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光学显微镜受光线衍射影响看不清楚芯片,但是芯片却是用光刻?

 大隆龙 2017-07-04

光刻机当然也会有衍射问题。实际上,衍射极限已经是当前硅刻蚀工艺的重要瓶颈之一。但是同样是光学系统,光刻蚀达成的分辨率已经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10倍以上(14nm vs. 200nm)。这其中会涉及到多个因素,我们且从衍射极限的公式入手,来看这些因素和与之对应的技术。

衍射极限的瑞利公式:

R = k λ / NA

其中,R是分辨率(nm),k是工艺因子,λ是光的波长,NA是物镜数值孔径。

1,波长

光学显微镜对应的波长是确定的,人能看多大范围的波长,基本上就会用多大范围的波长,也就是400~700nm这样一个范围。这也就注定了,其分辨率不会太高。但是对于光刻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不需要照顾到人眼,这样一个低质量CCD,光刻中用到的光的波长可以达到紫外甚至深紫外。在光刻工艺进入40nm时,已经开始采用193nm的深紫外光进行刻蚀。下一代极紫外光刻蚀,所用到的极紫外光,波长甚至只有10nm左右,这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2,工艺因子

对于显微镜,这一项其实是确定的(1.22)。但是对于光刻蚀来说,各项技术,包括离轴照明,移相掩膜,光学邻近效应校正,以及最近发展的双重显影技术,使得光刻的工艺因子可以低至理论极限的0.25.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多重显影技术快速发展,在最新的Intel 14nm工艺制程上,Intel已经开始使用自对准双重曝光工艺,而在即将到来的10nm制程中,甚至会采用恐怖的三重显影。愈发复杂的曝光显影技术,越来越高的模板精度,使得光刻可以大幅度突破衍射极限。

双重图形的基本原理,就是将一套高密度的电路图形分解成两套分立的、密度低一些的图形,然后将它们印制到目标晶圆上。双重图形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不过多数人关注的是直接了当的方法, 即采用软件来逐行读取 CAD 版图,然后将其分解。虽然双重图形的实现方法略有不同,不过它们的基本步骤都是先印制一半的图形,显影,然后重新旋涂一层光刻胶,再印制另一半的图形,最后利用硬掩膜或选择性刻蚀来完成整个光刻过程。

3,物镜数值孔径

(这个其实,光刻和普通光学显微镜差不多.....)


最新的实验室探索中,Intel采用13.5nm极紫外光+双重显影工艺,甚至实现了9nm的半节距!可以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工艺将不再是限制硅晶片发展的瓶颈,而是硅本身的物理极限:电子都要隧穿了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