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崔季廊坊 2017-07-07


唐代有一位连法名也不用的禅师,修行很是特别,他不住寺庙,也不住水边林下的庵棚,而是在松枝茂密秦望山的一颗大树上,搭了一个像鸟窝的篷子,不论刮风下雨,都住在其中,人称“鸟巢禅师”。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听到了鸟巢禅师之名,于是前去拜访。


白居易来到鸟巢禅师的修禅之处,见禅师栖于一棵盘曲如盖的巨松之上,便好奇地问道:“禅师的住处,是不是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鸟巢禅师说:“你身处名利场,追逐欲利,如薪火相交,自性常常被欲利所淹没,得意则忘形,失意则生怨,怨恨憎恚,喜怒哀乐,种种情况,烦恼哪有稍息之时呢?这样又苦又累,难道不是最危险吗?”


白居易觉得很有道理,点头称是。


两人谈得投机,白居易觉得这次拜访,得益匪浅,临别之时,他问道:什么是佛法大意?


鸟巢禅师应声答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鸟巢禅师严肃地说:“三岁小孩虽然知道,八十老翁却未必做到!”


这话如一盆冷水,从头到脚地倾了下来。 


白居易心中一凛,是啊,知道的未必行到,行到的未必达到。


我学佛多年,满腹经纶,自己又身体力行了多少呢?现在还不得心安,功用又在什么地方呢?


白居易诚恳地向鸟巢禅师致谢,然后打道回府,继续用功。


从此以后,他不仅持斋守戒,还大力倡导放生,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普度众生。


《念佛偈》

  白居易

吾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