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神话四代浅谈

 pigbangbang 2017-07-04
最古老的部分为商代神话,商代神话一手资料就是商代甲骨文及少量金文,甲骨文多为卜辞(卜问占卜),多有提及商代神只,但毕竟多与史籍无征,除了个别自然神(例如雪、风、雨、土等等),很多神职能并不明确(例如龚司、娥等等)。网上常常有人说中国神都是无欲无求,只知恩泽凡人,还常常借此嘲讽希腊神话等诸外国神话,我只能拜托这些同学研究一下商代的神明,因为中国并非两元论,所以神集恩泽与祟蚩于一身,甲骨中多有对神只为祟的记载,为此商人祭祀神明,实际是有两种心态:一祈福。二畏惧。另外商代对先祖这类人鬼也很崇拜。
PS当然实际上史前的人类必然有其崇拜与信仰,但毕竟没有留下文字(包括传说中的夏),无确史可考,暂且不论。
其次部分为西周神话,西周很多都是直接承袭自商,但必然有差异,而且周人不再像商人那样对鬼神崇拜敬畏与虔诚,商代的灭亡实际也是中国人神教精神的灭亡。西周神话的一手资料为西周金文与甲骨文。二手资料为尚书、逸周书、诗经等。西周金文与史籍的比证比甲骨文要好得多了。(遂公盨中记载的大禹,与历代禹的传说可以比证)
比西周晚的,就是东周神话,东周神话实乃上古神话最主要的部分,这时期因为孔子的关系,私学传开,知识水平提高,随之的著作最多,这时期的出土文献也好,传世文献也好数不胜数,而且传世者必为经典,出土者必为焦点。实际之前中国上古神话的研究也基本集中于此,学者只当是相同的神话,想要整理一套体系出来,却以失败告终,何故?此时期的各国政治、文化、经济、制度、文字、地域都不相同,用许慎的话说:“诸侯力政,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 ,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现实中的不同,必然使神话各不相同,且不说各国崇拜诸神不同(国不越祀这是经书明载的),就是相同的神名也会套上不同的职能(南方多水,故瓯越鱼龙文身,则其神系中龙的神格必然较高,而放于中原,鱼龙不过是人型神的盘中餐胯下御)如果无视掉各国地域等因素,而盲目的去整合中国神系,那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此部分神话我也尤为感兴趣,我对这时期主流神话的神系,我以为应仿照古文字的划分来划分成六国神话即:齐、楚、燕、三晋、秦(此包含后来统一的秦王朝)外加吴越等。这时期的神话一手资料主要以出土简帛+传世文献为主(例如出土的容成氏、子羔、楚帛书等和传世的庄子、屈赋等),金(例如陈侯郭)石(诅楚文)等也不容忽视。另外还有神的样貌,则要以器物绘画(例如太一避兵戈、楚帛书)为主。
PS所谓六国神系在汉初也是不混为一谈的。史记-封禅书: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属;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司命、巫社、巫族人先炊之属;秦巫,祠社主、巫保、族累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当然史记这段内容未必能真实反映战国时期六国神系,但却极好的提供给我们一个整理神系的思路。
另外六国神系确有一些重合之处,比如齐、楚皆祭祀司命。各国皆祭祀土,帝等等。商→西周→东周并不是一个割裂的过程,而是一个继承改变的过程,而且六国神系也并非六个完全独立的存在,是彼此依存的。即使同为后土,左传记为句龙,楚简记为句土。同为共工,尚书记为四罪,楚帛则是另一幅形象。而且六国神系与诸子学派也有密切关联,比如尧舜,儒家学者笔下是一个样子(其实儒家各派也持不同看法),法家是另一个样子,道家又是另一个样子。再看三晋说:荀子(赵、儒,说与孟子类似,不过比孟子激进些)对尧舜禅让的态度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韩子(韩、法)的态度是:舜逼尧。竹书纪年(魏、史):舜放尧于平阳。尚书(鲁、官)、孟子(鲁、儒)、唐虞之道(楚、儒),则肯定或基本肯定。其中三晋的学者则怀疑或否定,则应该和当时三晋与他国传说不同有关。
至于上古神话之末尾,则在于楚汉(即楚与汉初),汉初主要的职责就在于把被秦始皇斩断的文化接续起来(高祖确立各国旧祀,惠帝废除挟书律),而此时古籍也最多(其中不乏战国写本),所谓去古未远,而且此时还出现两部惊世经典(鸿烈与史记)。

而现在最早一批的古书注则在于汉魏(东汉与三国),故对于神话之研究要拓展于此时。但同样的此时的著作虽然也较早,但毕竟收到了外界污染(例如盘古恰好产生于此时),故此时的传说最好作为上古神话的参考,就好像经与传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