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文章

 苍山如_海 2017-07-05

(图)西夏王陵

1227年6月,宁夏都城中兴府发生强烈地震,房屋毁坏大半,人口伤亡惨重。地震后,瘟疫开始肆虐,整个中兴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此时的中兴府已经被城外的蒙古大军围困了半年多时间,弹尽粮绝,这是西夏的最后一个据点。遭此劫难,中兴府再也没有了抵抗的能力,西夏末代君主李睍决定开城向成吉思汗投降。

(图)消灭西夏

7月,成吉思汗在六盘水军营驾崩,为了防止西夏生变,蒙古军队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将李睍等人全部杀死,又派大军血洗中兴府,老少妇孺全部被蒙古军队屠杀。不止如此,西夏的文物典籍全部被蒙古军队焚毁,就连西夏历代国主的王陵也被蒙古大军尽数毁灭。剩余的党项人不得不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随后蒙古给西夏这块土地取名为“宁夏”,意为“安宁西夏”。从此西夏文明彻底消失,成为一个历史符号。

(图)成吉思汗

西夏从1038年李元昊建国,到1227年李晛出城投降,前后历经190年时间。这个政权既没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又没有比肩蒙古的强悍实力。然而,西夏从1205年开始,先后和蒙古大军血战六场,最终还是在遭遇天灾的情况下走投无路才选择投降,其顽强程度令人惊异。更要命的是,成吉思汗最终也死在了征服西夏的过程中,这更让西夏像极了打不死的小强。当然最终,西夏也为自己的顽强付出了灭族的惨重代价。

(图)李元昊

成吉思汗起兵以来,所过之处,被打击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灰飞烟灭。如花剌子模,刚刚击败西辽帝国,可谓风头正盛。但是在面对二十万蒙古大军时,很快就被彻底扫荡,足见蒙古大军的强悍实力。但是在面对西夏时,却是一步一个坑,磕了一脸血才最终咬下这块硬骨头!

那么,在面对蒙古军队的接连打击,西夏是凭什么坚持了这么久的?

蒙古大军

1、“心不在焉”的成吉思汗

西夏就像一根卡在喉咙的刺,让人难受。

北宋时期,西夏占据了北宋的河西之地,这里是除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另一个理想的养马基地。但是西夏的崛起彻底断绝了北宋组建强大骑兵的梦想。除了夺走了养马基地,西夏的存在还将河西走廊堵得死死的,河西走廊是北宋和西域沟通的最重要通道,而西夏的阻隔让北宋不得不取道海路对外贸易,这间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图)丝绸之路

对于金国而言,西夏同样阻断了金国和西域的沟通。但西夏的存在,对金国而言最大的作用是牵制北部的蒙古,有西夏的掣肘,蒙古大军进攻金国就不可能倾尽全力。

而对于蒙古,西夏的作用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西夏的存在,对于蒙古而言首先就是一个绊脚石。早年成吉思汗制定一统天下的战略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西夏南下,取道南宋灭亡金国,然后绕道吐蕃大理最终灭亡南宋。这一大迂回战略成功实施的前提,就是搞定西夏,所以成吉思汗才会对西夏这么上心,而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最后也将生命留在了自己念念不忘的土地上。

(图)蒙金野狐岭之战

除了西夏看着碍事,就是前文提到的掣肘问题,蒙金是世仇,蒙古对金国恨之入骨,必然要处之而后快,但是西夏的存在,让成吉思汗无法专心。而反过来,此时的西夏是金国的附庸国,二者时利益共同体关系,小弟有难,大哥安能袖手旁观?所以蒙古大军在进攻西夏时,不得不考虑金国的动向,因此不能拼尽全力。但实践证明,金国还是把这个小弟给卖了。

除了进攻金国,成吉思汗在1219年全军倾巢而出西征中亚强国花剌子模,蒙古西征有个特点,就是不在后方留隐患。所以他们非常热衷屠城。蒙古西征时,西夏正好在蒙古军队后方且在中亚和蒙古本部的中间位置,如果西夏趁蒙古军队西征在蒙古后方来一下,那么蒙古的损失将是惨重的。但是大军西征,哪有什么力量来消灭西夏呢?

(图)蒙古西征

蒙古对西夏动了软刀子,即要让他们出兵助战。如果他们听从,这些炮灰的死会极大地削弱西夏国防,如果不听从,那么蒙古就可以以这个理由进攻西夏。然后,西夏选择了后者,蒙古大军收拾了西域后再次逼近西夏。

俗话说:“狮子扑兔,尚尽全力”。而蒙古这只狮子在面对西夏这只兔子时,周边还有几只更大的猎物,如果取舍不好,蒙古这只猎食者可能鸡飞蛋打,也可能会沦为别人的食物。所以进攻西夏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图)蒙古军队造成巨大伤亡

2、浑身带刺的西夏

西夏从1038年立国,北宋想吃掉它,辽国和金国也想征服它,但无一例外都被碰得头破血流。西夏虽小,但不能贪杯!

(图)北宋禁军

正因为西夏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又处于强邻环伺的危险中,所以西夏一直以来都是全民皆兵的状态。西夏国内的青壮年基本全部编入军队,实行亦兵亦农的制度,军队数量长期维持在五十万以上,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北宋人口好几千万,禁军总规模最高也不过一百二十万人,而西夏人口总共也就几百万。所以西夏在大国夹缝中存在了将近二百年,绝不是偶然,而蒙古军队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强悍政权。

(图)北宋和西夏对峙

西夏虽小,但不得不说,他们占据的地方很有特点,国土的南部,背靠青藏高原,此时的吐蕃国早已经分崩离析,高原上再没有一支可以和西夏抗衡的力量,所以西夏的后方相对安全。虽然北宋后期熙宁开边一度在青藏高原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但是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国土的西部,是西辽帝国,边境上,是广袤的沙漠,这里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北部,是蒙古高原的西部,这里气候干旱,早已经形成了广袤的荒漠区,一般说的“八百里朔漠”说的就是这里。西夏国土唯一的弱点在东部,这里先期和北宋接壤,是宋夏的主战场,而后和金国接壤,也是金国和西夏冲突的主要战场。成吉思汗进攻西夏的路线,是自北向南,有大漠阻挡,蒙古铁蹄行进大受影响,不能速胜也就意味着不能迅速搞定西夏。

(图)沙漠

除了西夏的地形,西夏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全凭自己左右逢源的技巧。西夏的外交策略太过灵活,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择手段,虽说无可厚非,但是西夏历代国主给人的感觉就是难以信赖。成吉思汗遗嘱中让干掉夏国主李睍,其目的之一就是怕李晛反悔,给自己造成更大的麻烦。

西夏能够接下蒙古的六记重拳,说明西夏的道行也是过关的。但是走下坡路的西夏终归还是敌不过蒸蒸日上的蒙古汗国。历史大势决定了西夏必然会被淘汰最后走向湮没。

(图)蒙古汗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