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尤里蒙提 2017-07-05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

1. 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

2.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尤其要培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意识。其中,写作是最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

      ②思维素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应该培养年轻人三种主要的思维能力,一种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它强调严格的推理和论证。一种是形象思维能力,这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其他还有直觉思维、灵感和顿悟等。这种思维能力虽然不像逻辑思维那样严谨,但容易激发创意。最后一种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组合,一般在创意的萌芽阶段,多采用非逻辑思维;在创意的完善阶段,应采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有助于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

       ③人文素养。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公民。而其中民主与法制意识、人人平等意识、正义感尤为重要。此外还包括诚信、礼貌等基本素养。

      ④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主要指人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这是因应社会分工的需要,未来的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细,因而也越来越强调分工与协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特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各种专长的人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⑤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平衡的情感对现代人尤为重要。

3、作为中学阶段,核心素养还包括

①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用网络来娱乐与休闲,因此强化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自发性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

②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中学阶段,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应该通过艺术类课程来保持他们的想象力。

③创新意识。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④民主意识、正义感

⑤为专业发展做准备

⑥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

4、核心素养和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

①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②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

③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

④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

尽管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不同,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彼此作用并非孤立,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例如OECD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整合在一起的,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不同。澳大利亚梅尔委员会也提出,任何核心素养指标本身不构成一套独立体系,为了完成某一目标,素养应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也决定了对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对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技术等提出了新挑战。”

二、“核心素养”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传统教学中老师更多地从事学科知识、能力等的教学,这都是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核心素养考老师讲不出来的,需要学生从事各种各样的自主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体验、表达、归纳、总结。需要学生设计,需要学生情感的投入,需要学生亲历亲为的实践经验。

刘恩山教授则认为,“核心素养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学科素养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过去很多人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实到生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

是不是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并强调重要,那么“学科素养”就不要或不重要了?“原来的学科任务仍然在新课程标准之中,在同样的课程框架里,如果把这个框架比喻为一栋四层的大楼,每层代表不同的学段,我们可以装入新的设备,让大楼变得更加现代化或者功能更加完善。原来的办公系统、上下水系统都在,但加入了电子传感系统,让大楼的信息沟通、时间利用率会变得更高,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我原有的东西,它们就是核心素养。”

同样,这套系统可以加入政治学科,也可以加入历史学科,各学科都具有这样的功能,整个功能合在一起,就是核心素养。所以,刘恩山教授说:“它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还要有一些辅助材料来支撑,彼此都撑起来后,就会变得更好。我觉得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为此,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变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三、离散式教学方式契合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离散式教学方式的提出

1、现有课堂教学方式存在弊端。现有教学模式五花八门。有传统教学方式、也新出现了各式各样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哪一种,都要求教学任务在课堂45分钟内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各种环节很难深入拓展,很难有效进行。特别是一些对外展评课上,表现出为形式而形式,不乏有作秀之嫌。

2、现有各种教学方式弊端的表现

(1)课堂时间不够,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2)空间受到限制,大多活动是在教室,束缚了学生和老师手脚。

(3)查找资料受到限制。在课堂上,学生读书、老师教书或引导读书,学生探究书本、讨论书本。整个课堂以书为书,好像书本就是课堂的唯一,书本就成了《圣经》似的。涉猎与此有关的课外知识有限,实践活动不充分。

(4)有些活动很难开展。例如涉及其他学科问题,需要请教其他学科老师。再如,学生对一些问题要进行深入探究。这些在课堂很难开展。但因在老师的导演下,结论当堂都得出,学生的深入探究欲望大大减弱,甚至被泯灭。

(5)课堂活动形式多于内容。讨论、探究很难深入。

(6)不能照顾到学习困难生。学生的理解有快慢,理解能强的学生收益,学习困难学生问题越堆越多,不利于全体学生发展。

(7)课堂像集市,就像演戏,就像打仗,忙乱不堪。

(8)常此这样,不但不能激发、点燃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反将产生厌倦情绪。

(9)教学效果难保证。在整个过程中,总是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在引领,关注了少数学优生,中等生被冷落,学困生被边沿化。这种教育忽视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由此可见,现有课堂教学方式没有真正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课堂活动越多,流于形式就越多,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制约了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基于上述九大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离散式教学方式。

(二)离散式教学方式的优越性

离散式教学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把本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离散成两个阶段。前半节课,主要完成上节课老师布置的课后探究内容。学生交流各自探究成果,分享各自学习心得。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后半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在此阶段,教师主要是设疑、构制问题、创设悬念、营造学生学习探究的氛围。学生初学、试探性合作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后探究的欲望。其优点如下:

1、完善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点燃每个学生学习欲望,焕发每个学生生命活力。

2、健全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延伸教学过程。坚持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做到课上课下学习相结合,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做反复、反复做。使学生在失败中反思,在成功中喜悦,延伸教学过程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凸显教师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前半节课的引导、渲染,后半节课的学习成果的展示,还是课下自主探究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5、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和传统教育各种手段,实施各种形式的课内课外探究活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6、离散教学内容。打破常规教学,敢于创新,分散教学任务,离散教学整体性,坚持课上课下学习探究相结合。

7、突出能力评价。以改过去重知识、重讲解,重练习,少实际操作、少真实性的实践、实验活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合作探究品质的塑造。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方位科学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8、开放教学资源。学校各种教学资源全天候开放。特别是下课、放学、周日、节假日开放,以利于学生随时查阅资料、开展自主探究之需要,甚至社会有关教学资源也要开放。

(三)离散式教学方式的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

1、教师目标。教师要有更广的眼界和科学有效的指导能力。科学布局教学任务,掌控教学全过程。

2、学生目标。强化能力教育,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3、课程目标。彻底改变现有教学过程中不利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条条框框。

4、成效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和创新能力。

5、终极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富有创新和工作能力的有用之才。

(四)离散式教学方式所遵循的10大原则

1、分散性原则。现有的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均保全了一节课的完成性。而离散式教学方式把上述环节离散成三大部分。即本节后半节课、课下探究和下节前半节课。学习过程拉得长,各个环节活动充分。

2、探究性原则。离散式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离散式教学方式之所以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分布在两节课中,就是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讨论、探究平台。

3、兴趣性原则。为了使离散式教学方式达到所预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放在首位。教师预设问题、制造悬念、营造求知氛围将成为离散式教学的关键,激起学生内心探究学习的强烈冲动,激发出学生不探究不由自己的强烈愿望。如果离散式教学方式离开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将是不可能达到预设的学习效果。

4、交流性原则。离散式教学方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每组交流课下自主探究成果。这个阶段是各探究小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教师点拨、总结、提升、梳理知识体系的过程。

5、主体性原则。在离散式教学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三个阶段都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生成知识、自我感悟和自我提升能力的特点。

6、主导性原则。在离散式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离散式教学中,预设问题、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到导航、点拨、纠错、归纳总结甚至深化引领的作用。

7、协作性原则。在离散式教学方式中,探究活动不是单个学生的活动,而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小组团队作用。

8、竞争性原则。为了进一步促进课下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组内各成员、各小组之间都要开展竞争评比。

9、减负性原则。离散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生硬、冰凉”的纸质作业将会少了,代之而起的探究性活动多了。

10、实践性原则。离散式教学方式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开展相应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进行各种实验,真正做到了切近社会、切近生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五)离散式教学方式流程

离散教学方式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初始探究

第二阶段:课下深度探究

第三阶段:课堂探究展示

第一阶段:课堂初始探究。后半节课(一节课的1/3或1/4)。具体时间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而定。

1、导入新课

(1)教师简短概括上节课的内容。因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刚在本节课前半节展示总结过。这个环节只起到过渡作用。

(2)导入新课。具体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本课学习内容而定。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或以故事为引导,或以“习题”的方式把学生带进本节学习内容。

2、发放自主探究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初步探究。

(1)引导学生粗读教材

①教师课前备课要预设问题。

②教师根据以前学习内容和本节学习内容增添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③引导学生粗读课本,思考问题。

④组织学生讨论,发现问题。

⑤学生做题,暴露问题。

(2)教师采取“引”与“堵”的方法,驾驭学生的学习态势

①先引。“引”就是让学生顺着老师预设的问题往下思考。这种“引”有利于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其思维特点是“线性”的。“引”是增加学生思维的“长度”。

②后堵。“堵”就是限制学生顺着一个方向或角度去思考。把学生的思维堵在这里,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思考。“堵”是指增加学生思维的“宽度”。

③“引”中有“堵”,“堵”中有“引”,增强学生全面深入思考问题。

(3)教师预设悬念

①教师在解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出一半,预留空白,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

②教师充分利用语言、神态渲染问题和学习内容。

③课件制作要精美,人物神态要有一定的夸张。

④教师故意设置一些错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发放探究单,教师布置课后探究单

①设置探究活动目标

②提出探究活动建议

③提供探究路径参考

④预设探究问题要求

第二个阶段:课下深度探究。该阶段是离散式教学方式的核心,是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生成阶段。

1、探究形式

(1)可分组进行。以自然组别探究。

(2)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同学关系自由组合探究。

(3)学生单独探究。

2、探究分工

(1)根据探究内容,组内分工完成探究任务。此类探究任务比较复杂,采取分工以提高效率。

(2)学生组内所有成员参加。这类探究内容往往比较简单。

3、探究活动

(1)各组要制定探究方案。

(2)每项学习任务必须有同学负责。

(3)做好探究活动记录。

(4)各小组内各项任务都要有总结、汇报,形成文字性成果、课件或发明创造的实物进行展示。

4、做好上课展示、汇报的准备工作

(1)撰写总结报告。

(2)安排好主发言人和副发言人。

(3)演示的同学熟练演示或汇报。

第三阶段:课堂探究展示。总结、展示、汇报阶段。

1、总结展示

(1)总结要详略得当,重点、特色、成果要突出。

(2)展示要娴熟,演示要精致,凸显问题或成果。

(3)注意时间把控。

2、讨论问题或进行分享

(1)针对一组或一个同学探究成果的汇报,其他组或其他同学可提出质疑。

(2)对于自主探究成果,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再度探究讨论。

(3)小组间开展互相提问或进行辩论。

(4)补充完善成果。

3、教师点拨或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总结、展示、讨论情况适时点拨、引导。

(2)如果学生讨论偏离预设问题的方向,教师要及时纠错,摆正方向。

(3)学生也可总结、归纳。

(4)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