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两个重要文件将正式实施,个人信息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和保护。 而近日,根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正对数据乱象出手,开始清理行动,15家大数据公司被列入调查名单,其中一家已在新三板上市,还有几家估值超几十亿。 这似乎是国家介入以规范数据行业的重大信号,但这样的改变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言确实是相当有利的。 众所周知,大量的数据交易需求已经产生,但由于数据业务和数据应用的缺乏,目前的数据交易仍处在早期阶段,数据市场也相对狭窄。这也让老大难的垄断、隐私以及社会平等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并且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乱象:从因个人信息泄露被骗而导致死亡的山东大学生徐玉玉案件,到目前网友自身遭遇的那些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遇到的推销、诈骗电话…… 上面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各种各样的进行数据交易、交换的例子。大数据交易市场野蛮生长了数年,在扩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之外,更让不少黑色产业、灰色产业从中牟取了不少的利益。 数据交易因何而乱? 目前数据交易存在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不大众了解、数据需求难匹配以及制度不完备三个方面。 l 普遍缺乏大数据认知 数据的使用者终究还是人,在数据交易中,交易双方当对数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目前的阶段,大数据虽被广泛引用和论述,但不少行业和企业对于数据本身以及如何使用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拥有数据的企业只能大概想象“我能用数据做什么”“我的数据对别人有什么作用”,而需求数据的企业则更难描述“别人的数据对我有什么作用”。很多时候做搜集数据工作的人不知道拿数据做什么用,作数据分析的掌握不了数据质量,营销策划人员不知道数据能够帮助他们做什么,管理者会发现大数据的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们在思想上并未做好接纳大数据的准备。 l 数据需求难以匹配 海量数据的使用依托于算法,但产生数据的机构不一样,数据的口径往往有所差异。然而当前许多部门、行业间存在严重的数据壁垒和孤岛现象,很多数据口径不明晰,别人读不懂你的数据;又或者同类数据口径不一致,没有办法合并同类项。拿大数据征信举例,不同部门的信用评级标准不一样,很可能对于同一个的评估结果就有天差地别。这时候该相信谁,该采用谁的标准?大数据本应是告诉你答案的,而不是让你陷入新的难题。但如果没有明晰、一致的口径,数据就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数据交易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数据交易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高质量数据集的参与。但众所周知,越是高质量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据,就越是容易涉及信息安全、信息敏感等问题,因此越是被高度保护、无法获取。数据交易不应该触碰到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敏感信息这条红线,那如何在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输出数据的能力,跟其他数据进行拼接,这是我们需要长时间不断探讨的问题。而现阶段的数据交易并没有办法释放这部分的数据能量。 l 缺乏制度基础 数据交易中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是社会最关注、最敏感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过往的法律法规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到数据交易的场景中,需要制定特定的制度、法规。否则数据交易将会长期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进退两难。 数据交易何去何从? 实际上,数据的乱象,早让监管层头痛不已。而监管机构要履行职责,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潜伏在数据交易市场中,对市场秩序进行暗中观察;另一种则是提供集中存储数据的选项,开放数据或是支持创建数据交易平台。 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钱塘大数据交易中心、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为代表的,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表明了监管部门的选择。这些政府主导的数据交易机构由于实现了国有参股,在数据交易领域具备较高的公信力,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上,具备先天优势。 同时,国家对于各种灰色不明地带加以法律法规的明确,也意味着大数据领域真正的趋于成熟和稳定,反而更便于一些具有正规牌照、合法行业数据源,同时一直规范经营的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可以预见的是,数据交易必将朝着法律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网络安全深层融合的方向前行: 1.数据权属的法律问题将得到完善。我国大数据相关立法与标准的推进速度将会加快,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数据权益、数据管理、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关键问题,逐步完善以“数权法”为核心的与大数据相关的法律体系。 2.大数据交易流程及生态体系会得到充实和健全。伴随市场对数据交易的巨大需求,以及数据相关的权益归属、价值评估和交易规范机制的建立完善,有望出现规模超万亿元的数据交易市场。在现有的交易平台构成中,会呈现多层级的特征,未来将形成1~2家国家级、8~10家区域级的立体化市场格局。 3.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和网络安全深层融合。数据管理技术,比如说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准备、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整合等方面的融合程度将在新的一年当中达到新的高度。当我们对智能设备的依赖程度增加时,互通性以及机器学习将会成为保护资产免遭网络安全危害的重要手段。 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商业创新源泉,深化大数据应用更是包括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在内的数据交易机构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而想要真正充分利用“数据石油”带来的财富,行业的规范发展更是必不可少。一个行业的发展,也会是类似一些波折,不论是数据交易企业还是数据需求者,都应以乐观的心态去接受这种改变,并且期待行业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环境。 文章来源/航云数据 Data is giving rise to a new economy 东湖大数据编辑整理 免责声明 东湖大数据若非注明原创保护,本公号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公号观点,仅为交流学习所用。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出处及作者信息,版权归属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