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做银行总裁当菜农,只为那舌尖上的原味

 王浩然 2017-07-05

想象一下,小时候撒欢在田埂上,两侧都是绿油油的蔬菜和五彩缤纷的瓜果,没有刺鼻的农药味,扑面而来的是一阵蔬菜瓜果香和泥土的味道,翠绿色的虫儿在嫩叶上缓缓爬行。随手摘下一条黄瓜用衣服擦一下或是扯下一片菜叶放进嘴里咀嚼,一丝丝甘甜沁入心田。或许你想说,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吧?可对本文主人公于起为来说,这样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从外资银行副总裁变身为一个农民,于起为为了心中的梦想,抛下了名和利的光环。在一片片生态农场里,播撒着“自然农法”的梦,希望将健康和生态带给每一个都市人!

怀念小时候的味道

于起为是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小时候,背着书包上学时,他总是特别喜欢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绕过旁边那条碎石马路。许多小伙伴都说他傻,有好好的路不走,偏偏走歪路。可于起为却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因为家里穷,他总是吃不饱肚子,所以路过田埂时,他总是偷偷“顺”走一根黄瓜或者是一个番茄,随便在衣服上蹭两下,就狼吞虎咽下去。在儿时的记忆中,那些瓜果虽长得不好看,却格外香甜清脆。

后来,于起为去了城里读书。每周,于起为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回家吃一顿家里的饭菜。一到家,他就味蕾大开,每次都要吃上两碗饭,几盘菜也被吃得精光。父母总是心疼他,以为他在城里为了省钱不好好吃饭,可于起为总是一边扒着饭,一边解释说:“还是家里的最好吃!城里的吃不惯!什么菜都像白开水一样,味道寡淡!”

高考那年,于起为考取了山东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刚开始,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新兴技术十分上心,总希望自己能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样,造福于农业生产。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毕业时,于起为阴差阳错去了汇丰银行工作。之后他结婚生子,凭借着艰苦打拼,渐渐成为了汇丰银行环球资金管理北中国区助理副总裁。

事业和家庭一路上顺风顺水,可在于起为心里却始终有个遗憾的梦——未能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每次和家人一起逛超市,于起为总喜欢往蔬菜区跑。看着一排排保鲜膜封装好的蔬菜瓜果,摆放整整齐齐、色彩鲜艳,于起为总是想起小时候家里那长相不好的蔬菜瓜果。“这得打了多少农药和激素才让这些蔬菜瓜果长成这样呀?!”于起为总是忍不住在内心惊呼。可无奈的是,即便他知道这些瓜果蔬菜不健康,他却不得不买,毕竟总不能饿着一家人呀!

一天晚上,于起为在公司加班,却突然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话,说是女儿突然肚子痛。于起为赶紧放下手头工作,驱车前往医院。本以为孩子可能是胃痛,哪知医生诊断说,孩子是吃了打了农药的草莓,才会闹肚子痛。回到家后,于起为在网上百度相关知识,可搜索出来的新闻,每一条让他觉得触目惊心。农药残留不仅会让人腹痛,更严重的,还会慢慢积累,让人中毒或者致癌。而长期食用催熟的瓜果,会导致孩子发育紊乱,出现异于同龄人的生理状况,产生性早熟等不良反应。

那一刻,于起为心里难受极了。自己的专业是这方面,却始终没能去做些什么,如今家人也深受其害。他开始思考,假如十多年前他选择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现在的生活或许就会不一样吧?那时,于起为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想念儿时绿色自然的田间生活。

2013年,于起为自驾游时来到了老黄牛生态社区。这是以“自然农法”为特色的社区,一走进其中,于起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一阵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这个特色的蔬菜种植社区,种菜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主人是个朴实的男人——老胡。几乎就在见面的那一瞬间,于起为心里升腾出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和老胡展开合作,用自己的生物专业技术,加上老胡多年的自然农法经验,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农场。

开启“自然农法”的梦

人的一生总该为了梦想而奋不顾身一次。没过多久,于起为放弃了在世界名企的高薪和职位,和老胡成立了“美锄”,并开始规划他们的蓝图。身边许多人不理解他,说他放着好端端的名企CEO不做,偏偏要当农民,可于起为只是笑着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年3月,于起为和老胡在山东青岛的即墨华山镇龙河庄村租下了一块地。田地满是人高的杂草,不远处就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岸边长着冒出新芽的树,成群的鸟儿扑腾着翅膀飞过,一片生机勃勃。站在田埂上,于起为仿佛想象到了以后田地里一片绿油油的样子。

如果梦想只有想象,那就是苍白无力的。于起为总是说干就干!为了召集到更多的农民加入到这个团队,于起为和老胡驱车跑遍了乡镇。但凡看到有人在地里干活,他们就屁颠颠跑上去和别人聊天,宣传“自然农法”多么多么好,前景是如何广阔。

本以为大家都会兴致勃勃地加入,可没想到现实的冷水很快残酷地一泼而下。“不用农药化肥种菜?哪能啊?你去看看菜场里,谁不挑着好看的菜买哇?不用化肥农药,那活没法干!你每个月给我一万块,我也干不了!”一个人这样说,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有些农民怀疑于起为和老胡是想将他们骗去搞传销,见到他们就横眉冷对,有些还拿出锄头驱赶!多日的游说全都无功而返,于起为渐渐有些沮丧,常常一个人闷着抽烟。难道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就真的种不出好菜么?他偏偏不信!

有田地的农民说不动,于起为和老胡只好去株洲路劳动力市场找人。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一对憨厚的夫妇被于起为说动了,愿意去基地瞧一瞧。然而,当胡法成夫妇亲眼见到描绘的绿色生态基地竟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时,夫妇俩当即就想转身离开。于起为赶紧拦住了他们,劝说道:“只要你们愿意留下来,工资你们来定。我们田地里不要产量,只要不用农药化肥,什么都好说!”也许是这份真诚打动了胡法成夫妇,最终两人留了下来。就这样,“美锄”的第一个农场“胡法成”基地正式上线运营。

很快,四个人分工合作,胡法成夫妇开始满怀忐忑地打理起这块田地。然而就像他们所担心的,不打农药,地里的草和虫,一夜之间疯长。胡法成夫妇每日定时除虫一批又长一批,可种出来的蔬菜全被虫儿啃得“千疮百孔”!许多天的汗水算是白流了,胡法成当即就发牢骚:“这不?!我老早就说了,这虫子,怎么能不用农药除呢?你看看这菜,还能吃么?还能卖么?”哪知一旁的于起为突然噗嗤一下笑出来,摆摆手笑道:“万事开头难,长得丑点,我们就自己吃!既生态又健康哩!”胡法成一脸无奈,摇摇头感叹:“真是个疯子!”当晚,饭桌上就出现了几盘看相丑陋的菜。可四个人试吃后,纷纷直呼味道好极了,仿佛找回了小时候的味道。很快,几盘菜被吃得干干净净。于起为更是喜不自胜,感叹道:“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味道!”

让更多顾客吃到健康

虽然菜的味道好极了,但因为不能喷洒农药,菜的品相成了后续产品推广过程中的最大弱点。顾客才是上帝,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于起为开始钻研一些新的方法,想让蔬菜长得好看一点。

春天菜叶上容易长蚜虫,他们就用竹架子撑起塑料棚。中午太阳炙烤,里头的温度能升到40多度,只要连续闷个三天,就能烤死那些蚜虫,而菜苗一般都能扛过去。除了蚜虫,菜苗还有个天敌——地老虎,一种特别喜欢咬菜苗嫩根的昆虫。为了保护幼苗,四个人安排轮流值班,每天一大清早就跑到基地里挖虫子。想要自然生长的菜,就必须不怕麻烦。为了鼓励大家,于起为总是打趣道:“早起的人儿有虫抓!”甚至给基地的蔬菜定的广告词也是:“虫知道,这是一棵好菜!”

付出的汗水总归会有回报。抛开了现代化农业机器、各类刺鼻的农药和激素,“胡法成”农场的蔬菜瓜果,都在纯天然的环境里自然生长。到蔬菜瓜果可以采摘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忙的时候。日出到日落,四个人常常戴着手套,顶着竹编帽,埋头在田埂间辛勤收获这劳动的成果。

为了打开销路,于起为开启了网销模式。蔬菜除虫后的卖相还行,可胡萝卜、土豆、番茄、莴苣一个个都个头不大,于起为不得不费尽心思,耐心地给每一位前来订购的顾客解释。一天下来,于起为不是在蔬菜基地忙活,就是匍匐在网上做起了“蜘蛛侠”!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美锄”的健康理念也唤起了都市人对食品健康的追求。很快,许多尝过“美锄”蔬菜的顾客都赞不绝口,名气也越来越大。每天,“美锄”都会收到不少留言。一位初为人母的妈妈说:“给孩子吃特别放心”;从家乡来到城市生活的父母则说:“尝到以前的菜味儿了,带着泥土的香气”;而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人夸赞:“菜都可以直接生吃,太适合减肥的我啦!”

赢得了众多顾客的信赖和喜爱,“美锄”的订单越来越多。为了扩大规模,于起为决定开辟更多的生态基地。由于第一个农场“胡法成”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进来。2014年12月,第二个农场“黑土地”开始运行,第二对农民夫妇加入。2015年10月,“美锄”第三个农场“向日葵”开始生产配箱,第三对农民夫妇加入。几年下来,“美锄”的会员达到了上千人,而于起为也开始计划通过众筹,开设“美锄”的第四个农场——老黄牛。

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加上于起为对农场的细心呵护,美锄种出的菜越来越好看,也卖得越来越好。可即便挣了钱,于起为在农场经营上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凡事都力图亲力亲为。就算是第四个农场“老黄牛”的选址,他也格外慎重,坚决要选择那些没有经历过农药化肥的侵袭,土地的质量完全能够满足生产条件的土地。一些人说他太苛刻严肃,于起为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这些菜不止是一两顿健康安全的蔬菜,更是美好的生活,我们怎么能辜负顾客的信赖呢?!”

如今的“美锄”越来越成功,可于起为的身影依旧在生态农场里忙来忙去,从开始的贫瘠荒地到如今绿油油的一片片农场,于起为播种着他的“自然农法”,还原着蔬菜最本真的味道,也还原着他最初的梦!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对“自然农法”感兴趣,参与到农场的建设中来,不仅给更多的家庭带去安全的食材,也为更多的农民家庭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 编辑/贺长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