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的名胜楹联(二)

 风舞三湘 2017-07-07

 

 

二 趵突泉

  1.趵突泉旁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赵孟頫题趵突泉泺源堂

  这副对联现悬挂在趵突泉泺源堂楹柱上,系摘自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趵突泉》诗中的颈联,原由当代已故著名书法家金棻先生书丹。此乃趵突泉第一楹联。趵(音bào)突泉,在山东济南市西趵突泉公园內,泉自地下涌出,高或数尺,《水经注》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语,为古泺水之源。该泉北侧的泺源堂因此而名。华不注,即华不注山。该联以夸张的手法,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趵突泉的气势:泉水上涌,浪花四溅,升腾起云烟雾气,把高高的华不注山都润湿和笼罩了;泉水自泉眼喷出,声若隐雷,震动了碧波荡漾的大明湖。联语自然明快,气势恢宏,有声有色,笔墨十分传神。上联写视觉所看到的景观,趵突泉三大泉眼,喷涌剧烈,形成高大水柱,然后向四面散开,犹如三堆翻滚的雪涛,相互撞击,微珠飞扬,似同云雾;冬日天寒地冻,泉池中却热气升腾飘飘悠悠,弥漫于空中,甚至连古城北郊的华不住山都被笼罩住了。下联是写泉涛的声响。巨大的涛声,震撼着碧波粼粼的大明湖。这一看一听,短短十四个字,便生动形象地将趵突泉的声势全部揭示出来了。

  赵孟頫诗《趵突泉》: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性孤。

  三尺不消平地雪;
  四时长吼半空雷。
 ——趵突泉,亦名槛泉、瀑流,古泺水发发源地

  云接太行分岱岳;
  水从王屋到明湖。
 ——清人丁耀亢咏趵突泉

  野鹤闲云,何非法相;
  清风明月,亦是色尘。
 ——题于趵突泉。 注:法相,佛家语,谓事物的形相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题趵突泉

  世间事物总有它的两重性,所谓刚柔相济,趵突泉气势磅礴是其一面,然而也不乏其轻柔。这副对联原来悬挂在趵突泉泺源堂上层楹柱上的,它说的就是趵突泉轻柔的一面。此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趵突泉“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时的逼真情景。两个动词“飘”、“冒”的反复重叠以及顶针修辞的使用十分传神。“玉带”和“珍珠”分别比喻泉瀑和水珠,十分贴切。清泉涌出后,形成绿色的波纹,由东西两条小溪汇入西泺河,像轻柔的玉带,从佛脚(泺源堂原为吕祖庙,堂内原有吕祖塑像,其脚伸在门内)边飘下。“源头活水源头活水,取自宋代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长流水总是不停地冒,冒出一串串珍珠。这串串珍珠。说的是三窟周围同一池中的众多小泉。正像老舍先生的散文《趵突泉的欣赏》中所讲:“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此联摄取泉水的涌出,飘洒两个意象并加以渲染,运用顶针修辞方法,栩栩如生地摹拟出趵突泉的动态美,使人读起来韵味无穷。

  空洞洞天,作飞飞响;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
 ——济南趵突泉观澜亭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石琢堂题济南趵突泉观澜亭

  趵突泉在济南城西门桥南,泉水从裂缝中分三股涌出,声若隐雷,浪花飞溅,宋代始称趵突泉,名列济南廿二泉之首。上联:彩绘的楼阁,倒影在明镜般的池水中,仿佛幻化成了一片神仙福地,极言景色有如仙境一般美。神仙福地,即洞天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处,亦喻名山胜景。下联:喷涌的飞泉,声传天外,宛如谱写了一部天籁的乐章,极言泉声的悠扬悦耳。云外,白云之外,多指极高极远的地方。山水清音,晋左思《招隐》诗:“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写,指抒发,宣泄。上联写阁,下联写泉,而以“福地”“清音”为喻,把人们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巧妙地联系一起,颇能传出“趵突”之神韵。

  有本者如是;
  知机其神乎。
 ——吴菊隐题济南趵突泉望鹤亭

  琴瑟友之钟鼓乐;
  凤凰归矣潇湘吟。
 ——徐北文题于娥英祠

  上联取自《诗经·周南·关睢》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毛传伟《关睢》是歌颂后妃之德的。而琴瑟是互相配合的两类乐器,可借喻两姊妹的和睦友好,“友”史特表兄弟姊妹之间的品德的,所谓“友于兄弟”集市,正好用于娥英两人。同时瑟的发明》吕氏春秋·古乐》曾说是瞽叟创制,经舜加以改良的。“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因此,这上联悬在祠前就有多层含义了。下联是从《山海经·中次十二经》等古籍取来的传说,正如《水经注·湘水》所说:“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下联的凤凰,因凤是雄,凰是雌,比喻大舜夫妇,虽死于南方,但其灵魂终于自潇湘一路吟唱而非归故乡(即历山之下)。而且凤凰的出现,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在舜的乐官夔在指挥舜作《韶》乐时:“各击鸣球,抟拊琴瑟……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为什么凤凰与舜的关系如此密切,原来古代神话中的蕣是鸟头人身的族徽,也即是凤凰鸟。因此下联也含有多层的意义,并希望能开拓读者联想的空间。

  趵突腾飞,三泉歌唱尧舜禹;
  中华昌盛,万代长明日月星。
 ——题于三圣祠大门的楹柱上

  三圣祠在趵突泉源之北,中祀尧舜禹三位圣人,此殿是与前面的娥英祠配套的。即以娥英祠为主殿,此为后殿,犹如孔庙之启圣祠叔梁纥与颜正在者,因为所祀之尧,乃娥英之父,舜乃娥英之夫。此殿在趵突泉的北院,所祀之神为三人,与趵突泉之泉源三股鼎立遥相呼应,遂有“趵突腾飞三泉歌唱尧舜禹”的上联。下联联系现实,是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也是遂了尧舜禹三位圣人的夙愿。此联有徐北文撰写,书家朱学达以颜体书之。

  垂儒家道统;
  开华夏文明。 
——题于三圣祠神龛楹柱上

  济南在战国时期就称为历山。舜是曾躬耕于历山下,他孔孟儒家崇拜的圣主。尧舜禅让是儒家“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舜的孝友仁德又是儒家伦理的典范,舜的“诗言志,歌永言”更是儒家文艺论的根源。齐鲁既是的诞生成长地,又是东夷文化的根据地,故儒家很自然地把产于历山的东夷部落领袖(或称为祖神)的舜作为古圣王来崇拜。唐韩愈在《原道》中所标举的华夏的“先王之道”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以是传之孟轲”的儒家道统。华夏文明的主流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所以就有了“开华夏文明”之说。此联有徐北文撰写,陈梗桥书写。

  滋荣冬茹温常早;
  润泽春茶味更真。
 ——题于趵突泉旁望鹤亭

  2.李清照纪念堂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郭沫若题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纪念堂在趵突泉公园内东北隅,1980年重建,院落清幽,典雅别致。祠堂楹柱上即悬挂着这副对联,为郭沫若1959年9月撰书。上联写李清照故居位置。李清照,原籍山东济南,其故居具体位置有两说:一说在章丘明水镇廉坡村,一说在柳絮泉与漱玉泉之间。相传李清照的词集《漱玉集》即以漱玉泉定名。下联写李清照词文的风格。后主为五代南唐李煜,词章甚佳,为婉约派的代表。《金石录》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研究金石的著作,她为赵所作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其词风格均有李煜婉约、感伤的情调。漱玉集,指南宋词人李清照所写《漱玉词》,金石录,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将所藏金石拓本按序编成目录,并作了考订,名曰《金石录》,李曾参与其事,写了《金石录后序》。后主,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长于作词。遗风,前人传下来的风格。上联描绘李清照故居的位置及其周围景色;湖、泉、柳,备极幽雅。下联概括其创作成果,评说其艺术风格。作者题《故居》诗:“传诵千秋是著书”。李词清新委婉,颇有李后主作品风格。此联不用典故,语言明白。从地、人两个角度,把题目应有之义写足。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支女儿花。
 ——臧克家题李清照纪念堂

  历下旧游地,金线泉边丁字水,梳妆楼畔宠柳丝,徘徊无限意;
  赵侯吾同邑,金石录后悲怀序,漱玉词采妇班头,挹芳动情诗。
 ——李清照纪念堂。 注:金线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前;赵侯,赵明诚

  三径绿树人醉竹;
  百花红处客寻春。
 ——李钟余题李清照纪念堂

  此联位于趵突泉内的李清照纪念堂,主要描述了纪念堂环境的幽雅安静,同时又不乏活力。“三径”是个典故,出自汉代的蒋诩,其辞官不出后,在家中开辟三径,只与好友求仲、羊仲来往,后用“三径”特指归隐之处。该联写得清新淡雅、与纪念堂的风格和环境相得益彰,也与李清照的词风相吻合,在名人纪念馆的楹联中可谓是别具一格。

  金石录,有几叶闲情好梦;
  漱玉词,积多年国恨离愁。
 ——马公愚题李清照纪念堂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更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马公愚题李清照纪念堂。 注:校碑,指李与赵校订金石碑文之事

  李清照纪念堂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有厅、亭、轩、廊等建筑,庭院幽雅宜人,1956年修建。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著有《漱玉词》。玉笛,李清照常以秦穆公时爱吹箫的萧史比丈夫赵明诚,以自己比为爱吹箫的弄玉,玉笛象征两人的共同爱好。上联化用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意,概括她后期艰辛境遇,漂泊江湖,无奈而借洒浇愁,人比黄花(菊花)显得更加憔悴。下联回顾前期幸福生活,校碑于书斋,乐趣无穷,连美梦也随着笛声起伏回荡。全联以“栏槛”对“江湖”,点明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反映李清照经历南北宋之交、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惨痛变化。“梦随玉笛俱飞”一句,写得恍惚迷离而神采飞动,甚为感人。

  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
 ——欧阳中石,易安旧居有竹堂大门楹柱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易安旧居有竹堂

  济南泉水,洛下园林,间气英华钟韵语;
  故国前尘,归来梦影,偏安文献让遗嫠。
 ——李清照纪念堂静治堂

  3.万竹园

  二十四泉,清流遍绕楼台亭榭;
  万千个竹,绿意长存春夏秋冬。
 ——徐北文撰写并书于万竹园大门楹柱

  未曾出土便有节;
  及至凌云尚虚心。
 ——题于万竹园万竹堂

  艺事无涯泽寰宇;
  哲人有范重晚晴。
 ——题于万竹园玉兰院

  亮节高风,千秋式范;
  隽才绝艺,一代宗师。
 ——题于于万竹园玉兰院

  才木有本心,万竹园先生而碧;
  江山留胜迹,斯堂为齐鲁添佳。
 ——题于于万竹园玉兰院

  一世辛苦,化育桃李遍天下;
  百年禅悟,长留春色满人间。
 ——李苦禅大师书万竹园内玉兰院

  芳溢仓宇无相意;
  花归莲房有苦心。
 ——题于万竹园爱荷亭南面楹柱

  此联为颂扬李苦禅所作。李苦禅艺术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说过犹如花谢后结出的莲子。莲房亦指增人的居室,这里一语双关,寓意李苦禅像苦行憎一样地培育自己的果实,最后他都献给了人民。

  朱颜迎旭从无蔓;
  玉质出泥自超尘。
 ——题于万竹园爱荷亭南面楹柱

  万竹园内设有李苦禅纪念馆,该馆可谓楹联荟萃之地,仅爱荷亭就有四副。爱荷亭在纪念馆的中央,为水中六面亭,因李苦禅爱荷而得名。爱荷亭檐下,悬有匾额:“性月澄明”,为李苦禅弟子所题,是对李苦禅品格的高度评价,将其喻为皓月,清澄明洁。亭南面楹柱上,即悬挂着这副楹联,对联是康宁玉于丙寅初所写。写的是嫣红的荷花,迎着旭日,无枝无蔓地开着,虽生于污泥之中,却洁白如玉。这正是李苦禅高尚情操的生动写照。 ——光明磊落,端庄无邪。他生于晚晴,历经民国,社会黑暗,污浊不堪。而李苦禅却浩然正气,一尘不染,正如李苦禅自己所云:“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

  花茎丝丝联故土;
  碧叶习习爽晚风。
 ——题于万竹园爱荷亭北面楹柱

  眷恋故土,如藕断丝连,这是人之常情。李苦禅出生在山东高唐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仙逝后,又回到了故土,可谓了却了他的心愿,所以他在清爽的晚风里,想碧绿的荷叶一般,随着习习的熏风舞动。

  竹影拂阶尘不起;
  月光穿池水无声。
 ——题于万竹园爱荷亭北面楹柱

  艺塑黑陶,技胜神超;
  精美展览,举压洪涛。
 ——启功题于万竹园仇志海黑陶艺术馆

  4.五三纪念亭

  英烈仰当年夏五;
  梦魂归夜月更三。 
——湘潭吴贞缵题于五三亭正面

  平地起长虹,叹诸君报国捐躯,永为河山留壮气;
  万方多难日,愿此后同仇敌忾,共扶杆橹障狂澜。
 ——三河张绍堂题于亭北楹联

  大义薄云霄,留千古河山正气;
  此亭临海右,想当年樽俎英风。
 ——王向荣题于亭西楹联

  馨香祝万古千秋,长留兹海岳英灵,河山壮气;
  事变记五月三日,犹想见杲卿断舌,温序衔须。
 ——张钺题于亭南楹联

  5.其他处

  人拟古今双学士;
  天开画图两瀛洲。
 ——边习书,题于趵突泉白雪楼南门楹柱

  临轩品茶,悠然见南山,欲辨无语;
  俯流观鱼,游尔至瀛洲,蕴乐谁知。
 ——题于趵突泉皇华苑

  柳影婆娑留画意;
  泉声清越生诗情。
 ——题于趵突泉对函楼

  黄丽翠柳凌波舞;
  红雨白云绕楼飞。
 ——题于趵突泉瞻山堂

  泉声入耳鸣环佩;
  竹色迎眸展画屏。
 ——题于趵突泉瞰水堂


 作者:金争 原载:金争的日志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