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我的叔叔于勒
2017-07-07 | 阅:  转:  |  分享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2.?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3.?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二、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三、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四、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探究——拓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2.作者简介莫泊桑:(二)检查预习情况。1、解决字词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撬开(????)??煞白(????)??诧异(????)??牡蛎(????)(????)??别墅(????)褴褛(????)(????)??女婿(????)??嘟哝(????)(????)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ié(????)据???zhàn?(?????)桥???阔chuò(????)??zāota(???????)???手pà(????)端xiáng(????)????zhuàn(?????)钱????莫míng(????)其妙3.解释词语拮据??褴褛??阔绰??恭维??张皇???端详??十拿九稳??与日俱增??狼狈不堪(三)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速读全文,?尝试复述故事梗概,初步感知小说内容。?2.小组内复述故事3.各小组选代表展示4.师生一起理清小说层次,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四)精读分析人物形象1、浏览全文,完成下列任务。(1)说说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分角色朗读?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旁白?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4)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这些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2.小组内交流3.班内展示(五)问题探究1.《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2.“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讨论文中的悬念设置:①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学生交流?班内展示??②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六)总结学习收获?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生自由发言。???(七)拓展延伸口头表达训练: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间将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展开联想,简要回答。?(八)结束语(九)布置作业?续写《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学情分析

小说是学生乐学的一类文章,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已有初步的小说赏读知识作铺垫,故教学时以趣激疑,用学生本有的兴趣牵引,创设情境,是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感悟作品主题的捷径。《我的叔叔于勒》是这个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国文学作品。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对外国小说尚存陌生,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又要把握作品创作的共通之处,从共通处切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会。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l、朗读揣摩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2、合作探究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入手,探讨作品主题。

3、个性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人物心理猜写和故事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3.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献花(0)
+1
(本文系海上的风wds...首藏)