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采莲与拔蒲

 砂锅馄饨 2017-07-07

小暑|采莲与拔蒲

小暑|采莲与拔蒲

小暑,六月节,时令进入季夏。季夏之月的两个节气——小暑、大暑,主题就是热。

《礼记·月令》说这月“温风始至”“土润溽 (ru) 暑,大雨时行”,不光热,而且湿。不过湿度、温度都具备了,植物就进入旺盛生长期,到处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所以《礼记·月令》又说“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此时农事头等重要,征伐、动土和徭役都在不许之列。《四民月令》也说“趣耘锄,毋失时”。对于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耕种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它决定人们的衣食和生存,再大的事也不及抓住天时让植物尽力生长重要。除此之外,织染布、作麴 (qu),也是这月的工作。《夏小正》中还提到“煮桃”,此时桃子成熟了,可以煮过晒干做桃脯。

在所有的农事活动中,最具诗意的恐怕是采莲了。

小暑|采莲与拔蒲

采莲早在周时就有了,《周书》载“薮 (sou) 泽已竭,即莲藕掘”,只是简单地把水淘干了挖莲藕罢了。然而作为一个诗性入骨的民族,又岂能放过那些水面上密生的圆叶,和亭亭而立的花朵呢?《离骚》中有“制芰 (ji) 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将之作为清净品德的象征纳入自己美好理想的意象群当中;曹植形容洛神的清逸之美,说“灼若芙蓉出渌波”;曹雪芹用芙蓉花寓意林黛玉,形容她是“风露清愁”。

在文人的意象中,莲花有水的柔美与清净,有仙子的轻逸与摇曳;在佛教当中,莲花是八种吉祥宝物之一,是圣洁的象征;然而,在世俗的意象中,莲花却有不同的意味。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莲蓬是多子的象征,密匝匝的荷叶则庇护着情人们的缠绵。然而这些充满着情色意味的象征,却仍是清净的情色,是自然、透明、真挚的情感流露和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夏季的乐府诗当中,有大量与莲花有关的题目,借此倒可略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南朝时,人们已经不仅仅是挖藕——况且那是秋季的事--小暑大暑花盛的时节,主要是采花、采叶和莲子。

小暑|采莲与拔蒲

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

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

——《吴歌.采莲童曲》

典型的采莲场景大约是这样的。采莲女们三三两两划着小船分散在水面上,一边采花,一边唱着歌,歌声遥遥应和。夏日的热风经过湖水的洗濯,也带上一丝清凉。果真热了,就躲进密匝匝的荷叶下休憩一阵。采莲的乐府诗另有一句“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采莲分明变成了游戏,在湖面上自由遨游,然后带着一身花香归家。

这样优美的劳动谁会不喜欢?于是“采莲”便成了乐府的母题之一,出现了大量以《采莲曲》为题的乐府诗,而采莲女自然成为了诗人们围观的对象。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李白《采莲曲》

若耶溪的采莲女,爽朗而又纯净,莲花一般娇嫩,阳光一样透明。花香沾染了她的衣袂,又飘散在空中。岸上游冶郎的爱慕之情,因为远远的观望而变得清澈,与采莲女的美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可惜末两句落了叹息,可是——又何尝不会怅然呢?

很多时候,采莲是在早晚不太热的时候。

小暑|采莲与拔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摘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梁.简文帝《采莲曲二首之一》

无论是日暮晚照、月轮初升,还是清露晨落,都不止是清凉,更为采莲笼罩了一层诗意的纱。有了浪漫的气氛,欢会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结果。

小暑|采莲与拔蒲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

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吴歌.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採我,我心欲怀莲。

——《吴歌.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夏歌二十首》

李白的《采莲曲》直白而透明,仿佛自然天成,但细腻含蓄的情感,仍是文人化的诗意。简文帝的《采莲曲》优美工整,像是画作一般精美灵秀。吴歌,是南朝吴越地区的流行歌曲。它的表达浅白直露,你侬我侬,世俗气浓,看多了还净是重复的意思和句子……然而,那些在水面上、莲叶间,荡漾着的,似乎就该是这样的词句。

小暑|采莲与拔蒲

采莲活动的周边,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意象,比如采菱。与采莲类似,《采菱曲》和采菱女也是一组小诗歌群。此外菰(茭白)、菖蒲、蒲草也都是江南夏季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共同构成了江南夏季水面诗意化农事活动的意象群。从时令上来说,菱和菰(gu)采摘的时间要稍晚些,小暑节气的主角是莲花和蒲草。此时的蒲草柔韧,适于编制器物,六月正是拔蒲的时节。

蒲草,又叫水烛,和菖蒲不同。菖蒲有香气,古时一般用来泛酒、制香料和避蚊虫,而蒲草主要用来编制器物。蒲草常与莲花相伴而生,它们的生长互不影响,还能防止杂草生长。

小暑|采莲与拔蒲

《乐府诗集》中有两首西曲《拔蒲》,是荆楚一代的流行歌曲。数量不多,但写得极有韵味。如果把这一季里数量庞大的《采莲曲》和两首《拔蒲》放在一起,我会毫不犹豫选《拔蒲》为最爱。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

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西曲.拔蒲二首》

蒲草,本就不如莲花香艳,再加上西曲风格又不比吴歌香艳,如此一来倒显出质朴本色。干干净净一件粗布衣裳,简单的裁剪,还露着毛边,但就是耐琢磨。

这两首诗,情绪、故事都是连贯的;文辞平顺自然,没有难懂之处。头两句描写蒲草,颜色、姿态,清丽可爱、长叶随风,十个字把蒲草写尽了,似乎没有其它可以补充的特点了。第一首三、四句和第二首头两句铺陈拔蒲的过程,淡淡的也没什么渲染,故事全藏在暗里。拔蒲的人是我与君——两情相悦的两个人,我们一同撑船在五湖中,从桂兰渚到桑榆下,从朝到夕整整一天。然后,最后两句亮了。“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那么,这一天都干什么了呐?——这不就是热恋中的情形么。我可能记不住任何一个你侬我侬的句子,这两句倒是一看就记下了,而且心里还忍不住要念叨。意在言外,自然天成,也就是这样了吧。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转自 吾弗知

微信ID keepprobing

小暑|采莲与拔蒲

丁酉年节气

< 坚持发现和分享美好="">

合作请联系:ccy-324

投稿邮箱:16663179@qq.com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往期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