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翠岭映溪皆入画,古村徽瓦云雾中——走访贵池千年古村石门高

 XINJIYINXIANG 2017-07-07

雨后,烟雨朦胧。一大早,我陪家人和朋友一行共10余人一起,从九华山的西面730山寨出发,驱车三辆,向位于贵池棠溪镇的千年古村石门高进发。

“翠岭映溪皆入画,古村徽瓦云雾中”。沿途时雨时停,我们穿行在起伏的山峦之中,穿行在时隐时现的云雾中,欣赏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由于道路不熟,走了冤枉路,中午时分,才到达位于贵池、石台、青阳三县区交界的石门高古村。柯氏家族的领头人、石门高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柯芳春先生等待我们已经很久了。由于天还在下着中雨,我们跟随芳春先生先去吃午饭。


真是天随人愿,吃完午饭,竟然老天雨止欲晴。村北水口,两座神奇的巨石,形似巨门。龙舒河欢唱着穿门而过,河滩上有几个游人在嬉水拍照,景色怡人。相传,当年的新罗国王子金地藏云游到此,路过石门水口,见四周高山,环抱如城,山势峻秀雄险,惊叹“山为城,石为门,真乃仙境也!”


桃花坞山野的清香把我们引进了“石门”。迎接我们的是一队队形态各异的古杨柳,在山风中婆娑起舞,哗哗的拍着手儿欢迎我们。清新的空气,使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上图:石门口与龙舒河;下图:进村门楼

下图:离门楼不远处的文昌阁

过石门,来到村前,有个徽派门楼跨路而建,走过门楼,路边有座四方碉楼式的建筑——文昌阁。芳春先生介绍,这两个建筑都是他来这里以后,仿原来样式重建的。走进古村落,呼吸着新鲜空气,走在石板铺就的路面上,感受着历史的回响和悠久的文化。

我们首先来到高氏宗祠参观。高氏宗祠——归隐堂,建于明代景泰六年(1455年),坐北朝南,位于村中心的老牛形前。老牛形,传说是一条神牛,是个风水宝地。祠堂前有一口方塘,使得祠堂“前有镜照,后有山靠”,风水更是了得。


这口古老的方塘用花岗岩砌成,汇聚龙泉活水而成。相传是供老牛形这条“神牛”饮用的水,实际上是全村消防储备用水。这方塘也是村民放生求福之处。塘中有红蛟鱼、长寿龟,从旁边小店里买来鱼食,撒一把到塘中,条条红影争相簇拥过来,抢食发出的“啧啧”声,惹得我们开心无比。


一塘多用,科学周全,可见古人的设计充满了智慧!方塘平静的水面,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古祠、山峰和村庄,使得村庄有了灵气,是石门高村的一道美丽景观。古人高薰有诗赞曰:“门开一鉴照回廊,石下潺潺活水长。是有锦麟争泳跃,更多绿藻竞芬芳。”

高氏宗祠——归隐堂连同门楼牌坊在内,共有七进,除倒塌的最后一进享堂外,现尚存六进,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从现存的规模来看,也能看出昔日是何等地气派和辉煌!高氏宗祠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内,徽派建筑艺术风格浓郁,每进上方均有不同道数的驼梁,驼梁两端雕有麒麟和花草之类的图案,色彩至今依旧鲜艳。第三进大厅是高氏宗祠最宽敞、最气派的大厅,厅内顶上方有11根驼梁相连,共有22根木柱支撑。木柱下方各有一“石磉”作垫。每一个石磉上所雕刻的花纹图案都不相同。

在天井台阶和天井水池两边,共有六块石头雕出的“牛鼻石”。上有平台,两边有走廊,整个大厅古朴宏大。这里也是高氏族人集会之处,也是当年匾额集中之处。匾额有皇上御赐的,有达官显贵赠送的,也有名家书写的,显示这座古建筑的荣耀和辉煌,展示着它的文化品位。

走出高氏宗祠,我们徜徉在村中的石板铺就的街巷之中,寻找历史的遗迹,放飞我们的心情。青石板下,山泉淙淙,浅吟低唱;墙角砖缝,小草探头,野花点点;古巷两侧,古砖门楼依山而立,各具姿态。


村中一些不同时代的建筑向我们展示着不同历史的信号。有的门梁雕龙画风,显示年代的久远;有些门头上商铺号名依旧清晰,显示这里曾经是商贸集中之处;有的墙上“大跃进”和“毛主席万岁”等标语清晰异常,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而那些曾是高堂巨宅,如今是残墙断壁的历史遗迹,则述说着130多年前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队在此屠杀焚烧的血泪。

村中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下图),树龄有550年了,曾遭大火焚烧,绝后逢生,目前树干只剩下半边,现仍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半边树洞可藏数人。村边有条玉带似的龙舒河,穿峡出谷,蜿蜒流淌。

千年名村石门高,文化底蕴深厚。村东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一个巨大的摩崖石刻“魁”字,这是古村的一大景致,谁见了都会惊叹不已!据《石门高氏宗谱》记载,唐长庆三年(823年),石门高氏第十七代高子军,文采出众,荣获翰林院大学士桂冠,光宗耀祖。高子军的叔父高祐,高兴地写下个“魁”字,并请石刻名匠,将这个“魁”字刻在村东的花岗岩峭壁上。一个“魁”字,足有一丈见方,笔画宽度超过一尺,深达寸半。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显得格外耀眼和古韵森森。

魁者,魁星也。预示着石门村千百年人才不断,文曲星辈出。事实确实如此。陪同我们参观的柯芳春先生介绍,石门高历代科举人才不断,最辉煌的年代莫过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石门高氏曾有14人同朝为官,还有一个女婿做知县,一个外甥做知府,可谓显赫一时。石门高自古就是有名的“魁星村”,刻着“魁”字山峰就叫“魁峰”。

来到千年古村石门高,不能不提到此村的名人高霁,不能不提到谪仙李白。高霁与李白是好友,美好的故事千年流传。唐天宝八年(749年)冬,寓居金陵的李白,受到诗友、隐居在石门桃花坞的高霁邀请,首次来到秋浦,与前来迎接他的诗友、青阳县令韦权舆(姓名韦仲堪,字权舆)一起,沿龙舒河辗转找到石门桃花坞高霁家。在高霁的陪同下,李白饱览了石门八景后,听说附近的九子山风光更美,遂与高霁以及韦权舆结伴,沿白沙岭古道,过牛栏阡,登黄泥岭一天门,上楼台山进天门、二天门,再登七贤峰三天门大堡,从九子山南面上山游览。当进入青阳境内,途经乡绅夏侯回家时,入室小憩。

夏侯回对诗仙李白十分景仰,便盛情款待一行。饮宴中,把酒坐眺九子山雪景雄姿,九峰如莲,美妙异常,诗人们诗情激荡,于是,李白、高霁、韦权舆即兴联句唱和,一气呵成,珠联璧合: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这便是名闻古今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诗,又被称为九华山的“定名篇”。三位诗人因此与九华山共存同辉。从此,不仅石门高随之闻名遐迩,白沙岭古道也因留下金地藏与李白之“圣迹”而被世人传颂。唐朝大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在石门高留下了瑰丽的诗篇和动人的传说。才使得隐士高霁和石门村的桃花坞,虽身处深山,却能名载青史,流芳千古。


如今“太白石床”、“青莲洞”、“太白长啸处”等名胜古迹仍完好如初。白笴坡仍有当年的“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的诗情画意。

这个石门高村自古与柯氏家族颇有渊源。在石门高通向九华山的白沙古道旁,有个邻村村就叫柯家。查九华山《莲玉柯氏宗谱》可知,早在唐宋时代,柯氏家族就有多人娶石门高氏姑娘为妻,柯氏姑娘也有多人嫁到石门高氏望族。可以说,高家与柯家是血缘相连的亲戚。如今,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石门高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柯芳春,更是以石门高为家,十余年如一日,投资数千万元,保护石门高的古民居不受破坏,使得千年古村石门高绽放光辉……


参观石门古村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感受很深,赋小诗一首《观石门高有感》记之。诗如下:

云雾飘渺妆魁峰,方塘绝巘倒影中。

祠堂峻茂清泉唱,石门古村底蕴浓。

白沙圣迹今犹在,桃花坞寻谪仙踪。

桃园三贤联佳句,改名九华千古颂。

岚光滴翠暖蒸云,石巷古韵香薰风。

柯氏保护古村落,莺歌生辉绝世功!


下图:千年古村石门高曾经的高宅大屋,如今断墙残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