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汉图集—十八罗汉画像

 愚雅轩 2017-07-07

 
 

罗汉图集—十八罗汉图

 

尤子求彩绘绢画“十八罗汉”《降龙罗汉》  

十八罗汉画像

    在佛教供奉的诸神中,佛、菩萨、罗汉、护法诸天像种类极多,居世界三大宗教之首。佛像和菩萨像由于受《造像度量经》以及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具体规定,失于千佛一面。罗汉像则不然。他们的具体形象因无经典仪轨之限,艺术家们在现实的老幼胖瘦、高矮俊丑和尚的原型基础上,创造了众多的罗汉像艺术作品。陕西洛川民俗博物馆藏十八罗汉画像即是其中之一。

    罗汉的形象在佛教中出现较早,但先有十六罗汉。据《宣和画谱》记载,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曾画有十六罗汉像1幅。唐以前各个罗汉尚无名号,直到玄奘译出《法住记》后,才确定十六罗汉的名号。此后,有关十六罗汉的传说才开始流行,十六罗汉的塑像和画像就更多了。传世的有五代禅月大师贯休所绘的十六罗汉像,姿态各异,骨相奇特,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很大影响。

    在十六罗汉基础上加画后两位,大概是宋代才出现的事。最早见诸记载的是苏东坡所作《十八罗汉颂》诗文。十八罗汉的兴起主要与画家的创作有关,缺乏正规的经典依据,所以后两位罗汉的名称说法不一,有阿难迦叶说、宾头胪与庆友说、迦叶与军徒钵叹说,还有迦叶与弥勒说。这里介绍的十八罗汉画像取后一说。到了清乾隆年间,皇帝钦定第十七位是降龙罗汉,即迦叶,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即弥勒尊者。降龙伏虎的传说是中国的,起源甚晚,大约在北宋以后。不过这两尊像画或塑起来时有龙和虎作为道具和陪衬,容易取得生动活泼的效果,所以多被画家所采用。乾隆以后的十八罗汉像中,降龙与伏虎罗汉更为流行,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据经典记载,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唐代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奉。到五代时,绘画雕刻日益兴盛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了第一位阿罗汉宾头卢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者有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历史上嵩山少林寺也出现过少林十八罗汉。功夫罗汉潘国静是现代少林十八罗汉之一!

 
 
 尤子求彩绘绢画“十八罗汉”《降龙罗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