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qyphhh 2017-07-06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阿公坚持传统养蜂,至今已是第个66年头。他的双手里有着养蜂岁月留下的痕迹,粗厚的手掌上裂纹横生,纹络里又渍有蜂胶、蜂蜜、蜂王浆。一年一年,一层一层。

明宗祯间,“天下大乱,为避战乱,宁海处士后海游人章廷可携六子入山惟恐不深,寻至临海陇洲结庐而居。”

——《临海陇洲章氏宗谱》

孔坵村环山傍峰,隐于山坳之间,宛如一块碧玉。入山以来便只见梯田层叠、竹林葱郁、山石怪谲、溪谷幽深、飞瀑如练,一幅世外之景。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在这里有一位阿公,他热爱孔坵的一草一木,和孔坵的土蜂打交道已有六十余载,蜜蜂的嗡嗡声是他最喜欢的乐章。阿公名叫章宏锐,今年83岁,已经与村子的面孔一样沧桑。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章阿公住在一个四合院中,院子基本保持了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包饶着一丝古旧的气息。唯有院子里上下飞舞的蜜蜂,嗡嗡嗡的,才让人感觉到一丝新鲜活力。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院中的外墙已经斑驳,屋中的木椽也已经泛着烟熏色,四合院早已空了三院,成为章阿公的固定养蜂场所。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养蜂也分新老式。老式养蜂就像章阿公一样将蜂箱固定在某处,让蜜蜂自由外出采蜜,自然分蜂;新式养蜂则改进蜂箱的功能,人工分蜂,人工辅助喂养。所以老式养蜂的花蜜天然、纯正,但产量少、靠天吃饭;新式养蜂产量高。“纯天然的蜜才真正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章阿公如是说。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阿公17岁开始坚持传统养蜂,至今已是第个66年头。年逾花甲的他,一辈子都与蜂群为伍、以养蜂为傲。他的双手里有着养蜂岁月留下的痕迹,粗厚的手掌上裂纹横生,纹络里又渍有蜂胶、蜂蜜、蜂王浆。一年一年,一层一层。无论是混着肥皂香的清水还是小刀或磨石都处理不掉这些痕迹。不经意的撸袖,可以看见手臂上或深或淡的蜇痕。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章阿公是孔坵第二代养蜂人。养蜂步骤大致分为四步:制作蜂箱、检查蜂箱、取蜜揺蜜、煎蜜提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66年的养蜂生涯,阿公跨过了圆筒养蜂时代,慢慢进入蜂箱养蜂时代。直至现在章阿公的蜂箱仍采用手工制作,所用的工具还是采用世纪前的智慧,所用的材料也是废弃门板的木材。蜂箱由箱盖、副盖、箱体、箱底、巢门挡、巢框等组成。他的蜂箱习惯放九页蜂坯。在巢门挡的制作上体现了阿公的智慧,他将巢门做的偏小,只适合土蜂进入,而个头较大的意蜂则被拒之门外。微小之处方显生活智慧。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管理蜂箱是件苦差事,天天要辛勤料理几十箱蜜蜂,随时清理蜂箱桶内的蟑螂,驱赶入侵偷吃的野蜂或意蜂,还要检查箱内是否出现了新的蜂王,看看成蜜多少,日复一日,来不得一丝偷工减料。在外人眼里,这只是无聊的重复,缺乏激情,缺乏新鲜感。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毅力和耐心,阿公却用66年的光阴证明自己。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六十余载的养蜂经验,章阿公早已摸清蜂王的换代时间。每当箱内即将产生新的蜂王的时候,章阿公掐算着时间提早一天将蜂王拿出来,换到另一箱去。为了保护新蜂王不被陌生的工蜂们攻击,章阿公还仅用一根铁丝弯曲层叠自制了蜂王保护器,看似粗糙却智慧无限。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章阿公熟悉每个花季,让平淡的职业充满诗意和浪漫。春季的油菜花和苜蓿花、夏季的西瓜花和柏树花、秋季的椰菜花和荞麦花、冬季的枇杷花和腊梅花等章阿公都能一一道来。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他说,孔坵一带最有价值的花蜜是鱼腥草蜜。秋后,鱼腥草盛,且味甘,清热解毒、治疗痰热喘咳。他说,孔坵一带最好吃的花蜜是南烛花蜜。南烛俗话也称乌叶,乌饭麻糍的原料,酸涩,平,无毒,《本草经疏》云:入心、脾、肾三经。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孔坵流传着这么一句老话:嬉呀嬉,难养半天飞;穷呀穷,难养无骨虫。“养蜂收入不多,花头也不多,养来养去也就是这样,要养容易,养好就困难。蜂的状况多,难处理,所以老话这样传下来。但是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养蜂,从开始养着玩,慢慢地成为兴趣,也以养蜂糊家。”章阿公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背早已经因为岁月而佝偻,但是眼神依然清亮,阅历和生活全部写在眼睛里。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阿公说,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土蜂不仅有两道坎,酷夏与严冬:酷夏蜂活跃,易逃;严冬寒冷,易冻。还有阴雨绵绵的天气,一旦下雨,蜜蜂无法外出采蜜,雨水更会把花粉打落。这些时候就蜜不多,还要用糖水去喂养这些漫天飞舞的小精灵。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章阿公一页一页检查蜂坯时,只是晃了晃手中晶莹透亮的蜂坯,一股蜜香便扑面而来。阿公说,取蜜的时机成熟了。他全副武装将自己裹个严实,利索地抽出一片蜂坯,拿起小刷子将蜂坯上的蜜蜂扫下,左上部已经很出现封盖痕迹,阿公指着说,封盖说明这张的蜂坯的蜜质已经成熟。尽管严实,但“亡命”的蜜蜂失去住所,发疯般的缠绕阿公,数只跑进袖管和头上,留下蜂针,局部红肿。阿公习以为常只是简单拔掉蜂针,然后又继续取蜜。“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不觉得痛了。”语调依旧是平淡如风。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阿公小心翼翼用割蜜刀割掉蜜盖。将蜂坯放进摇蜜筒,利用离心作用吧蜂蜜筛出来。启动摇蜜机不一会儿,醇厚的蜂蜜便汩汩地流出,如琥珀般明亮的色彩。灌装蜂蜜时沉甸甸、亮晶晶的。在光晕下折射出金色,浓稠、甜腻还不易变质。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每天早晨用蜂蜜勾兑鸡蛋,曾是阿公清晨的甜蜜早餐。章阿公的蜜好,可以做蜂蜜茶饮,可以腌各种蜜饯,可以冲水,可以做蛋糕……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蜜好在于浓度。章阿公的蜜都是熟蜜,最快都是一星期揺一次蜜。一星期的蜜浓度好,水分少,有营养,有分量。蜜的浓度不高时,章阿公就煎蜜,蒸发多余的水分,让蜜更加醇厚,但量也就少了。看着罐子里浓稠的蜂蜜,阿公脸上的皱纹堆在一起,像一朵盛开的花,温暖、热烈而又厚重。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蜜蜂白天采蜜,晚上酿蜜,一生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生命周期不过短短30余日,却从未有过片刻的倦怠。章阿公的一辈子,与蜜蜂也不无相通之处,他不辞艰苦、辛苦劳作,在汗水中享受着“造蜜”的过程。他的付出,只为人们能够品尝甜蜜。蜜甜,是因为苦尽甘来。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然而,章阿公的下一代都已经下山,独留他留守孔坵,也没人愿意再受这个的苦,养蜂在孔坵或许要断层,这让阿公觉得有些许遗憾。

临海民间手艺人:养蜂人,百花成蜜辛苦予谁

门前溪水依旧潺潺,涓涓流水中,岁月悠悠而过。章阿公以欣赏湖泊山川的情怀去注视尘世生活,以仰望星空时的胸襟去处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那么,琐碎的生活就有了诗意般的安适。这世界纷纷扰扰,章阿公有那么一个寂静而又热闹的安生之处,有那么一颗不为人事改变的素心,甘愿寂寞,将日常生活酿造成一片又一片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