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都把朴树的姓念错了!”

 生命如花520 2017-07-05

文/行之

我高中时候,朴树的歌流行。

高一的语文老师,有些时髦,偶尔给我们聊点功课外的事。

有一次讲课的时候,讲到多音字,他说,朴字有四种读音,pō、pǔ、pò、piáo,当这个字用作姓氏的时候,应该念作piáo。

“其实你们都把朴树的姓念错了,应该是piáo树才对,不是pǔ树。”

他握着粉笔,敲着黑板,笑着对我们说。

我当时感觉到很羞愧,连自己喜欢的歌手的姓都念错了。

大学后,我偶尔看到一次关于朴树的专访稿。其中提到,朴树本名叫濮树,因为濮字难写难认,朴树干脆把这个字改成了同音的朴。

所以,朴树只算是艺名,就是应该念pǔ树。

我当年的语文老师,从朴字本身出发,笑我们念错了姓氏,这本身没错。

但是他没了解到这一层,好心的引导反而变成了错误的指教。

这就是大家都爱说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有些事情上,其实谁都没错。

但就是容易出现,虽理论成立,但事实并非如此的情况。

参加工作后,我有阵子做记者,采访一家名为“心海伽蓝”企业的创始人。

他说他的品牌叫:心海伽(jiā)蓝。我当时一个问号在脑中呼啸而过。

难道不是心海伽(qié)蓝吗?但是不好意思当面问。

后来,我发现整个行业的人,说起这个品牌,都称之为心海伽(jiā)蓝。

我当时的老板是个老知识分子,我问他,究竟是他们错了,还是我错了?

老板笑着打哈哈,大意说,正确的读音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呢……

没怎么明说。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大家都在将错就错。因为对于商人而言,做生意不是搞学术研讨,一个读音读错了,并无大碍。一个品牌念起来顺口,大家容易记住,便于传播,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既然这个品牌的创始人都将错就错,大家也就将错就错了。

你要真以为他们没文化,一个字都念不对,那就痴了。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老姜有这么一段台词:

没进宫家前,我是个砍人头的刽子手。到了民国,我们这行算是没饭吃了。当年要不是老爷子收留了我,我还在城南收拾猪下水呢。

电影上映后,有人嘲讽,墨镜王的电影不是传说做得很细吗?怎么里头老姜,把刽(guì)子手,说成了刽(kuài)子手了呢?难道这种别字,王家卫都检查不出来?

说的其实有道理。

但是或许他没有想过,老姜这个人物市井出身,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江湖草莽,你让他咬文嚼字,假不假?

电影做得细,并不意味要把台词每一个字的读音抠准,而是让每个人物显得真实,这个人物如果读不准,你就让他读不准。

有时候,要做出些错误的选择,才能到达正确的地方。

<end>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