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涛 为生命科学尽情燃烧

 临烟阁 2017-07-05

  风采 时代弄潮“星青年”

  青年,时代的宠儿,追逐梦想的弄潮者。
  青联,挥洒青春、收获历练、放飞梦想的摇篮。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界别的青年菁英;这里,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年才俊,成为让世人瞩目的“星青年”。他们有思考、有作为、有创新,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在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精彩……
  青年群体的每个人都是青春舞台上耀眼的主角,而那些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的青年人是聚光灯下最靓丽的“明星”。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是,为国家、为社会奉献青春者成就的不只是个人的人生,更是时代的担当与荣光,绽放着更为瑰丽的风采。这里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为创新、创业、创优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是时候该回来了!祖国的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需要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工作者,而飞速发展的祖国也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徐涛 为生命科学尽情燃烧

  文/本刊记者 王碧清
  徐涛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他的五官清秀而恬淡,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更多了几分睿智。现在的他仿佛“空中飞人”,把原本不充裕的时间用来参与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会议,在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尽情燃烧,乐此不疲。
  他是十一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学院青联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当然他的身份不止这些,却都始终有一个共同点——初心不渝的科研人。 
  他的身上有非常多的光环。他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也是《科学通报》、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特邀编辑,当然他的光环,也不止这些。当他决定回国的那一刻,他已经立志要为祖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耕耘不止,孜孜以求。
  一直以来,徐涛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他称,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也许正是这种“何须浮名绊此身”的波澜不惊,令他在探索生命科学的空间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科研卓著走出国门
  1992年,徐涛本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的徐涛因为涉猎广泛,逐步对生物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生命是最复杂的系统,当中有很多系统设计和控制的未知世界。正好我们专业的康华光教授、瞿安教授正在进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生物微弱电信号的检测来研究细胞的信息传导。”喜欢挑战的他主动联系教授,在本科阶段便开始了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之路。
  从本科开始,徐涛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但他觉得,分数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学习之余,他都扎在图书馆,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比如物理、生物,并思考着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确定自己对生物医学的兴趣后,他便在图书馆、实验室度过了自己大学最美好的时光。
  1994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Erwin Neher教授来到华中理工大学参观、访问。那时,徐涛正在读博士。
  徐涛用Neher获奖的技术演示了一个实验。Neher这项技术包括检测、分析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的软件程序。但在最初应用软件的过程中,徐涛发现,拿到的检测程序内没有刨除一个背景干扰因素,因此会影响到最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徐涛在本科学习阶段,有着扎实的编程基础,略做研究后,便把软件修改好了。
  Neher看到徐涛用修正版本的软件演示完实验时,非常惊讶,赞不绝口:“能够发现背景干扰问题,并把这个非常复杂的程序读懂修改,这需要具备相当水准才行!”

徐涛(右三)正在指导学生

  第二年,徐涛被邀请到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研究,在Neher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
  徐涛的第一个博士后研究课题是细胞内钙离子缓冲的动力学特性。他说:“钙离子与细胞的生命活动,例如神经元兴奋、分泌、肌肉收缩、细胞生死等,都密切相关。因此,细胞需要对钙离子进行精确的调控,钙离子缓冲的动力学特性对于我们理解细胞的钙离子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如果血管平滑肌中细胞内钙离子超出正常的量,会导致人体血压升高。
  “这个课题需要搭建一个新的实验台,做一套光电联合检测系统。这是国际上刚出现的新技术,对实验平台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Neher教授当时拿出了一套设计。徐涛通过计算发现,这个设计是错误的。再三确认后,徐涛向教授提出了质疑,Neher说:“不可能,你再回去想想。”徐涛仔仔细细想了三天,做了多次演算与测试,依然认为是设计的问题。又过了一天,Neher主动找到徐涛说:“你的是对的,原来的设计确实错了。”
  之后,Neher对徐涛更加信任,放手让徐涛做了许多研究。很快,徐涛不仅掌握了多种实验技术,并可以独立设计实验完成课题。
  去美国实验室深造时,Neher教授在给徐涛的推荐信中写道:“徐涛在国际性的前沿研究工作中,思路创新,是过去25年中在实验室工作过的最好的两三个人之一。”
  现在回忆起来,徐涛还记得德国的实验室是在一座小山上面,那几夜雪下得很厚,下山的路很滑,实验室的灯亮到很晚。
  现在他还记得,每次的思乡心切,见到国外同事时,总是兴奋地讲述祖国的变化。
  现在,他回来了。
  在祖国科研一线勤恳奉献
  1999年,徐涛收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邀请信。那一刻,徐涛非常激动:“是时候该回来了!祖国的发展需要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需要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工作者,而飞速发展的祖国也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其实,早在徐涛1995年去德国的时候,他已经决定学成后就回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国外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我当时每年都会回国。每次回来都会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真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而他最自豪的,莫过于和外国同事们介绍每年祖国的飞速变化与发展。
  一约既定,万山无阻。2000年,徐涛回到母校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他敢想敢为,与校领导积极沟通,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细胞膜转运和胞吐的研究基地。
  2004年,年仅34岁的徐涛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科技部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总经费为2500万。在徐涛的带领下,项目进展顺利,赢得了科学家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都会发生在生物膜上,比如细胞膜跨膜信号转导,细胞内的物质转运,能量代谢等,因而研究生物膜和膜蛋白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膜蛋白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对于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小档案 徐涛,十一届全国青联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

  在973项目的一项研究中,徐涛领导的团队率先用电生理技术实现了在线虫模式生物上开展高分辨的分泌检测,结合线虫在遗传操作上的优势,使得囊泡分泌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这项工作被Faculty of 1000 Biology 评为9分,被推荐为“优异( Exceptional )”。徐涛开展的研究揭示了胰岛素分泌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探索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重要启示。
  2007年,徐涛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日常工作更加繁重。他白天忙碌所里的工作,晚上又回到实验室继续研究自己专注的课题,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一周7天。他笑着说,做科研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呆在实验室里,时间飞快,一点都不觉得累。
  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以来,徐涛与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积极组织研究所的科研精锐力量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高端水准的研究成果突出;参与组织申报以生物物理研究所为依托的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并顺利通过验收;徐涛作为人才交流委员会的主任,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2014年,研究所共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366篇,其中《美国科学院院报》及以上论文66篇,研究所正在朝着创建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宏伟目标飞奔。
  最近,徐涛正在研制光电融合超分辨生物成像的设备。在2012年,国家启动了重大仪器研制专项,徐涛得到了开展光电融合成像设备的研制资金。他称自己是幸运的,但这何尝不是国家对徐涛长久以来求实创新、执着科研、乐于奉献的肯定!
  “我和青联的缘分始于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联的活动。中科院非常关心和重视青年人的成长和培养,组织各种活动倾听年轻人的诉求,加强青年对国情社情和院情的了解,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支持。我深深认同青联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文化,并严格要求自己,在青联和本职工作中都要发挥表率作用,为国家社会发展尽心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