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烈巧计夺战马,建起一个骑兵连

 茂林之家 2017-07-04

抗日老兵岳烈生于河南省一个富裕的家庭,为了国家大义,他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扛起枪走向抗日前线。在战争中,他有勇有谋,多次立下战功,后因表现突出,被送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岳烈随延安干部团挺进东北,在沈阳接收日寇武器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已经故去20多年,但岳烈和他经历的那段烽火岁月,如同他获得的那一枚枚军功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岳烈巧计夺战马,建起一个骑兵连

游击队员攻进敌人的阵地。

本是富家子弟,为杀敌投奔抗日队伍

今年66岁的岳珉是岳烈的长子。虽然父亲已经故去20多年,但他一直细心保存着老人留下的每一枚勋章和臂章。

“想父亲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一看。”6月5日,岳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这些都是我父亲的珍藏,直到去世前才转交给我保存。在父亲心中,它们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历史的见证。”

岳珉说,在这些珍藏中,父亲最为珍视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获得的一枚“青年模范”奖章和一枚八路军臂章,它们见证了父亲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的果敢和坚决。

1921年8月1日,岳烈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县第三区寺里碑村(现属于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管辖)的一个富裕家庭。家有土地35亩,自家种20亩,余下出租。另外,根据家谱记载,岳烈还是宋朝名将岳飞的第31世孙,在当地小有名气。

在16岁那年,岳烈不顾祖父反对,与6个同学一起奔赴晋城,寻找抗日队伍。

因有文化,参军后任连政治指导员

“岳烈离开家乡的时间是1938年2月9日,这一天,他正式弃笔从戎。”岳珉说。

进城后,岳烈进入华北抗日军政干校学习。不久,岳烈以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结束了学习,加入了八路军太行南区游击支队。

岳烈先后担任游击司令部的大队政治指导员和一支队政委。当时这个游击队还处于组建阶段,经过多方努力,游击队发展到2000多人。

因表现突出,1938年5月7日,未满17岁的岳烈在山西省陵川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将这一天视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并下定决心要把毕生精力献给党的事业。

1940年2月,晋鲁豫边区根据地建立刚刚一年,为了统一太(行山)、豫(北)地区的作战指挥,八路军总部决定将在上述地区活动的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2纵队。同年4月,第2纵队进行整编,将冀鲁豫支队编入,并分编成新2、3旅。岳烈时任新3旅7团1营3连政治指导员。

1940年6月28日,与日军达成密约的国民党石友三部队3万余人,由日伪军开路,侵占濮城及濮阳、清丰、范县、观城一带,妄图在日伪军配合支持下,长期控制清丰、渡阳以东地区,切断华北与华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联系。7月1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在宋任穷、肖华的统一指挥下,岳烈所在的新3旅与各参战部队向濮阳、滑县、曹县等地的石友三部发起反击。

当时,新3旅在濮阳一带与日军周旋,正在寻找机会打击日伪军。

巧夺日军70匹战马,助部队组建骑兵连

不久,新3旅7团得知有个日军通信中队驻在濮阳附近。团长命令3连进驻花园寨,寻机消灭这个通信中队。

岳烈接到任务后,即刻带连队与当地游击队会合,潜入花园寨附近的山中。经过反复侦察,他们发现日军通信中队盘踞在一个山村里,有一个中队的兵力保护,山头暗堡配备了强大交叉火力点,而且此地离濮阳县城不远,日军的支援能够很快到达。

攻打这个据点难度太大了。

就在岳烈一筹莫展之际,侦察员意外发现山脚下的村口有一个马厩,养着70多匹战马,是这个通信中队的,有一个日军小队守卫。经过侦察,岳烈认为消灭这个小队的日军和抢夺马匹是可行的。他将想法报告了团部,团长批准了这个行动计划,指示尽量多缴获一些战马。

“父亲知道当时连队非常缺战马,此次行动事关重大。”岳珉说,为此,他们再次做了周密细致的侦察,发现每到晚上,马厩门口有两个哨兵,另有两个马夫夜里出来给马添草料。

根据这个情况,岳烈制订了夺马计划:首先派出4名身手好的侦察兵先潜到马厩岗哨附近埋伏,待两名马夫添完草料回去后,用匕首杀死哨兵。一排迅速地悄悄冲进去围住日军宿舍,埋伏起来,不许开枪,如有日军出来就偷偷用匕首杀死,如果行动被发现就冲进宿舍消灭日军。二排、三排和挑选出来的会骑马的游击队员轻轻地潜入马厩,给马蹄套上事先准备好的马蹄套,防止马蹄声惊动日本兵。然后一人拉一匹马悄悄往山上转移,如果被敌人发现,听见枪声,就翻身上马,骑马快速向团部转移。

计划制定好后,7月12日夜晚,岳烈带领部队潜入了村口附近山林,由于计划周密巧妙,行动进行得异常顺利。直到岳烈带着70多匹战马回到团部,日军通信中队也没有动静。

岳烈趁夜色巧夺日军一个通信中队70余匹战马,这事一时间传为佳话。后来新3旅以这次缴获的战马为基础,组建了骑兵连。

在担任基层政治指导员期间,岳烈始终浴血奋战在一线,先后参加作战30余次。由于指挥得力,作战有功,1939年荣获八路军政治部颁发的“青年模范”奖章。

据介绍,这一奖章在当时是级别相当高的表彰,表明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那时的岳烈还不满20岁。

1941年,中共中央要在延安举办部队机械化训练班,从各部队选拔中学文化程度的优秀干部去延安学习。新3旅获得一个名额,岳烈不仅文化知识扎实,而且作战勇敢,因此被旅里推荐去延安学习,后来由于时局发生变化,和岳烈一批去延安学习机械化的学员全部改学俄文。

在那几年里,岳烈虽然远离了烽火硝烟的战场,但始终关注抗战的进展。1945年,岳烈从延安学成毕业时,抗战已经胜利,当时的东北极缺俄文翻译,学有所成的岳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跟随干部团挺进东北。

在采访的最后,岳珉告诉记者:“父亲常说,一起参加八路军的有7个同学,抗战期间牺牲和失踪的有6人,最后只剩下他活了下来。与无数壮烈牺牲的战友相比,父亲应该感觉到知足,而且必须知足。”

人物档案

岳烈巧计夺战马,建起一个骑兵连

岳烈

出生于1921年8月1日,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进入华北军政干校学习。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1996年因病去世。

新媒体编辑:刘爽

责任编辑:符成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