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细菌的前世今生

 GXF360 2017-07-06
超级细菌的前世今生

超级细菌的前世今生

□金 衡

不久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孩子姓林,来自福清。几年来,小林的父母一直以为他得的是感冒,吃了不少药,但总不见好。医生为小林做了一个鼻腔分泌物的培养。然而,结果让医生惊出一身冷汗——在小林的身上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

医生从孩子的父母那里得知,他们家中一直常备头孢、阿莫西林等消炎药。从小林三四岁开始,但凡一出现身体不适,家长就给他服用这些药。病情严重时还会去诊所要求打针或输液,注入更大剂量的头孢类消炎药。而正是这种用药误区让“超级细菌”找上了小林。

超级细菌几乎无药可用

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某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头孢、阿莫西林等常见的抗生素都对付不了它。它能在人的身上产生脓疮和毒泡,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

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于这种病菌,目前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1941年青霉素开始临床应用,1942年就发现了耐药的葡萄球菌,时至今日,葡萄球菌的适应性仍然很强。耐药性的严重性,21世纪以后逐渐显现,并受到各国重视,尤其是最近几年,2000年的时候,美国传染病学会、感染控制学会曾发出呼吁,说明细菌耐药性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在我们身边,超级细菌家族比比皆是,像“ESKAPE”这6个字母,分别代表了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和肠杆菌,这些细菌就具有超强耐药性。

而《2009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的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曾在上世纪60年代被称为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现在也很普遍。

MRSA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和关节的感染,当年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时,用来对付的正是这种细菌。但随着抗生素的普及,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抵抗力,产生青霉素酶破坏青霉素的药力。MRSA的耐药性发展非常迅速,在1959年西方科学家用一种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杀死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仅隔两年在英国就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MRSA已经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也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首位),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被证实对MRSA还有效的只有万古霉素。

细菌耐药性无法避免

细菌耐药性无法避免,这是必然的现象和规律。以前的细菌可能只对一两种药有抗药性,通过“细菌药敏试验”,总能找出几种药物来对付它。但细菌的种类千差万别,不同细菌的耐药性都是有强有弱。当年红霉素推出后,不到6个月,链球菌就产生了耐药性,号称超级抗菌素的万古霉素于上世纪50年代发明,到了1997年,日本也有报道说发现了万古霉素的耐药细菌。

近年来,人类和细菌打着一场拉锯战,从青霉素到头孢菌素再到碳青霉烯类,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步增强,然而21世纪以来,抗生素新品的研发脚步缓慢,已跟不上细菌的变异步伐。

尽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试图超越抗生素的办法,如噬菌体杀菌、细菌素杀菌和益生菌等方法,但是,抗生素仍然是当前对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暂时只能作为辅助。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滥用,让抗生素为健康服务的时间更长一些,降低细菌抗药性的出现速度。

滥用抗生素加快细菌变异

普通细菌怎么会成为泛耐药细菌呢?

举个例子说,细菌在不断分裂繁殖的过程,就像工厂的大规模生产,产品成千上亿,其中就会产生部分基因变异的“次品”。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后,杀死了敏感细菌,剩下的“次品”就成为耐药细菌,然后再在体内繁殖,成为耐药超强的细菌。滥用抗生素,就会加快耐药细菌的产生,让它们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超级细菌形成的第一步就是基因变异后产生一种酶,这种酶可以使得药物失去效力,第二步是将提升抗药性的基因片段转入其他更具感染力的细菌体内。《柳叶刀》上曾发表文章,就介绍了一种泛耐药的金属酶。

医院是最容易产生超级细菌的地方,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内,因为那里的抗生素使用的频率和力度都很大,而且容易在病房内传播。因此,医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患者家属自觉配合探访规定显得尤其重要。患者在痊愈出院后,也不代表就处于无菌状态,有研究表明,最长的患者可以带菌4年。

做好监控阻止传播

面对超级细菌,采取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有助于阻止其传播。

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对于阻断超级细菌的传播尤为重要,空气、病房、医疗用具和吸氧管道等都要消毒,床铺、床头柜、门把手、地板也不能忽视,要特别注意医生护士的手卫生,查过一个患者,就要用消毒水擦手,最好是洗手,有条件的地方应对泛耐药菌患者隔离。另外,超级细菌欺软怕硬,自身的免疫力就是抵抗超级细菌的一道防线。

据了解,面对超级细菌由于临床应用的所有抗生素都不起作用,有人就开始转向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老药,如黏菌素、替加环素,但是这类老药毒性较大,只能作为某些个案使用。对于这些老药,当前我们掌握的数据不多,不清楚多少剂量才是安全的、合适的。临床试验也不多,无法推荐可靠的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专家乐观地认为,人类肯定会找到对付超级细菌的新药物,这只是时间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