有轻骑兵和大量步兵,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南朝以水军为主,多凭借江河屏障以水战抵御北朝的进攻。这一时期的刀剑种类多样,消耗巨大且交替迅速,其发展既收到北方各游牧名族马刀的影响,也随南北不同兵种的需要而调整,出现了众多新颖和重要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杰出战将很多,比如著名的兰陵王、苻坚、王猛等等

图:《兰陵王》剧照。

不过《兰陵王》剧中的剑是清剑的装具样式,秦汉剑的八面剑条。不是这里说的魏晋南北朝的剑式,切勿混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