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炼太极拳时拳和掌,是紧的,还是半紧半松? 玄同: 我以为是紧的,九紧一松,不僵为度。 太极拳的掌,很多人指尖和掌根相合,这是错的。应该是大小鱼际相合,手指要伸开。 前辈讲:用拳时,拳要攥紧;用把时,把要有气。一定抻拔掌指,方可做到气贯指尖。 看官:拳和掌的转换,以何为界? 玄同: 以快要接近的时候,完成转换。这么做的目的,是产生旋转力。 这个旋转很重要,脚下要一个趟劲,手上要一个钻劲。少了这个,拳就寡味了。 具体来说:出时为掌,着人为拳。换句话也行:出时为柔,落时为刚。 看官:太极拳不是不让用劲吗,落时为刚不是用劲了? 玄同: 顾名思义,太极劲,就是矛盾的劲。柔也不是太极劲,刚也不是太极劲。 柔时,要裹着刚,并且随时向刚转化;刚时,则寓着柔,一瞬即回到柔。 就是因为这个矛盾,太极产生了难度。你说太极到底要劲,还是不要劲? 刚开始有僵劲,我们要把她扔了,这个阶段会没有劲;第二阶段反过来了,我们要求整劲,松之后要找劲路,找到后比刚开始劲还大;第三阶段,有劲了,我们要求不用劲,让劲变的混沌、无轻重、无大小、无方向…… 看官:确实,顶和丢就是一对很难把握的矛盾。 玄同: 拳论要求不丢不顶,其实我们还可以做成:又丢又顶。 丢,丢到妙处,就是诱;顶,顶到恰当,就是要。 太极拳属于贴身打法,贴身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让自己进去,其二是放对方进来。 丢而不丢,顶而不顶。就产生弹性了,或者说像沼泽地了,使人进退两难。 看官:养生角度来看,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你怎么看这对矛盾? 玄同: 体要常劳,劳无过及。劳不是劳累,是炼中养,重收轻出; 食要常少,少无过虚。少不是挨饿,是养中节,重淡轻浓。 太极就是这么简单,每人每时遵行,就会合顺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