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对话—为自然梳妆\ 导读: 冰雪体育旅游建筑景观应当通过融合冰雪文化符号、表达体育文化精神的方式实现本体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洽,同时应尊重地域行为习俗文化、制度文化,融合地域哲学文化、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巧妙利用地域物质文化资源,全面兼顾场馆与文化生态化环境相协调的策略。 本文将重点分析文化型、生态型、休闲型冰雪体育旅游建筑景观设计要点。 ◎本文来源:和美智业机构(www.ihmee.com) ▼ ▼ 1 文化型冰雪体育旅游建筑景观 【建筑设计特点】 文化型冰雪体育旅游建筑在建筑景观表现上,需与各民族特色建筑相融合,既满足游客需求,又能表现地域特点。是基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体现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 体现了地域特色建筑与人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整体美感。 【案例介绍】 (1)大兴安岭文化体育中心 主体建筑包括主体育馆、游泳馆和训练馆三部分功能空间,文体中心将群众休闲健身、展览、文艺演出等多种功能需求纳入到场馆之中。 建筑形体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使建筑成为沿河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 整体造型的白色曲线形体相互叠加象征了大兴安岭的山体地貌,造型理念体现了大兴安岭林区特色,以“冰雪山林”为设计主题,通过“形体、色彩、寓意”三方面来入手。玻璃幕墙上的白色树状形体设置更加强化了主题,也丰富了建筑立面层次。 整体场地形成环形交通线路,南部结合山体地形特点,形成了流线型的道路。场地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形体相呼应,以流线型的手法来贯穿基地,将整个狭长基地有机联系在一起。 (2)温哥华冬奥会里士满速滑馆 作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建筑设计上充分尊重当地地域材料特点,通过对传统材料的技术革新。 在此基础上,建筑选择木质密度高、耐压能优越的黄柏木作为外部支撑立柱材料。以冷杉、云杉、松木复合规格板作为波浪形屋顶的屋面板。 设计中通过现代技术的表面镀膜和化学工艺,使木材极大提升了防火、防腐蚀、防虫蛀的性能,这使得木材这一人类使用已久的古老材料可以运用在新型的大空间建筑上。 2 生态型冰雪体育旅游建筑景观 冰雪体育建筑作为高能耗大空间体育建筑的代表类型,容易对环境产生较大压力。在以生态为核心发展问题的现代,在大型体育场馆中融入生态元素已成为必行趋势。 【建筑设计特点】 (1)建筑空间:追求完整的空间形态 为了使建筑减少能耗,多数空间形态都较为简单。完整的空间形态,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外的热环境对建筑内部的影响,因而成为多数冰雪体育建筑类型的选择。 在建筑空间的外观处理上,冰雪体育建筑的外表皮多以实体面为主,采光部分严格控制窗墙比例,表皮往往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并充分利用中空隔热等技术。 (2)天窗较少:有别于一般体育性建筑 冰雪体育建筑在建筑顶部界面基本很少设置采光天窗,建筑主要采光面也独特的选取集中北向设置。 采光窗口形式采用细长的竖向外凸条窗,这一系列应对自然光环境的特殊设计手法已成为了冰雪体育建筑标志性的形象特征。 (3)自然光环境:控制温度、节约能耗 冰雪体育建筑的场地有着严格的温度规定。局部不均匀的自然光直射,会使得冰雪体育建筑场地产生温度局变,然而冰雪体育建筑无法舍弃自然光照这一免费条件。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光折射反射,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人工照明,节约能耗。 【案例分享】 (1)温哥华冬奥会场馆温哥华会展中心体育馆 作为环境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先驱,它拥有堪称加拿大最大的'生态屋顶'。 整个屋顶占地2.4公顷,种植了来自西北地区的20多种植物,总计约40万棵当地花草树木;此外,该屋顶选用约6英寸深的火山岩石、表层土壤及砾石培植植物;拥有43公里滴灌灌溉管道,利用排水与雨水回收系统收集水源,用以灌溉,因而被称为'活着的屋顶'。 建筑充分利用屋顶空间作为绿化面,同时建筑形体设计为多个空间层次斜面的组合,使得绿化屋面逐级而下倾斜于地,与城市绿化空间相连接,得到了很好的空间生态效果。 这种景观设计有力的拉近了建筑与周围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极大地提升了场地空间的和谐性。 (2)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滑雪场缆车站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建筑,外形由一个犹如漂浮在南北两堵墙上的巨大的混凝土基座和基座上方的拱形玻璃构造构成。 建筑的空间构架,从管道配件到其它材料的选择,都充分考虑当地盛行风和天气状况,可以阻挡风、雨、雪的侵扰。建筑师采用玻璃、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给人舒适生态的感觉。 新的地基形式使得车站直接进出的运输功能得到实现。这样的材料选择体现了可持续性和高透明度的特性。 基于当地的地形条件,以及常年积雪的天气,在周边景观设计中尽量保持其原生态景观环境,利用缆车进入内部。 3 休闲型冰雪体育旅游建筑景观 【建筑设计特点】 现如今,建筑景观的功能已呈现出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冰雪体育建筑景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为体育功能服务,他还包含了休闲、娱乐、康体等多种功能。 休闲型冰雪体育旅游建筑在设计上应满足游客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分区和功能,兼顾观光、休闲度假功能,设计顺应现代潮流,满足游客的审美性。 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进行建筑景观设计,与现代元素结合,打造能够激发活力,体验快感的活力场所,追求更高的人生享受。 【案例分享】 (1)韩国平昌速度滑冰室 该建筑不仅具有赛场功能,也是市民休闲运动和体育锻炼的场所,提供了游泳,健身等休闲娱乐等功能。 此外,建筑通过天桥和地下通道来与北边的镜浦湖相接,使建筑同时具备了观光功能。其创意来源于充满动感的速度滑冰比赛,优美流畅的线条体现了速滑者的英姿。 室外的景观设计在形式上与建筑保持统一,利用绿色铺装与硬质铺装结合,形成律动有节奏感的线条,使整个场地焕发活力。 (2)挪威贺美科伦滑雪跳台 贺美科伦滑雪跳台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滑雪跳台,高达65米的跳台建在斜坡上,滑道就如一座巨大的滑梯,公众可在此近距离观赏精彩的滑雪表演,也可亲自体验,这里每年都吸引无数滑雪及跳雪爱好者。 助滑道顶端设有豪华公寓,宾客在入住后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助滑道,也可以观赏夜空中的北极光。 奥斯陆面海背山,风景秀丽,漫步其中,各种各样的雕塑随处可见,利用海洋条件打造景观海湾。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万青山花海小镇旅游度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