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水痘民间偏方奇效方

 循天园 2017-07-06

小儿水痘

小儿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常容易造成流行。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其特征。疱疹内含水液,形态如豆,故名“水痘”。

辨证分型

1.风热夹湿型:症见发热较轻,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起病后1~2天出疹,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皮疹红润,疱疹浆液清亮,分布稀疏,以躯干多见,舌质偏红,舌苔薄白。

2.湿热炽热型:症见壮热不退,烦躁不安,面红赤,口渴欲饮,水痘分布稠密,疱底红晕,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糙。

临床施治

1.绿豆汤

【组成】绿豆100g

【主治】小儿水痘各型。

【用法】加水500mL,煮汤。代茶,服时酌加白糖。每次饮20mL,每日数次。

2.解毒祛湿汤

【组成】银花10g 薏苡仁10g 蒲公英15g 土茯苓10g

【主治】小儿水痘各型。

【用法】水煎服。

3.解毒祛湿止痒汤

【组成】金银花9g 防风6g 牛蒡子6g 木通3g 连翘9g 薄荷2g 滑石9g 甘草3g 蝉衣5g 僵蚕9g 白蒺藜9g

【主治】小儿水痘,湿热炽热型。症见壮热不退,烦躁面赤,水痘分布稠密,疱底红晕,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用法】水煎。每日3次分服。

4.祛湿解毒方Ⅰ

【组成】金银花9g 防风6g 牛蒡子6g 木通3g 连翘9g 薄荷2g 滑石9g 甘草3g 泽泻6g 薏苡仁12g

【主治】小儿水痘,湿热炽热型。症见水疱较多者,烦躁。

【用法】水煎。每日3次分服。

5.祛湿解毒方Ⅱ

【组成】腊梅花3g 连翘10g 银花10g 板蓝根20g 蝉衣3g 赤芍6g 甘草3g 黄连2g 木通3g 紫花地丁10g 车前子6g

【主治】小儿水痘,湿热炽热型。症见水疱较多者,身热。

【用法】水煎。每日3次分服。

6.祛烂痘洗液

【组成】茶叶(去梗)500~1000g

【主治】小儿水痘,湿热炽热型,遍身烂痘。症见发热不退,痘出较多,感染细菌而破溃。

【用法】将沸水滚过捞起的茶叶,带湿铺在床上,在茶叶上面铺草纸(卫生纸)一层,令小儿卧于上面,若天寒仍需盖衣被。一宿即瘥。

【说明】烂痘多系出痘误治或卫生不洁,感染细菌而破烂,浓水浸淫,沾黏衣服。中医认为系湿毒泛溢皮肤所致。茶叶善于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疡,有抑制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作用。卧于茶铺上面,可使上述功效直接渗透病处。

7.茶烟祛痘痒

【组成】茶叶适量

【主治】小儿水痘,湿热炽热型,遍身作痒。

【用法】将茶叶干燥后,放入盆中点燃焖烧,以烟熏。在房室内常以此法熏之。每日1次,患者卧于床上受熏。

【说明】烟熏疗法以通过烟气广泛接触病体而发挥治疗作用。

8.竹笋鲫鱼汤

【组成】鲜竹笋50g 鲫鱼1条

【主治】小儿水痘,风热挟湿型。症见痘疹红晕,稀疏椭圆,清净明亮,内含水液,并有瘙痒。

【用法】共煮汤。调味服食。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

9.荷叶粥

【组成】鲜荷叶1张(干品30~50g) 大米100g 冰糖适量

【主治】小儿水痘,风热挟湿型。症见发热、鼻塞流涕,点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见。

【用法】荷叶洗净煎取汁,与米同煮为粥,调入白糖。早晚服食。

10.鲫鱼汤

【组成】鲫鱼1尾(约500g )

【主治】小儿水痘,风热挟湿型。症见皮肤和黏膜相继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开始身上先见红点,以后变为疱疹。

【用法】清除内脏、留鳞,煮汤。令患儿饮服。

11.薏米粥

【组成】薏米30g 粳米60g

【主治】小儿水痘,风热挟湿型。症见皮肤和黏膜相继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

【用法】共同煮粥。1次食完。每日2次,作为主食,连服数日。

12.果仁薏米粥

【组成】白果仁8~12g 薏米50g 冰糖或白糖适量

【主治】小儿水痘,风热挟湿型。症见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低热或中度发热。

【用法】将果仁、薏米放沙锅内加适量水煮熟透后,入白糖冰糖调味。每日服食1次,连服3~5日。

13.四味冰糖饮

【组成】薄荷9g 芦根15g 薏米15g 竹叶6g 冰糖30g

【主治】小儿水痘,恢复期。症见热退,水痘分布稀薄。

【用法】上药加水200mL 煎。取汁加冰糖调服。每日1次,连服5~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