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雍丘赋

 六神有主 2017-07-06

作者简介:郭文胜,男,开封市杞县柿元乡,年近不惑。2002年郑州大学商学院毕业,旋赴武警部队服役,七年军旅,一朝转业。现供职于河南省委老干部局。本文系作者参加第二届“我和‘金杞在郑’群不得不说的故事”征文活动参赛作品。


雍丘赋

丁酉之夏,荷月近望,区区于众邑人同侪相谈于金杞之群,词联句合,咏志抒情,笙歌鼎沸,急竹繁丝,一派盛景,乃若如是。至于群主方生,雪胎梅骨,勉力不缀,精耕细作,夙兴夜寐,以致群容和雍,乡谊敦睦。感佩之情,纸不尽言。

夫我雍丘,文明越古,源远流长。史迹可追于太昊神农,文明乃化自汶口龙山。曾为子建封地,文姬桑梓,盛名远播,千载不息。今众才子俊士,五行八作,起于稼穑,兴于四方。

夫我雍丘,人杰地灵,物阜民丰。东邻以六代名郡归德,西结于七朝古都汴梁。昔有莫名贤者,曾发天问,知音难觅,误为贻笑。而今细思之下,时乏明士,纵曲枉直,沉冤莫白。

夫我雍丘,又谓金杞。名源杞柳,生生不息。邑人近百二十万之众,地域领八镇及十三乡。贤良方正,抱素怀朴,此杞人仁也。弘毅宽厚,大节不夺,此杞人义也。诗书传家,恭和谦顺,此杞人礼也。才高行洁,大匠运斤,此杞人智也。抱诚守真,不役于物,此杞人信也。天高地远,不易五常。

今匆匆短赋,以表雍丘,不忘前事,赤心悠悠。盖金杞之赤子,从稼穑之地,成栋梁之才,皆因不忘五常之故。凡雍丘之邑人,以薄祚寒门,达百乘之尊,断无乃弃乡谊之理。惟愿金杞同侪,同力协契,邻曲提挈,开来继往。


杞县简介

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临六朝古都商丘市,南临周口太康,隶属八朝古都开封。

杞县辖8个镇、13个乡:城关镇、五里河镇、傅集镇、圉镇镇、高阳镇、葛岗镇、阳堌镇、邢口镇、裴村店乡、宗店乡、板木乡、竹林乡、官庄乡、湖岗乡、苏木乡、沙沃乡、平城乡、泥沟乡、柿园乡、西寨乡、城郊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杞县城,古称“雍丘城”,境内古多杞柳,夏商为中原古老方国,西周称杞国,秦置雍丘县,五代改杞县。县因古国名,国因柳名。

杞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杞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夏朝时期的杞国曾在这里建都立国长达1000余年 。西周末杞为宋所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在杞县境内有众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积。

杞县是革命老区,是近代著名的豫东革命根据地,是豫东农民民武装起义的中心区,睢杞战役发生于此,是河南13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