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随文物追寻古代犀牛消失的足迹

 天宇楼33 2017-07-06







犀牛曾广泛分布于中国


  据历史记载,犀牛曾广泛分布于南中国,其分布区甚至跨过黄河,北至太行山东南麓、黄河中游、晋西南及渭河下游等地;向西则抵达鄂西南山地、黔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等处。


  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墟,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犀牛遗骨,还在一块甲骨文卜辞上发现了殷王曾“焚林而猎”,一次捕获犀牛71 头的记载。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坚硬的犀牛甲也被大量的用于制作盔甲和盾牌。《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记载,当时仅吴王夫差就有十万三千名身穿犀牛皮甲的勇士,正所谓“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犀牛除了被用来制造防具外,还有制作精美器物、药用等多种用途,这也就导致了犀牛被大量的捕杀。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犀牛已经在中原地区消失。


  据称,除人类大量猎杀之外,气候变冷也是导致犀牛迅速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历史资料分析,公元前500年前后黄河以北气候开始明显变冷。到唐朝时,这一地区已不适合犀牛的生存。虽然唐代多位皇帝都将做犀牛作为最高级的宠物,安置在皇家园林里百般呵护,但仍然避免不了它们被冻死的结局。


  “驯犀生处南方热,秋天白露冬无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严寒月。饮冰卧霰苦蜷局,角骨冻伤鳞甲缩。”白居易的诗中就曾描述了豢养在唐德宗园林中犀牛的悲惨命运。《旧唐书·德宗纪》记载,797年(贞元十二年)冬天,“大雪平地二尺,竹柏多死”,这头犀牛就冻死在了长安皇宫动物园中。


  从那之后,犀牛在中国的栖息地越来越小,数量也越来越少,直到上世纪初,犀牛彻底从中国消失。以至于现在的中国人,亲眼得见的犀牛均来自于外国,中国犀牛,只有在诗词歌赋和文物珍宝中缅怀了。


  有资料说,我国南方“1922年最后一头小犀牛被捕杀,中国犀牛从此灭绝。”



犀牛造型及纹饰在文物上频频出现



战国晚期的青铜器犀牛,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器高34.4厘米,长57.8厘米,重13.3公斤,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臣艅犀尊”,清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今梁山县),是“梁山七器”之一。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小臣艅犀尊通高22.9厘米,长37厘米。犀尊身体浑圆,头部有两角,双耳直立,背部有口,但盖已遗失。小臣艅犀尊的制作年代大约在帝乙、帝辛(纣王)时期。


“小臣艅犀尊”铭文


丁子(巳),王眚(省)夒□(京),王易(锡)小臣艅夒贝,隹(惟)王来正(征)人(夷)方,隹(惟)王十祀又五,□(肜)日。


铭文记载:商王十年征伐夷方,视察夒□时,赏赐小臣艅海贝。这段记载中对夷方的征伐,可与同时期的甲骨文和其他青铜器铭文相互印证。


铭文记述了商王征伐夷方的事情,有关这次战争也见于殷墟卜辞。夷方是当时商朝封地外围的许多方国部落中的一个。这些方国有的臣服于商王朝,有的则称霸一方,同商王及其诸侯相对抗,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商王征伐夷方,表明当时一个不愿服从商王朝而遭讨伐的小国。铭文中还记载了商王赏赐小臣裓夔贝。小臣裓的职务为奴隶总管,能得到商王的赏赐而感到很荣耀,于是制作了此器用以作为纪念。




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 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 1954年四川省昭化县宝轮院出土

长17.5厘米、高6.5厘米


带钩整体为独角犀形,颈有双鬣,鼻向前伸成钩,钩端作口首兽头形,造型异常优美。巴人是战国时期生活在今四川省东部的部族,习惯于乘船在水上渔猎,后亦从事农业生产。巴人最后迁都于今四川省重庆市嘉陵江沿岸一带,因长期与楚接壤,受楚文化影响甚深。以独木舟作船棺而葬是巴人的风俗。 

  

此件带钩为古代巴人制品,造型独特,惟妙惟肖。呈犀牛形,犀牛体型健硕,鼻上有双角,前角长且弯曲。犀牛鼻端伸出一柱形钩喙。通体饰卷草纹,用以表现犀牛皮肤的褶皱,纹饰绚烂而有致,极具装饰效果。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犀牛



东周玉犀牛,美国哈佛博物馆馆藏



神兽纹玉奁(西晋)高10.5厘米 1991年湖南安乡县西晋刘弘墓出土 安乡县文管所藏


1991年湖南安乡县西晋刘弘墓出土一件十分精美的“神兽纹玉樽”(裴按似应为“玉奁”)浮雕仙人神兽中有一独角犀牛形象,此犀牛应为大独角犀(印度犀牛)。估计印度犀牛可能是个“外来物种”,随着佛教的传入(东汉明帝时佛教始入中国)而引进,所以此时中国方出现印度犀牛,而西汉之前未见大独角犀形象也是合乎情理之事。


东晋郭璞注《尔雅》「犀似豕」曰:“形似水牛。猪头。大腹。卑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亦有一角者。”除了“三角”系误记,其它描述都基本正确。其中谓“亦有一角者”可以西晋玉奁上浮雕仙人神兽中有一独角犀牛相印证,说明继西晋后,东晋也有印度犀牛。郭璞注《尔雅》“兕似牛”又说:“一角。青色。重千斤。”可见这种独角的印度犀牛东晋人称之为“兕”,以与双角的苏门答腊犀区别。 



献陵石犀 唐代


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位于三原县北的永合村。身为开国之君,李渊深知暴淫骄奢之利弊,故在遗诏中专门讲到自己死后的陵寝“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所以当年仅在陵园四个神门外各置石虎一对,南神门外立华表和犀牛各一对,东神门外设石佛龛一个。


石犀的质地为陕西富平一带产的青石,通长340厘米,身高209厘米,是用重约十吨的整块石料雕琢而成。


这件石犀虽然体型高大,但比例却十分恰当,反映了当时雕刻家对这种动物造型的整体把握。他们并不过分注重细部的精雕细琢,但在表现犀牛特点的关键面上,处理手法则极为高妙,例如全身迭复的厚皮及颈部下垂的厚皮,雕刻得简洁而生动;身体上的鳞甲纹和圈纹,给人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花斑的感觉。



右前足石座侧面原刻有:“高祖怀远之德”六字,由于岁月磨泐,今仅能辨出“祖”、“怀”、“德”三字。因遗存前石犀常年侧身倒伏在地,故身体左侧清晰刻有整齐的鳞甲纹和不规则的圈纹,右侧身体则风化磨损十分严重


按《唐书·南蛮传》载:“林邑国……贞观初遣使献生犀。”李渊死于贞观九年,故石犀的雕刻距离“林邑国獻生犀”之“贞观初”在时间上十分接近。故銘文“高祖怀远之德”可能就是指贞观初林邑国(越南)獻生犀的事。


那么此石犀应该即是越南的爪哇犀了。以此石犀的形象与越南的爪哇犀的特征相比较竟然惊人地相似:爪哇犀的独角只有25厘米(雄性),雌犀角更小,只是一个圆形“角瘤”,此石犀鼻子上的角即呈圆形“角瘤”状,可知是雌性爪哇犀。尤为惊人一致的是爪哇犀皮肤有厚摺,背部三条摺上下完全接连,突起的褶皱十分明显,此石犀也照样刻画出来。


爪哇犀


中国古代虽有犀牛,但由于人为的捕杀,到唐代时,犀牛已很罕见,一般人对犀牛的认识也很模糊,献陵石犀在总体特征上把握的基本不走形实属不易。唐代帝王陵墓石刻的题材相当广泛,但仅献陵立有石犀,一方面反映出李渊对犀牛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种大型动物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李渊夸威德于当代、名垂后世的心愿。像献陵石犀这样高大而且写实的石质犀牛,在雕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无论从题裁上,还是从雕刻技法上,它都无愧于“国之瑰宝”的称誉。




2016年5月底,古迹发烧友“鼠曲草”第四次来到位于三原县的唐高祖献陵。这次寻访让他觉得自己格外幸运,因为终于见到了那头长埋于地下多年的石犀牛(见上图)。


“它就侧倒在献陵南边的一个土坑里,看起来和碑林的那只一模一样,唯一的遗憾就是四足都残缺不全了。附近的一位村民说这只犀牛四十多年前就被埋在地底下了,所以看起来确实新一些。”


据负责挖掘的考古队队长张博介绍,省考古队是五月中旬发掘出这头石犀牛。据说这头石犀牛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一直矗立在唐高祖献陵前。“这头犀牛体积太大了,(40多年前)村民(平整土地时)觉得它占地方,才把它埋在地下的。”


考古队员还在这头犀牛的身上发现了铭文,但字迹已非常模糊,暂时还无法辨认。


张博介绍说,这次发掘,不仅让这头石犀牛重见天日,还基本确定了献陵四门七只石老虎的位置(现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只),其中四只保存完好,另外三只残破不堪。


相较其它唐陵,唐高祖李渊的献陵格外特殊,像石老虎、石犀牛这样的石刻艺术品,是献陵独有。



内容来源:互联网

编辑整理:大龙结玉缘



看完不解渴?再赠送一篇,同样精彩!请看下文——


千万别忽视石英岩,它可是“万能毒药”!



知道石英岩吗?它可以细分有很多,如“东陵石”、“虎睛石”、“京白玉”、“马来玉”.......


由于它可以仿翡翠、和田玉、玛瑙以及很多宝玉石,所以它被被誉为宝玉石界的“万能毒药”!


京白玉


     一种白色且质地细密的石材,因为发现于北京西山地区而得名,京白玉颗粒细小,上等的质地纯净,无杂质,且十分洁白,近似于新疆和田白玉,但是却乏温润感。



京白玉 PK 和田玉 
    颜色

染京白玉通体质白无杂色,内部结构的特征不明显。从感官上看,京白玉表面为玻璃状光泽,和田玉则呈油脂或蜡状光泽。


    结构

      染色石英岩不具有翡翠的色根、翠性等特征,用强光手电照射后,可见石英       岩颗粒的等粒状结构。


    断口

京白玉断口处为玻璃碴状,和田玉为蜡脂状。



东陵石


     它是石英岩类玉石,其颜色以绿色调为主,包含少量的蓝色,且色泽鲜艳,主要用来仿碧玉类制品。


     在放大镜下观察,东陵石是粒状结构的,明显不同于软玉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




仿翡翠



    染色石英岩是把无色、透明度较好的石英岩,通过染料浸染变成类似翡翠的色泽。

处理石英岩(仿冰种翡翠)


处理石英岩表面酸蚀纹明显




     石英岩由于结构疏松,经酸洗注胶处理之后表面容易被磨蚀,表面酸蚀纹十分明显,如果是翡翠,再差的B货其表面也不会呈现如此明显的酸蚀纹。




石英岩PK翡翠

    颜色

染色石英岩的颜色均匀;翡翠的颜色则呈现不同形状的分布。


结构

染色石英岩不具有翡翠的色根、翠性等特征,用强光手电照射后,可见石英颗粒的等粒状结构。


染色石英岩的丝瓜瓤构造


丝瓜瓤构造

染料浓集在粒间空隙造成的。在10倍放大镜下,染色石英岩可以看出丝瓜瓤状的颜色分布特征。



仿和田玉


     和田玉的产量少,价值高,市场上有很多与和田玉相似的玉石,其中白色石英岩就是其中一种。

石英岩PK和田玉

    颜色

白色的和田玉有着不同色调,有青白、粉白、灰白、黄白等等,和田玉的白色不是单纯的洁白,而是与其他的色调统一融合而成的颜色。


 白色石英岩玉的色是纯白,白颜色中没有一丝其他的色调,白得很干 净。石英岩玉的料子也是有一些差别的,有的料子给人一种煞白的感觉, 洁净得没有一点灰色调。有的料子是透亮的白色,泛着一些灰色调。



结构

和田玉用手电筒的光从侧面打入,可见和田玉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有的地方细腻,有的地方粗糙,而且能看出玉石颗粒呈现出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有的和田玉料,透光来看,可见一些白色的小棉团,呈不均匀分布。

白色石英岩玉用透光来看,是均匀的颗粒状结构,整体的颗粒呈现均匀分布状,没有大块的白棉存在,有的玉料用手电照射后可以发现里面有星星点点的闪亮物质(可能是石英颗粒)。



仿碧玉


     用来仿碧玉的石英岩,被称为“台湾青玉”,其主要的矿物成分就是石英,染色后被有些人称为“雅碧”。这其实是造假者的美化称谓。







石英岩PK碧玉 
均匀度

碧玉通常质地不是很均匀,常含有明显的黑斑、白僵等。


结构

石英岩在强光照射下呈网状交织结构,而碧玉则为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





仿南红


     追根究底,南红玛瑙也是石英质玉石。以石英岩染色仿南红,也是出于商业考量。


石英岩PK南红 
结构

用强光手电打光观察,可见南红玛瑙内部的墨点状结构,墨点颗粒极细、十分均匀而且整体通红;染色石英岩则能看到因染色而内部炸裂成的网状结构,而且颗粒较粗,红色不够均匀。


孔洞

石英岩质地相对细腻,结构较为紧密,制作成圆珠打孔比较容易,不易见棱角,甚至做出凹孔效果;南红玛瑙相对较脆,打孔后孔道截面棱角分明,甚至会出现崩裂,一般玛瑙的孔道是不会做出凹孔效果的。





仿“青金石”


     主要特征:表面有加温炸裂现象,颜色顺裂隙而入,强光可以打透,而青金石不透,透射光可以看到颜色成“网状”结构。



仿猫眼


       “猫眼”作为一种光学效应,是指宝石有一条明显的眼线,很多宝石如碧玺、矽线石都有这种效应。但是我们常说的猫眼石,特指含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石英岩PK天然猫眼  区别在于:
色带

石英石中的流动色带宽度较宽,色带边缘泾渭分明,顶部比较混乱,而真猫眼的色带宽度较窄、顶部非常规则


颜色

天然猫眼中,极少有灰白色的产品,绝大多数均为“蜜黄色”。石英石一般呈现白色或灰白色,少数染色后呈现黄绿色,加工出的宝石猫眼效应十分明显。



    

     上述都是理论上的说法,在实际的区分中,特征未必很明显,这时候,建议使用专业仪器来科学判定。当然,在选购过程中,推荐您在正规商家购买,售后有保障。



作者: miumi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