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誉为中国版“德加”,这位广东画家笔下的芭蕾舞女,美得使人心醉

 KobeChao 2017-07-06


来源:大卫传奇艺术


梦幻般的芭蕾舞裙,

在阳光的照耀下,

清透的薄纱上星光点点,

让原本单纯的色彩,

显得更加华美绝伦。

···

出处/私房艺术  授权转载



芭蕾之美,

在于极致的形体动态,

像超脱地心引力般,

让动作翩若惊鸿。



芭蕾之美,

在于舞者将自己的灵魂注于角色,

与观众情感相融,力量瞬击人心。



舞动时,

集中于脚尖的重量,

可以瞬间压碎核桃,

呈现出来的却是蜻蜓点水。



让人不禁感慨,

艺术无止境,

芭蕾精神让人敬佩。



看到芭蕾时,

人们总会不由自主想到德加,

芭蕾主题于德加来说,

就像睡莲主题于莫奈,

几乎成为了艺术家的标签和代名词。


德加笔下的芭蕾舞女


但在中国,

也有那么一位“德加”,

同样执迷于画芭蕾舞女,

他的画细腻而真实,

饱含颂扬芭蕾之美的热情。

他就是中国著名画家关则驹。


关则驹自画像



1941年,

关则驹出生于广东阳江,

少年时随父亲移居广州,

开始自学绘画。



关则驹少年时,

便已对绘画痴迷而执着,

初中时已在学校举办个人画展,

并有画作参展省美展。

1958年考入广州美院附中,

1961年升入美院油画系,

大三时已有画作参展全国美展。



他是一位执着而勤奋的写实主义画家,

在学院十年潜心研习,成绩优秀的他,

奠定了扎实的绘画技法和写实功力。



关则驹笔下的芭蕾舞女,

高贵优雅、纯洁无瑕,

而又洋溢着青春之美,

带着人们进入到了,

一个崭新的心灵世界,

超凡脱俗。



1968年从美院毕业后,

关则驹随即被分配至海南岛。

15年的海岛生活,

虽疏离了都市,

却贴近了阳光大地,

所以你总是能在他的画作中,

感受到他对于阳光的热爱。



他释放出天性中对光与色彩的偏爱,

和敏感及对真情美善的细腻共鸣,

绘画作品展现出富于感性的、

真诚直觉的写实风格,

画面色彩明亮丰富,

技法细腻,内涵委婉含蓄。



1979年,

关则驹考入广美的首届研究生班,

却选择在一年后退学,远赴美国。

因为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

当时国内许多画家都想出去,

看看能不能在另一种环境下,

释放自己创作的其他可能性,

“如果能在国外找到一种自我表达,

对于很多画家来说,是一种吸引。”



到达美国后的关则驹,

每天只做简单的一件事,

那就是画画。

他当时画画很勤奋,

大概几天就画一张。



二十多年的美国生活,

甘于孤寂,潜心作画。



由于妻子职业的缘故,

关则驹经常会到舞蹈室,

去观看芭蕾舞,

于是就创作了很多,

芭蕾舞者的作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关则驹越发地开始想念,

他的朋友、同学,

也觉得祖国才是自己的根,

所以筹划归国。



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关则驹依然继续花很多的时间,

到舞蹈学校体验生活。



与此同时,

他在中国油画史上,

开创了以国画和油画,

相结合的绘画手法,

使画面因中西不同的艺术效果,

而更让人回味无穷。




动荡年代中特有的人生经历,

严酷的绘画技巧训练,

再加上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

塑造了这样一名功力深厚,

且风格突出作品丰富的绘画大师。



要说芭蕾女孩身上,

最唯美浪漫的一定是,

那件梦幻般的芭蕾舞裙,

在阳光的照耀下,

清透的薄纱上星光点点,

让原本单纯的色彩,

显得更加华美绝伦。



难怪都说芭蕾舞,

是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

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语言,

去描述都不为过。



在阳光初投的练功房、

在紧张而有序的化妆间、

甚至在撒满鲜花的舞台上,

你似乎触手可及那曼妙的裙纱。



嗅着女舞者的淡淡汗水气息,聆听着她们之间的窃窃私语,跳跃的粉舞鞋,闪耀的红面庞……


看关则驹的画,不必积蓄多么深厚的艺术理论,不必准备刻意的哲理附和,就能感受到画面中细腻的笔触,平凡而真实。



芭蕾舞女,

花样的笑容,

优雅的举止,

轻盈的跃动,

灵性的足尖,

在关则驹的笔下,

凝结幻化成永恒的经典瞬间。



她们静若处子,

动如脱兔,

岁月静好,

大概就是这个含义。



跳着芭蕾的女孩,

几分坚韧,几分温存,

是爱的使者,温柔的化身。

暗香长留,清美幽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