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从玉室金堂地 中有延年益寿文

 文山书院 2017-07-07

采从玉室金堂地
中有延年益寿文

        朱尊一金文七言联,拍品见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预展。题款:周侯族台鑑家正篆,时在乙丑夏六月,贯成书梡鞠錄句。钤印:贯成私印(白)、字曰尊一(朱)。


       此联中的乙丑当在1925年。所见拍卖公司楹联释文“采从玉室金堂坠,中有延光益寿文”有误:上联末字“坠”当作“墬(地)”,下联第四字“光”当作“年”。



      “苍茫书院“对联释文当作:“采从玉室金堂地;中有延年益寿文。”释文没有什么不妥,关键是“采”怎么讲?


       上联“采从玉室金堂地”出自杭世骏诗;下联“中有延年益寿文”出自边浴礼诗。


       有人说,“采”是选取、采集。这么简单的理解,肯定是不足以理解此诗。怎么讲,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抽丝剥茧,来理解什么是“采从玉室金堂地”。


       先看看“玉室金堂”出处。玉室金堂:神仙的居所。此句出自宋苏轼七言律诗《宿九仙山》:“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晋书·许迈传》:“自山阴南至临安 ,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 汉末诸得道者皆在焉。”



       “采”,在这里应该与后面的“地”联系起来看。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采地又叫采邑,食邑。《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法言·重黎》:“西采雍梁。”注:“食税也。”《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 “字亦作寀”肯定是写错了,“寀”即审,与采相去甚远。采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只抽税不封地。换句话说就是吃皇粮。

   
       弄明白了这两个词,意思就大致清楚了。就是说,与《千字文》所载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有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句诗由杭世骏说出来,还有不同寻常的意思。杭世骏这么写其实是一种反讽或者自嘲。图一时的嘴上快活,丢了一生的锦衣玉食。


       据传杭世骏为人耿介,敢于直言。时值天下大旱,乾隆特开“阳城马周科”,测验翰林院官。意在选拔人才,帮他治理国家。杭世骏在这次试卷中直言不讳,条陈建议,提出“朝廷用人”不要以满汉划线,应该泯灭“满汉之见”。“满州贤才虽多,较之汉人十之三四。天下巡抚常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也。何内满而外汉也?”还说:“三江两浙,天下人才渊薮,边隅之士,间出者无几。今则果于用边之人,不计其才,不计其操履,不计其资俸,而十年不调者,皆江浙之人,岂非有意见畛域?”话说得恳切。


       实际乾隆开科,取治国干才,却是叶公好龙,一旦真的听到“直言”,就怒不可遏:“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复取视之”。传说人家帮杭世骏说话(求饶):他是狂士,做诸生时就发狂言。为此叩肿了额头,才免杭一死。乾隆说:“这种狂士,只能收卖废铜烂铁!”杭世骏由是罢归田里。他回到杭州,在闹市摆了一个地摊,布招大书:“奉旨收卖废铜烂铁”。一时观者如堵。


       乾隆南巡到杭州,杭世骏也参与迎驾,乾隆见了他问道:“你靠什么生活?”杭答:“臣世骏开旧货摊。”皇帝不懂,问道:“什么叫开旧货摊?”杭解释道:“把买来的破铜烂铁陈列在地上卖掉。”皇帝听了大笑,写了“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赐他。


       有记载,乾隆问杭世骏说:“你性情改过么?” 杭世骏回答:“臣老矣,不能改也。”乾隆问:“何以老而不死?”杭世骏笑了笑回答说:“臣尚要歌咏太平。” 龚自珍《杭大宗逸事状》中则说:“癸已岁,纯皇帝南巡,大宗迎驾湖上,上顾左右曰:‘杭世骏尚未死么?’大宗返舍,是夕卒。”不知谁是真谁是假。


       故事讲到此,本篇可以结束了。但杭氏的境遇,折射世态炎凉,让人一咏三叹:


     刚开始得知“罪且不测”的消息时,杭世骏正在参加同僚的宴会,还没等杭世骏从震愕中回过神来,东道主已先一步作出反应,要赶杭世骏出门,免得连累自己。此后,那些所谓的同僚如同躲避瘟神一样地躲着他,“杭往话别,辄预戒阍(宫廷守门——刘注)者拒之。”唯独郑板桥写信慰问《与杭世骏书》:“君由鸿博,地处清华,当如欧阳永叔在翰苑时,一洗文章浮靡积习,慎勿因循苟且,随声附和,以投时好也。数载相知,於朋友有责善之道,勿以冒渎为罪,是所冀於同调者。堇浦(杭世骏别字——刘注)词兄,燮顿首。”罢归之初,杭世骏要么闭门不出、避人如仇,要么踟躇在距家很近的吴山幽径中。但有时他又会倒载而行,招摇过市,目无旁人地大声吟唱诗句。


       文化人的良心是一个民族的良心,文化人的痛苦是一个民族的痛苦。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杭世骏一句“臣老矣,不能改也”,几多辛酸几多气节不为外人知,而一句“采从玉室金堂地”可以读出这个自由的灵魂,还有几分超然几分坚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