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用颜体字时应该想起他:大书法家颜真卿以忠义铁骨,挥军杀贼,最终选择从容赴死

 读书与思考001 2017-07-05

凯风清韵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授权 。     

陆游说过:学书当学颜。颜真卿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里透着雄浑和遒劲,被誉为书家“铁手腕”。人常说“字如其人”,颜真卿的字透着铁骨,其人更是铁骨铮铮,以忠义、刚直而名于世,最终以死明志。

 


不畏权贵,屡屡被贬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登甲科,曾四次被任命为御史。

 

颜真卿的官场生涯一直在被重用和被贬官之间做循环。

 

唐玄宗时,御史中丞宋浑因跟当朝宰相杨国忠作对,被杨国忠指示亲信吉温陷害,降至贺州任职。朝中大臣慑于权臣杨国忠的淫威都不敢吭声。只有颜真卿仗义执言说:“怎能因一时气愤就想害宋璟(唐玄宗初年名相)的后代呢?”

 

这番话遭来杨国忠的嫉恨,他贬为平原太守。

 

安史之乱后,平原失陷,颜真卿来到登上帝位的肃宗李亨所在的凤翔,被拜为宪部(即刑部)尚书,又兼御史大夫。唐军收复长安之后,以“抢班夺权”方式登上帝位的肃宗李亨,急于回宫享受皇帝的尊荣和奢华。颜真卿却上表力主:筑坛于旷野,皇帝东向哭3日,然后回宫。

 

这令肃宗李亨十分难堪,不得不大体赞同,心中却点燃了伺机报复泄愤的火苗。回京不久,在大封功臣、奖掖群臣的同时,颜真卿被贬为冯翊太守,不久迁蒲州刺史,一年后又远黜饶州。

 

唐代宗即位后,颜真卿任尚书右丞。当时,宰相元载背着皇上结党营私,非常害怕群臣在皇上面前揭发他,便奏禀皇上说:“群臣讨论国事,言语中多有谗毁,以后再商议国事时,不如让他们先告诉长官,长官再告诉宰相,宰相最后作定夺,择要禀于陛下。”

 

颜真卿闻知后,愤而上呈《论百官论事疏》,指出:隔绝忠直之言,令天下之士钳口结舌,将致大唐陷于危殆境地,如果皇帝不早点觉悟,日后定后悔莫及。

 

这样的疏文不仅触怒元载,也惹怒了代宗,遂被贬黜为抚州太守,后又迁于湖州。

 

颜真卿陕西大荔石刻像


文人铁骨,率军平乱

 

颜真卿被贬为平原太守时,正好在安禄山的管理辖区。

 

颜真卿对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心知肚明,于是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暗地里却积极备战,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

 

天宝十四年 (公元前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河北二十四郡逐一失守,唯颜真卿的平原郡独自坚守。

 

33天后,安史叛军攻破东都洛阳,屯兵于潼关,意图直捣长安。当时,叛军攻下洛阳,派段子光送李憕、卢奕、蒋清的头到河北示众。

 

颜真卿担心大家害怕,哄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头都不是他们的。”于是杀了段子光,把三颗头藏起来。过了些时候,颜真卿用草编做人身,接上首级,装殓后祭奠,设灵位哭祭他们。

 

随后,安禄山又攻下了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所在的城市常山,逮捕了颜杲卿,把他的舌头割下来,把他的手剁下来,用最残酷的刑罚对付他的哥哥。同时,颜家三十几口全部被杀害,颜季明被砍头。

 

面对安禄山的大肆屠杀,并没有动摇颜真卿与叛军抗争的决心,他说服河北一十七郡归顺朝廷,公举他为盟主,合兵20万, 相继收复了土门、常山、魏郡,扫清了河北、河东之间的道路,切断了赵州和燕州的联合,点燃了军民平叛的烈火,牵制了安禄山西进和南下的兵力,打乱了他的的军事部署,为朝廷调整军事部署和平叛争取了时间和主动,使安史叛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颜真卿书法《自书告身帖》


不愿屈节,主动蹈火


唐德宗时,颜真卿任太子少师同时兼任礼仪使。当时掌权的奸相卢杞,十分厌恶颜真卿的刚正,准备把他排挤出京都。

 

颜真卿去见卢杞,说:“你先父卢中丞(卢奕)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您忍心不容忍我吗?”

 

卢杞表面惊惶地下拜,但内心却恨之入骨。

 

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卢杞等到了机会。他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

 

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于是奉命接旨,踏上劝谕之路。

 

颜真卿到了许州(今河南许昌),见了李希烈,宣诏未毕,李手下诸将大骂颜真卿,并拔刀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只得挥去众人,将颜真卿扣为人质。之后,李希烈使出种种手段威逼利诱,甚至在颜真卿的住处掘下土坑,扬言要将他活埋,逼他就范,以为己所用。

 

颜真卿坚贞不屈,严加斥责,冷笑着对李希烈说:何必费那么多事,只要借给我一把刀,你必睹快事!

 

李希烈派人在庭院里堆放柴火,说:不降服于我,就烧死你!颜真卿毫不畏惧,径自起身蹈火,倒是李希烈手下的人拉住了他。

 

后来,颜真卿被囚禁在蔡州汝南龙兴寺,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这就是我的坟墓,我准备死在这里了。”

 

在李希烈称帝,朝廷诛杀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之后,颜真卿感知必死无疑,他伏案为自己写下了遗书和墓志铭,并自撰挽联:“不忍金项缺,长怀玉露情。”

 

果然,没有多久,李希烈就派遣中使至蔡州杀颜真卿。

 

中使曰“有敕”,“今赐尔死”。


▲ 《刘中使帖》


颜真卿还以为是唐德宗派遣的中使,回答说,“老臣无状,罪当死。不知使者几日发长安?”

 

中使对答说他不是从长安来的,而是从大梁李希烈那里来的。

 

颜真卿知道难免一死,随即回击说,“然则,贼也,何谓敕也!”也就是说,只有唐王朝皇帝的命令才可以称之为“敕”,李希烈是乱臣贼子,其令不能称“敕”。

 

最终颜真卿带着对唐王朝的忠贞、带着没有完成唐德宗使命的遗憾,被李希烈所“缢杀”。

 

这一年(公元785年)颜真卿76岁,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国文人在一种政治灾难中的文化人格做出了最高的表率。李希烈叛乱被平定后,颜真卿的灵柩护送回京,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坟。德宗为此辍朝五日,谥号“文忠”。对于颜真卿的壮烈事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里赞道:“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