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解密

 刘刘4615 2017-07-05
智慧的“智”和知识的“知”在古代其实是同一个字。我们先看“知”。“知”这个字形,先有一个“口”,就是我说话,另一边是“矢”,就是一支箭。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问你懂了没有,你马上说我懂了。 《徐曰》:“如矢之疾也”,反应极快谓之“知(智)”。有些人,在很多情况下,其他人都没有理解过来,他一个人先笑了,像一支箭射出来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种人我们就说“啊呀,好聪明啊”。这个聪明就是“智”。 今天我们写的聪明的“明”字中“日”过去是一个“目”,这边是一个“冂”,叫做耳聪目明。耳朵一听就懂了,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这就叫“如矢之疾也”。 所以“智”写不写底下的“日”都没有关系,实际上就是“知”。后来为了区分,在“知”底下再加一个“日”。 但是这个“日”在先秦是不加的。比如孔子说子由,也就是子路,总是在他还没说完时候他就回答,老师很不高兴地说:“由也,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念zhì,意思是说:子由啊,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懂装懂那就是傻瓜。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者的表现,真正有知识的人是不装的。 在孔子的系统里叫做“智仁勇”。“智”是智者,智慧多;“仁”是跟人把关系搞好,“勇”是要有勇气,能坚持。古人认为贤者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对一件事情要有是非判断。智者是有是非判断的,有知识的人一件事情来了,他马上就知道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置和不能怎么处置。 所以《论语·子罕》里有“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是不惑的,聪明的人是不会被人家的流言蜚语和片面的东西遮蔽或者说受骗的,所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一定要有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