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 塘沽一中今年高考除了双理科高分! 同校!好兄弟!双双理科693分! 跻身全市理科前10名行列 其中一名物理竟然考了满分!!! 滨海新区双理科高分 张嘉睿(左) 理科高考总分693分 王一正(右) 理科高考总分693分 塘沽一中的张嘉睿和王一正做到了。 他俩不但在高考两天穿了相同颜色的衣服, 还考了相同的分数。 学霸:专注对做任何事情都很重要 与两个同分兄弟面对面,张嘉睿的沉静和王一正的活跃相得益彰。 “高三时唯一想干的事就是睡觉。”“我会抓紧父母出去遛弯的时间打打游戏。”当王一正说出这些惊人的话时,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尖子学生,经常想把自己放在一个松散的环境中。但“散漫”的王一正,在张嘉睿的评价中,却是另一个样子,对学习一丝不苟,不会放弃每一个钻研学习的机会。 在王一正眼中,张嘉睿平时跟班里同学一起踢毽子,还组织各种班级活动,也是活泼得很。这两个考了相同考分的好朋友,对对方都是赞赏有加的。 跟张嘉睿和王一正聊高中生活,总是脱不开他们平时的兴趣爱好和课余生活。俩人都参加过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在这个社团里,身为班干部的他们进一步磨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两个人也是忙前忙后。喜欢踢毽子的张嘉睿能号召半个班的同学一起踢。王一正也不会因为喜欢打电子竞技游戏耽误为班集体奉献,作为班长的他总把出力气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 谈到个人兴趣爱好眉飞色舞,说起学习两个人却相当认真。 张嘉睿说,专注对做任何事情都很重要,玩的时候不要总惦记着有哪些题要做,学习的时候也不要开小差想着玩。 王一正说,有时在家盼望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打打游戏,但是到了高三很少冒出这样的愿望,明确当下之事非常重要。 老师:针对性、具体化的辅导 在王一正、张嘉睿和他们的父母看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靠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团队合作,孩子的自主自立、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学校老师的引导、因材施教,才能给学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张嘉睿这样评价自己的高中生活:老师负责、教学讲求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王一正的家长也是对塘沽一中的“培优班”赞赏有加,每位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一科一科地分析,找出不足,同时巩固自己的特长优势,给孩子们创造出很大的提升空间。 塘沽一中教学校长刘倩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高一高二时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来锻炼能力,这些能力对高三阶段的冲刺复习非常有帮助。而老师们的敬业也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时间上的付出,更是通过观察每个学生,帮他们找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具体化的辅导,并及时跟踪矫正。同时学校对学生追求卓越意识的培养,也让学生发展和展示个性、勇于超于自己,这些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原来学霸的世界也没那么复杂, 小编要去学习了…… 希望一不留神就成了自带BGM闪着金光的学霸! ![]() 新区的学霸可不只他们两位呢,这不各高中都传来了喜报,快看看哪个高中学霸多? ↓↓↓ 塘沽一中高考喜报 ![]() 我校高三学子在今年高考中再创佳绩!一本上线人数650人,600分以上229人,占全市5.04%。高三1班张嘉睿、高三2班王一正均以693分的优异成绩跻身全市理科前10名行列,680分以上共6人,王一正同学物理学科取得了120分的满分。文科高三16班杨碧莹取得646分的好成绩,为文科滨海新区最高分,640分以上2人。 此外,我校张嘉睿等8名同学在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北京大学“博雅计划”选拔中发挥出色,获得10-30分的加分,再次展示出不俗的综合实力!育华班理科最高分657分,文科最高分625分,二本率96.3%,再创新高。 ![]() 大港一中 ![]() 在籍学生中理科600分以上的110人;文科600分以上的18人,理科最高分:683分,文科最高分:644分。 ![]()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 学校高三毕业生共39人参加2017年高考。 理科最高分649分,文科最高分620分,16人成绩超一本线,35人成绩超二本线。二本上线率90%。 理科平均分超出全市45.64分,其中英语超出13.51分;文科平均分超出全市63.04分,其中英语超出16.31分。 ![]() 紫云中学 ![]() 在2017届高考再创历史新高! 一本上线人数理科128人,文科69人,合计197人,一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30人,一本上线率高达33.3%,比2016届增长7.7个百分点;二本A阶段以上理科334人,文科168人,合计502人,上线率高达85%,比上届提高9个百分点;二本上线率高达97%。600分以上学生6人。 ![]() 泰达一中 ![]() 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全校一本上线率83%(与去年基本持平)。 理科实验班一本率100%,其中600分以上人数占实验班总人数的57%。 在全市600分以上学生人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校600分以上学生人数所占比例比去年提高。 文科一本率98%,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 END ? 来源 | 每日新报、滨海时报、滨海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