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安慰

 nizijun 2017-07-06



 
 


求安慰



   作者:罗 西

   一老先生有慢性病,每半月就要去医院开些固定的药。挂号费有三种,5元的,全免费;15元的,个人自费一半;还有50元的,完全自费。但是,老先生每次都要挂50元的。理由是:5元的医生不听他说话也不跟他说话;15元的医生只听不说;50元的医生不仅听他说,还陪他说……

   确实,药不全装在瓶子里,还在心里,甚至嘴上。我一个朋友爸爸住院时,她说,差点爱上主治医生,因为每天都眼巴巴等他安慰。

   这几年不少大医院举行内部征文比赛,多为“院训”解读,常被邀请去当评委,比如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早前举办的“厚德精术 仁泽妇幼”院训同题征文,我看了几十篇文稿,对某篇文稿里的这一段很有感触: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石刻着一位医生的暖心话:“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安慰的力量!特别对病人而言,抬头看医生说话,真的像是听神灵的教诲与安慰!

   也想起另外一句话: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

   各种药,最后最起作用的药方往往是善良而专业的安慰。

   一个女性朋友说,很荣幸她生孩子时候接生的是个男的,温柔极了。我笑她:男女搭配生娃不累。

   美国的一家汽车修理厂,他们有一条服务宗旨很有意思,叫做“先修理人,后修理车”。即一个人的车坏了,他的心情会非常不好,所以应该先关注这个人的心情,实施各种安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才开始关注汽车的问题,修车,先修心。

   “求安慰”一度是网络热词。其实,我们常常也就为了一个安慰。

   人活得累,一是太认真,二是太想要。然而,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所以只要一个安慰就好啦。累的、绝情的、无奈的现世,一个安慰就是一轮明月。  

   多年前,联合国曾经用世界著名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一项调查,即调查最近300年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神。其中除38位因无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计以外,其余262位科学家中,信神者有242人,占92.4%;不信神者仅有20人,占总数的7.6%。

   他们可以一方面探讨世界的奥秘,一方面赞叹神的伟大。而神,就是一个安慰。懂得越多越迷惘,那么能给我们心灵照耀的只有神了,即安慰。

   爱因斯坦说,人类已知的是有限的一个圆,未知的是圆外的世界,是无限的。

   神的存在、相信,就是一个星星一般的安慰。

   再举个小一点的安慰例子。有女孩求助一位心理学家:“谈了两年的男友居然和我分手了,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活着没意思……”

   心理学家提供了9种安慰选项,最好的安慰居然是:谈了两年的男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心理学家说:它看上去就像一句废话,却是所有选项中最让人舒服的安慰。

   重复着求助者的话,其实表达的就是一种“感同身受”的贴慰。心理学家更懂人性,人家找你倾诉不是真的想拿到什么真知灼见,就是图一个安慰,一个共鸣,“分享”即分担。而最好的安慰是聆听,认真地聆听,而且还能复述出来,可见诚恳,这就是安慰的本质。

   生命都是要走向死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没有悬念,也没有人是“赢家”,所以从头到来,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安慰,这就是爱和爱过。知道结果,过程就是一个长长、长长的安慰。幸福就是常常感到欣慰,很安慰。

   最后想用顾城的《安慰》一诗作为结尾: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