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智慧】爱笑的国医大师

 半点寒心 2017-07-06

爱笑的国医大师

 

郭诚杰,1921年12月出生于陕西富平,1937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至1987年任陕西中医 学院针灸系主任,198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人事部授予“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991年被国家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2年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8年被评为首届陕西省名老中医,2009年6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 2010年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2014年 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郭诚杰是新中国针灸学科的奠基人和临 床及科学研究的引领者,对我国乃至世界针灸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18时38分在陕西咸阳逝世,享年97岁。

 

病人至上

 

郭诚杰始终把患者放在重要的位置,记得有一次有一个领导来看望郭诚杰,名医馆的馆长跟他说:“有个领导要来看您!”郭诚杰说:“等一会儿啊,把这个病人看完”。还有几次,要录节目,由于节目组的时间紧张,要求提前录,郭诚杰严肃地说:“等病人看完了再录!”郭诚杰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就在生病住院期间,还在不停地询问以前的病人情况,挂号了没法看怎么办?病人如果来了就安排大夫给看。

 

仁心仁术

 

郭诚杰闲下来的时候就时常跟我们说:“当医生不能老是想着名、图着利,生活过得去就行,医生要有仁心,方能施仁术。”记得有一个患者是延安的,他是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他说要让郭诚杰扎针,郭诚杰就问:“你是哪里的?”他说:“我是延安的。”郭诚杰说:“这么远,那就今天扎一次,我把穴位写上,你回当地找一个针灸大夫给你扎,免得你跑路,也不太方便!”那人十分感激郭诚杰,因为从没有一个大夫这么做过,考虑他的不便,还破例给他处方。我发现郭诚杰治病过程中一个小细节,每位患者他必问是哪里的,然后根据病人的远近、方便程度,进行施术。

 

宽厚仁德

 

我发现郭诚杰喜欢笑。有病人偷偷跟我说:“看到郭老后我的病就好了一半,再见到郭老对我笑,我的病就好了70%。”郭诚杰看病都一视同仁,给人以信赖,散发出仙雅的气息。记得有一次,一位病人脾气非常暴躁,问诊过程很不顺利,病人不耐烦地说自己全身都是病。这时郭诚杰和蔼可亲地笑着说:“没事儿,你慢慢说,你哪里不舒服,哪里最让你难受!”病人此时突然哭诉说着自己不幸。这时我们才明白这个病人得了郁证需要循序渐进地问诊。

 

淡泊名利

 

郭诚杰,直到他生病的前4天还在出门诊。他平时一直教育我们说:“当医生,首先想的不是怎么成名,不是能够赚多少钱,而想着怎么提高医术,怎样把病看好,怎样提高业务,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病人是乳腺纤维瘤,郭诚杰师给他扎了针,但没有收费,我们的工作人员拔完针,就让患者去交费,郭诚杰挡住了,他说:“这是一个特殊病例,我们扎着观察一下,况且他家庭条件也不好,就不收费了!”郭诚杰从不计较每个患者治疗费交了多少,他只关注治疗效果怎么样!

郭诚杰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精神、医德医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下去,并不断开拓创新,为针灸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张豪斌)

 

爱笑的国医大师

  

97岁高龄坚持坐诊  每次半天接诊20人以上

   5月8日,陕西中医药大学官网刊登一则讣告:金针留后世,国手著千秋,国医大师郭诚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18时38分在陕西咸阳逝世,享年97岁。2014年,郭诚杰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也是继陕西中医学院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之后,陕西省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医专家。
   97岁,很多老人都安享晚年,而郭诚杰在去世前一个月,仍坚持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内坐诊,名医馆坐落于医院最里面,馆内名医谱上,陕西两名国医大师张学文和郭诚杰均在名医谱上,郭诚杰的工作室位于名医馆四楼,里面摆满各种荣誉证书。
   3月31日,郭诚杰最后一天坐诊。“那天坐诊结束后,郭老和我们聊了很多做人行医的道理,但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和我们交谈。”名医馆一名医护人员说,郭老每次坐诊,半天接诊病人都在20个以上,很多病人远道而来,郭老都不忍拒绝,坚持要给病人看完。
   在名医馆上班,医院安排专车接送,但司机每次去接郭诚杰,他都早早地站在门口。去年临近春节,一位病人来名医馆看病,给郭诚杰带来家乡的特产柿饼,郭诚杰分给大家品尝,病人离开时,郭诚杰拿出500元给了病人。
   “他为人谦和,学术上堪称伟大。”名医馆的医护人员这样评价郭诚杰。

  

 

经典医学著作要点倒背如流    一心为病人着想
   从医70多个春秋,郭诚杰带出来不少弟子,张卫华是其中一名,现在也是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所所长、学术技术传承人。1983年起,张卫华跟随郭诚杰学习,两人的情谊深厚。
   张卫华说,“郭老能取得这么高的学术造诣,来源于他的勤奋和学习钻研、善于思考。他能把《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的医学著作要点倒背如流,这为他的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他善于学习,每天会阅读医学类的相关报道,从中学习创新。郭老善于思考,对临床中效果不佳的治疗,会不断改进创新,钻研出结果。”
   因喜欢钻研学习,郭诚杰的“针刺与免疫学功能的研究”“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及机理研究”等先后多次获奖。郭诚杰在学术上不断探索,行医上更是一心为病人着想。“他对病人的态度和仔细程度是所有年轻从医者的榜样。”张卫华说,“郭老行医时,总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诊断明确,合理用药,减少病人的负担,他开的处方里药的品种少,用量小,处方基本在10味药以下。”

 

  郭诚杰一家三代都是医生。“爷爷经常对我讲,作为一名医生,有仁心才有仁术。患者无贫富贵贱之分,要一视同仁。要耐心、细心地听取患者叙述病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救治患者。”郭诚杰的孙子郭向阳说。
   “爷爷90多岁了,还不断地在医学领域去追求,去学习,给自己制订计划,写回忆录,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医学上的问题。”郭向阳说,爷爷对他来说,不仅是他导师,更是他的精神标杆。
   郭诚杰去世后,陕西中医药大学成立的郭诚杰同志治丧委员会在讣告中这样评价到:“郭诚杰国医大师是新中国针灸学科的奠基人和临床及科学研究的引领者,开创我国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之先河。郭诚杰同志献身祖国医学近70个春秋,对我国乃至世界针灸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郭诚杰同志的逝世,是陕西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的重大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